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州12項“硬核”措施支持社會組織健康發展

時間:2020-07-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廖培金

  階段性減免社保費、場地租金減免、一次性就業補貼,對社會組織承租市屬、區屬國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物業用于辦公或從事社會服務的,同等享受中小微企業在疫情期間的物業租金政策。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組織管理局印發《關于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支持社會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明確將社會組織納入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扶持范圍,出臺了一系列“暖社”政策。

  “三減”“三加”助力社會組織平穩發展

  廣州市此次出臺的措施共6大項12小項,分別從租金、社保、稅費、金融支持、就業穩崗及政府購買服務方面提出“三減”“三加”措施,明確了針對廣州社會組織在市屬國有企業場地租金、單位“五險一金”及稅費繳納等方面的減負政策,并規定了社會組織在享受金融支持、就業穩崗以及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引導方面的激勵措施。

  “三減”:減輕租金負擔。對社會組織承租廣州市屬、區屬國有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物業用于辦公或從事社會服務的,免收2020年2月、3月物業租金。對已經收取當期租金的,可順延至下一個租金繳納周期執行。同等享受中小微企業視疫情情況減半收取4月、5月物業租金的政策。減輕“五險一金”負擔。2月至6月,減半征收在廣州的社會組織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三項社會保險單位繳費。減輕稅費負擔。3月1日至12月31日,屬于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社會組織,適用3%征收率的應稅銷售收入按1%征收率征收增值稅。

  “三加”:加大金融支持。鼓勵金融機構根據社會組織申請,對符合條件、遇到暫時困難的社會組織貸款本金,給予臨時性延期償還安排,付息可延期至6月30日,并免收罰息。加大穩崗支持。對社會組織招用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3個月以上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引導。各部門新增公共服務支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安排的部分,要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發揮財政資金引導帶動作用,支持社會組織發展。

  據了解,今年3月廣州市就啟動了第七屆社會組織公益創投活動,投入1800萬元福彩公益金,以減輕疫情對社會組織的影響,促進社會組織穩定健康發展。

  凝聚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社會力量

  疫情期間,廣州市社會組織用心用情全力全程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助力復工復產,凝聚起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社會力量。

  發揮政治引領優勢,社會組織黨組織率先垂范。疫情發生后,市社會組織黨委第一時間發出號召,要求全市社會組織黨組織發揮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各級黨組織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市社會組織聯合會黨委第一時間指引捐贈途徑,引導會員單位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助力抗擊疫情。截至6月24日,市慈善會累計接收社會捐贈抗疫資金9793.58萬元、接收捐贈物資估值3610.2萬元。其他521家社會組織捐贈資金1837萬元,捐贈物資達130萬件,服務惠及醫務人員、社區一線工作者、困難群眾約168萬人。

  發揮扎根基層優勢,筑牢社區防控體系。102個志愿者協會和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持續發動志愿者參與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組織近2.5萬名社區志愿者在社區入口、公交站等疫情防控點有序參與體溫監測、健康碼登記、外語翻譯等志愿服務,線下防控排查達170萬人次,創新社區配送服務,協助社區合力鑄造基層防線。全市社工服務機構利用201個社工站和14個專項服務點,在社區開通并公布“廣州社工紅棉守護行動”熱線,累計為市民提供線上心理輔導、防疫政策咨詢等服務近101萬人次,線下服務200萬人次,為困難群眾鏈接愛心物資3.08萬件,募集善款28.7萬元,解決問題10萬個。

  發揮專業優勢,廣泛動員社會力量有序參與。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督促全市物業企業落實防控措施,積極參與社區聯防聯控。市肉菜市場行業協會、廣州連鎖經營協會組織會員企業加大市場供應力度,保障了疫情期間“菜籃子”“米袋子”等生活物資供應。

  發揮行業優勢,助力企業復工復產。300多家行業協會商會積極組織行業企業協調重要物資與服務保障,指導推動企業復工復產,有力服務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大局。廣州專業市場商會協助行業管理部門制定了本行業復工復產指引;市家庭服務聯合會、市會展業行業協會等行業組織開展行業調研,向黨委、政府反映行業訴求,提出政策建議;市社會組織聯合會牽頭聯合市律師協會、廣州注冊會計師協會等聯合組建社會組織“暖業援企”專業服務團,持續舉辦專場對接會29場,廣泛為房地產建筑、游戲、連鎖經營等行業企業答疑解難,幫助6000多家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問題近萬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7.2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