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娜
開展“十百千萬”工程、推廣“走動式”工作法、建立“書記工作室”……近年來,北京市朝陽區積極打造社會建設領域黨建品牌,激發基層黨組織的生機活力和廣大黨員的擔當作為,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有效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打造“十百千萬”工程 固化服務群眾機制
2015年,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在社會建設領域各級黨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十百千萬”黨建工程,評選出了社會建設領域十大優秀服務品牌、百項優秀服務項目、千支優秀服務隊伍和萬名優秀黨員志愿者。通過服務貼近群眾、團結群眾、引導群眾、贏得群眾,推動基層黨組織在強化服務中更好地發揮領導核心作用。
截至目前,“十百千萬”黨建工程已持續開展7年。記者了解到,今年評選出的黨建工作“十大品牌”,個個緊貼解決群眾訴求來展開。小關街道采取“四度工作法”,即高位統籌有態度、接訴即辦有速度、攻堅克難有力度、未訴先辦有溫度,將“更細、更小、更微、更實”工作理念貫穿黨建引領接訴即辦工作始終,推動“接訴即辦”提質增效;南磨房地區按照“七有”“五性”要求,積極做好宜居、宜業、宜養、宜游、宜樂等工作;八里莊街道甘露園社區設立11名義務書記和22名支部委員,確保老舊小區自管會高效運行;呼家樓街道呼北社區探索黨建引領垃圾分類“專業+自治”模式,推動垃圾分類常態化、制度化。
從2015年至今,朝陽區社會領域已涌現出70余個優秀黨建品牌、數百名“紅色頭雁”、數千支優秀基層治理及志愿服務隊伍、數萬名優秀志愿先鋒……通過建立健全隊伍培育機制、典型宣傳機制、資源對接機制等,“十百千萬”黨建工程已成為服務群眾的有效載體,切實發揮了黨組織凝聚人心、廣大黨員爭創佳績的模范引領作用。
推廣“走動式”工作法 暢通問需毛細血管
在社區治理中,朝陽區積極推廣“走動式”工作法,并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朝我說”活動。廣大社區工作者通過走街串巷、走門入戶、走樓訪企等多種形式,在走訪中查看問題、聽取意見、問詢需求、記錄情況,深入了解居民訴求,暢通問需毛細血管,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
南沙灘社區位于奧運村街道西南部,所轄的9個樓院中有6個建于20世紀80年代,是無物業管理的老國企宿舍,產權單位多、合居住戶多、老舊設施多、治安隱患多。2009年9月到2010年初,南沙灘社區辦公用房條件改善后,社區“兩委”提出了減少在案辦公時間、增加離案辦公時間的“走動式”工作思路,通過“走”“看”“聽”“問”“記”等步驟,提高社區治理效能。“走動式”工作法推行以后,社情民意表達機制不斷完善。根據群眾的訴求,社區內建設了2處雨水收集回用設施,終結了逢雨天必內澇的歷史;社區更換內外步道磚1545平方米、安裝路燈16盞、安裝監控設備115個,實現了技防全覆蓋;36棟樓粉刷外立墻面共13萬平方米,44棟樓實施平改坡改造,修建涼亭、廊架9處……社區面貌有了很大改觀,居民的幸福感明顯增強。
如今,“走動式”工作法在朝陽區全區逐步推廣。孫河地區康營家園三社區建立“六個必訪”制度,即困難家庭必訪、重點對象必訪、重點節點必訪、鄰里矛盾必訪、熱線問題必訪、信念動搖必訪,通過走訪了解實情,將服務送到群眾身邊;雙井街道光環社區建立“行走的光環”黨建服務品牌,社區工作者通過走訪居民、走進商戶,妥善化解供需矛盾,解決了停車管理問題、環境衛生問題、外墻粉刷問題、施工擾民問題,等等。各社區黨組織緊盯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將“走動式”“朝我說”轉化為“我來辦”,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建立“書記工作室” 破解社區治理難題
“服務群眾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必須有破解難題的能力和技巧。”呼北社區書記工作室負責人殷金鳳的這番話,道出了廣大社區工作者的心聲。
近年來,朝陽區陸續打造了31個社區優秀書記工作室,著力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水平。優秀社區書記們充分發揮“傳幫帶”作用,以破解社區服務管理疑難雜癥為出發點,助力建好建強基層治理頭雁隊伍。麥子店街道棗營北里社區書記工作室針對物業管理矛盾化解難的問題,與酒仙橋法庭黨支部聯合打造“物業糾紛源頭治理示范小區”共建項目,法庭黨支部指派法官以副書記(席位制)的身份,加入社區物業聯盟黨支部,實地指導化解小區物業管理矛盾。針對老舊小區門禁改造后屢遭破壞的問題,建外街道北郎東社區書記工作室率先在光輝里小區建立小區委員會,較好地解決了問題。亞運村街道安慧里社區書記工作室《網格黨建推動“接訴即辦”向“未訴先辦”轉變的實踐研究》課題成果,積極發揮理論引導作用。此外,朝外街道吉慶里社區“銷賬式工作法”等一批優秀工作法,為破解社區物業管理、垃圾分類、樓院治理等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提升社區書記工作室專業化水平,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提出了“六個一”要求,即開展一個重點課題、推進一個品牌課程、創新一個社區工作法、培育一個品牌項目、建立一個現場教學示范點、打造一支善作善成的隊伍。此外,朝陽區還成立了社區書記工作室暨紅色頭雁聯盟,啟動紅色頭雁引領行動,為加強全區社區之間交流、提高服務群眾能力搭建平臺。
“今年,我們共推出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五大行動’,除紅色頭雁引領行動外,還有治理共同體領航行動、堡壘提升行動、政治文化及家園文化提升行動、社區發展品質提升行動,動員社會力量共同推進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朝陽區委社會工委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