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紹根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貴州民政系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史學習教育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在全省民政系統大力開展“八大行動”,從最困難群體入手,從最具體工作抓起,全面查找梳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破解制約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堵點障礙,解決好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履行好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全力推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走實走深。
開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
全力構筑社會救助保障體系
貴州省聚焦特殊群體,結合低保年度核查工作,動員民政系統、鄉鎮和村(居)黨員、干部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強化社會救助動態管理,及時將因疫因病因災或者因其他意外事故造成基本生活困難的人員及時納入救助范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完善社會救助主題數據庫,增設防漏功能,變“人找政策”為“政策找人”,實現對困難群眾的精準救助、高效救助。適時啟動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價上漲而降低。
著眼于“應保盡保”,貴州省建立健全了農村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幫扶機制,有效保障全省270.6萬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先后下撥2021年困難群眾救助補助資金96.58億元,主要統籌用于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流浪乞討人員救助、孤兒等基本生活保障支出。全省共將10.7萬邊緣易致貧人口、10.4萬脫貧不穩定人口納入民政兜底保障范圍,對38.3萬搬遷困難群眾實施城市低保保障,堅決防止脫貧人口規模性返貧。銅仁市民政局成立“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領導小組,采取“三優三強”措施,推動“解憂暖心傳黨恩”行動走實走深。習水縣民政局通過走訪調研“望聞問切”,堅持“問題、目標、結果”三個導向,用實際行動解決困難群眾“急難盼愁”的問題。
“十四五”大幕已經開啟,貴州省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合理配置城鄉社會救助資源,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社會救助政策體系和管理體制。到2025年,城鄉低保標準占當地上年度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比例分別不低于26%和35%。依托省數據交換共享平臺,建設民政、鄉村振興、公安、教育、住建、人社、衛健、金融、市場監管等有關部門信息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共用的平臺,全面推進低保無紙化審批改革,探索實現低保等救助業務手機端APP全面應用和掌上辦理。
開展“新時代新社區新生活”行動
有效推動社區治理能力建設
貴州省民政廳著眼于“社區集約化治理”,全力推動城鄉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實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提升工程,指導村民委員會管好用好村級綜合服務設施和鄉村公共基礎設施,配合有關部門整改安全隱患。會同政法委、紀委監委、組織、公安等相關部門,建立和完善村(居)委會成員、候選人背景(資格)聯審聯查機制,全面實行“負面清單”制度,嚴把村(居)委會成員、候選人入口關、選拔關,切實把不符合條件的成員、不宜確定為候選人的人員擋在門外。依托“互聯網+政務服務”相關重點工程,結合“一云一網一平臺”建設工作成效,全面推進集約融合、高效服務、協同治理的社區服務綜合信息平臺建設,推進信息服務平臺部署使用。
貴陽市探索建立“三感社區”,即建設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社區。云巖區創新建立“1+10+18”工作體系,即區級調度、10大牽頭部門統籌、18個鄉鎮(街道)作為創建主體,系統謀劃、分步實施、穩步推進“三感社區”建設。
“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將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健全完善黨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完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深化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社區治理,助推鄉鎮(街道)服務能力建設和管理創新。到2025年,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覆蓋率達到80%,社會工作服務機構數達到150個,志愿服務站點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的覆蓋率達到80%。
開展“五社聯動、情暖基層”行動
夯實筑牢基本社會服務基礎
打造“社工黔行”服務品牌,統籌安排資金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站建設,建設基層為民服務平臺。依托鄉鎮(街道)社會工作站,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社區社會組織、社區志愿者、社區公益慈善資源優勢作用,引導慈善組織等慈善力量助力基層民生服務、助力鄉村振興建設,動員志愿力量開展關愛兒童、扶老助老等志愿服務,聯合社區社會組織以“鄰里守望”等為主題提供關愛服務,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
著眼于“方便快捷”,貴州省統籌安排資金620萬元,大力推進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站建設,實施好省級福彩公益金支持慈善組織、志愿服務項目,組建省民政廳志愿服務隊深入基層開展政策宣講、走訪慰問等服務活動,幫助困難群眾解決實際難題。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通過黨建與業務相互促進,把黨史學習教育和“牢記殷切囑托、忠誠干凈擔當、喜迎建黨百年”專題教育相結合,將提高黨員干部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作為抓黨建工作的核心,務實創新,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協調動員杭州市300多家社會組織參與黔東南州脫貧攻堅,累計捐贈款物8000多萬元,實施“慈德圓夢”、透風漏雨農房整治、路燈建設等項目,直接受益群眾2萬余人。
“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將完善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制度,健全社會組織綜合監管體系,推動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全省建立黨組織的社會組織數增加到3900家,每個縣至少建有1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增強社會公益服務能力,推動慈善事業創新發展,加強社會工作能力建設,提高志愿服務管理能力,全省慈善組織數量達300家以上。力爭實現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和志愿服務站全覆蓋,全省社工機構達到150家,社會工作人才總規模達到10萬人以上,志愿服務站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中的覆蓋率達到80%。
