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減負增效 持續推進社區治理創新

時間:2020-07-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社區雜志
【字體:    打印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東部,地處華北平原東北部,南臨渤海,北依燕山,毗鄰京津,是華北地區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地帶。下轄7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4個縣,7個區,4個開發區,常住人口796.4萬人。近年來,唐山市牢牢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加強黨建引領、堅持工作創新、推進社區減負、加大基礎建設,為實現城鄉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加強黨建引領?統籌社區治理力量

  2019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進一步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社區黨建工作的基礎地位更加凸顯。為全面貫徹中央意見以及河北省委關于落實該意見的若干措施,唐山市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具體措施》,重點突出“8化”:城市基層黨建一體化,街道治理能力現代化,基層黨建工作區域化,基層治理民主化,黨員教育管理規范化,基礎保障長效化,黨建服務信息化,黨建責任具體化。

  其中,在推動城市基層黨建一體化方面,市委層面建立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縣(市、區)黨委層面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建立同級城市基層黨建聯席會議;街道黨工委層面發揮“龍頭”作用,推動社區黨建與各領域黨建有效融合;社區黨組織層面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吸收“雙報到”基層黨組織、社區警務站、衛生服務站、物業公司等黨組織負責人擔任聯席會議成員,協調推進區域化基層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形成市、縣、街道、社區四級貫通的城市基層黨建組織體系,切實發揮出黨組織在社區治理中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

  推進社區減負?提升社區治理效能

  過去,唐山市的社區和大多數城市的社區一樣,承擔了大量的行政事務,任務多、臺賬多、報表多、蓋章多,社區工作者不堪重負,居民群眾反映強烈,這種狀況嚴重制約了社區居民自治和服務群眾能力的提升。2017年11月,為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理順社區工作關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切實減輕基層負擔,唐山市民政局、唐山市委組織部印發《關于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的意見》和《關于規范社區印章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見》。

  唐山市按照依法行政和社區依法自治的原則,將社區工作分為承辦事項、協辦事項兩類,明確具體職責,實行清單管理。建立社區工作準入制度,明確“三項要求”:凡是擬將組織機構、工作任務、創建評比、考核檢查等項目交給社區的,除法律、法規或黨章有明確規定應由基層自治組織承擔的以外,均實行準入制度;凡是市級各部門擬下沉到社區(村)的行政事務,要有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依據,未經批準的,任何部門不得擅自轉嫁工作事項;凡是準予進入社區的行政事項,必須堅持“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確保責、權、利一致。

  推進社區減負增效,進一步縮減了社區承辦、協辦工作事項,實現了社區職責權力更清晰,自治功能更強化,服務能力更強大,減負的同時全面提升了管理和服務效能。

  堅持工作創新?探索社區治理模式

  創新社區治理模式。唐山市以路北區為試點,建立社區黨支部領導下的“五位一體”社區治理模式,即: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公司、駐區警務室為成員的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大力推進社區治理組織創新、管理創新和制度創新。

  積極打造示范性社區。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到唐山視察時專程來到路北區祥富里社區看望人民群眾,并作出重要指示:“社區是黨和政府聯系、服務居民群眾的‘最后一公里’,要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體制,整合各種資源,增強社區公共服務能力。”“社區工作要時時處處貫徹黨的宗旨,讓黨的旗幟在社區群眾心目中高高飄揚,讓社區廣大黨員在服務群眾中充分發揮作用、展示良好形象。”唐山市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民生問題大于天”的為民理念,以創建文明和諧社區為抓手,以祥富里社區為示范點,緊緊圍繞實現“五化”目標:組織科學化、教育普及化、文體多樣化、社區治安和諧化、服務多元化,不斷強化社區黨組織的政治功能,提升服務水平,拓展服務平臺,有效地打通了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

  積極創建和諧社區。通過開展“進家門、知家情、解家難”“黨心連民心、親情進萬家”等志愿服務活動,大力宣傳社區道德模范、好人好事、文明家庭,引導居民崇德向善,志愿服務滿意率基本達到95%以上。

  強化社區治理向心力。弘揚抗震精神,大力宣傳《唐山市民文明公約》,唱響文明主旋律,在全社會形成了自覺踐行文明公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濃厚氛圍,將居民文明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滲透到社區建設和管理中,增強居民群眾的道德情感、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

  推進基礎建設?提高社區服務水平

  強化基礎設施配備。唐山市堅持立足市情、統籌城鄉、創新發展的思路,從單純強調加強建設向“設施建設、功能實現、運營管理”三者齊頭并進轉變,推動城鄉社區服務更加精細化、專業化、標準化。按照每百戶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30平方米、新建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不低于500平方米、老舊小區不低于300平方米的標準,配備了社區辦公和服務用房。對老舊小區的辦公用房,通過政府投資新建、改建、擴建、購買、租賃調劑置換等方式進行解決,依托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整合服務項目和服務資源,提倡“一室多用”,防止了重復投資、重復建設、重復供給,提高了服務設施的使用效益。

  加強社工人才隊伍建設。唐山市不斷探索推動以城鄉社區為平臺、社會組織為載體、專業社會工作為支撐的“三社聯動”社區治理模式。通過培養壯大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不斷拓寬社區社會工作服務平臺和開展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等一系列舉措,培養了一支高素質的社區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發展了一批數量充足、服務專業的社區社會工作服務組織。

  (來源:社區雜志2020.7.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