開展“關愛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動
多層次構建養老服務保障體系
貴州省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加強非法集資防范處置等決策部署,完善本地區高齡津貼、養老服務補貼和護理補貼的申請和資格認定系統。民政部門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廣電、文旅等部門聯動,通過排查電臺、報紙、期刊等媒體發布的涉及養老領域廣告資訊信息,及時清理涉嫌非法集資廣告資訊信息。組織集中開展面向老年群體的防范非法集資公益宣傳活動,定期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及入住老人進行常態化宣傳教育,提高防范非法集資意識,提升智能化環境中老年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國務院辦公廳對2020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予以表揚和政策激勵,貴州7項工作獲激勵支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成效明顯”位列其中。截至目前,貴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快速發展,服務設施不斷健全,共建成特困供養機構956個,養老床位20萬張。養老服務對象逐步從特殊困難老年人拓展至全體老年人,內容逐步從補缺型向多樣化、多層次拓展,實施主體逐步從政府為主向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轉變。養老機構“公建民營”改革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機構運營養老床位達2.5萬張,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成效明顯,建成35個醫養結合示范單位、10個省級養老產業示范園區、10個省級養老服務示范機構。
貴州省把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列為全省服務業創新發展十大工程,世界銀行、法國開發署聯合融資貸款項目落地貴州,為全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引擎”。成立貴州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專家指導委員會,旨在為貴州養老服務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持和平臺支持,加快推動貴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著眼于“健康養老”,啟動改造提升50個標準化養老院、新增1萬張護理型床位項目建設,啟動建設投資3000萬元的不少于10個社區和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全省一季度發放高齡補貼74.62萬人,金額近1.3億元。
“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將推動建立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提升養老服務質量。到2025年,新建城區、新建居住(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達到100%。
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行動
持續提升服務對象幸福感和安全感
為進一步規范民政傷殘康復公益項目實施,提高傷殘群體康復水平,貴州省民政廳修訂《貴州省民政傷殘康復公益項目實施辦法》,進一步完善殘疾人福利保障機制,更好地滿足殘疾群體基本康復服務需求。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貴州省民政廳著眼于便民利民,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資格認定申請“跨省通辦”,到 2021 年底前,貴州省將實現申請人可異地申請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資格認定,不受戶籍地限制。
“十四五”期間,貴州將提高殘疾人福利和服務水平,完善殘疾人兩項補貼制度,拓展殘疾人康復服務,促進精神衛生福利機構提質增效,切實保障流浪乞討人員基本生活權益。
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行動
鞏固拓展兒童關愛保護廣度深度
貴州省筑牢關愛救助保護網,推動各地將孤兒助學政策逐步向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拓展,爭取政策突破。鼓勵各地統籌各種資源,組織開展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相關活動。籌備助學善款事宜,積極通過慈善募捐渠道為助學項目籌集資金。組織對 2021 年考入普通高校、中(高)等職業學校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進行摸底,協調相關社會組織參與,根據籌措資金規模,確定助學幫扶地區和對象,充分體現黨和政府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的特殊關愛。
著眼于“圓夢助學”,組織省慈善總會服務中心向遵義長征電器集團募集“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捐款10萬元,專項用于資助2021年遵義市匯川區、播州區參加高考并被錄取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積極健全監測發現機制,進一步摸清全省兒童工作家底,健全監護保護機制,強化關愛監護力度,健全救助保障機制,持續提升救助保護水平,健全關愛服務機制,拓寬關愛救助保護渠道。
“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力爭全面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工作體系和關愛服務體系,全面完善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留守兒童、困境兒童等四類特殊未成年人監測預警、監護保護、救助保障、關愛服務機制。
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行動
優化營商環境盡好民政職責
貴州民政著眼于“減負增效”,積極組織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 專項行動,聚焦“減免一批收費、降低一批收費、規范一批收費、查處一批收費、通報一批收費”,進一步推動行業協會商會降低涉企收費規模,規范涉企收費行為,增強自律意識和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強化勤儉節約辦會意識,為減輕企業負擔、優化營商環境、維護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貢獻力量。
“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將協調相關行業部門,研究制定勞動密集型企業進一步加強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工作的規范性文件,通過減稅降費等措施,減輕關愛救助保護兒童成本。同時,創造優良營商環境,完善招商引資項目庫和企業庫,通過召開健康養老產業項目推介會等方式,促進各市(州)同目標企業深入對接。緊盯國內和國際養老龍頭企業,強化主動對接、上門招商、跟蹤落實,確保“大招商”“招大商”取得成效。
(本版圖片由貴州省民政廳提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