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社會化養老成就老年人的花樣年華

時間:2021-07-1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近年來,江蘇省張家港市不斷加強養老服務頂層設計,推動養老服務社會化進程,社會化養老呈現出“多點開花”的良好局面,最大程度滿足老年人及其家庭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以高質量服務成就老人花樣幸福晚年。

幸福來敲門 “在家養老”便捷又安全

養老服務“時間銀行”的概念已經為大家所熟知,“低齡助高齡”成為活力老人的一種生活新時尚,也為滿足老人在家養老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你聽過“時間銀行”代言人嗎?

近日,經過嚴格的海選、面試、公示等程序,張家港市“時間銀行”代言人新鮮出爐,入選的4名代言人將代表時間銀行志愿者在公益活動、媒體宣傳、技能示范等方面發揮引領性作用。代言人的產生也意味著該市“時間銀行”運行體系得到進一步完善。

張家港市成立養老志愿者協會,整合18家養老服務社會組織、28個志愿者團隊和低齡老年人志愿者等社會資源,形成養老志愿服務長效運行機制。2021年起,全市所有高齡特殊困難老年人將納入“時間銀行”關愛體系。目前首批已有1973名服務對象,享受志愿服務數量16817次,志愿者及團隊通過服務已獲取時間幣19820個。

為了讓老人在家里就能享受安全、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早在2013年,張家港市就試水“在家養老”新模式,建立親情(虛擬)養老院,并通過這一平臺鏈接整合社會服務資源。

經過8年的發展,目前已有加盟服務商85家,服務人員超過600人,為老年人提供四大項90小項的居家養老上門服務。據統計,截至5月底,市親情(虛擬)養老院在院總人數達10.87萬人,總服務突破千萬人次,綜合滿意度始終保持在99%以上。

10分鐘服務圈 “托老所”就在身邊

“現在能來社區做一些專業的腦健康訓練,對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是很有好處的。”家住大新鎮新南社區的唐阿姨今年79歲,自從社區開展了“腦健康計劃”項目后,她來社區更勤了。

做完腦訓練后,還能和老伙伴一起跳操、做游戲,在公益食堂吃完午飯再回家。唐阿姨喜滋滋地說:“這社區啊就像‘托老所’,吃飯、娛樂、交友、理療……從生活照料到健康保健都能滿足。”

這家由華夏樂齡服務中心負責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是張家港市255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的真實寫照。自2014年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社會化試點以來,張家港市積極引入和培育為老服務企業及社會組織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

在這一過程中,張家港養老服務社會化得以推進,并摸索出了幾種模式。

——“放水養魚”。張家港市出臺10多項扶持政策,對連鎖經營品牌化項目給予資助。像華夏樂齡服務中心、永聯惠民服務中心、麥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就是在這樣的扶持激勵政策下成長起來的本土專業養老服務企業。

——“鑿渠引水”。從2017年開始,張家港市連續兩年舉辦推介會,面向全國對接供需資源、搭建交流平臺、促進社企合作。

——“鯰魚活水”。引進國內優秀養老服務機構與本土企業聯合,參與市鎮兩級公益創投,有力催化了本土企業的成長。

截至2020年底,共有24家為老服務企業和社會組織提供托管服務,社會化運營實現100%。

差異化供給滿足多樣化機構養老需求

不久前,大新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委托第三方運營項目完成招投標,上海夕悅老年頤養服務中心成功中標。這標志著全市8家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全部實現了專業機構運營,張家港社會化養老進入全新階段。

值得一提的是,大新鎮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配備11名專兼職醫師,以及相應的藥師、營養師、心理咨詢師等醫技人員,實現醫養深度融合。

自2010年養老機構公建民營試點開始,充分的供給和開放的競爭環境,使張家港公建民營蹚出了一條一邊破題一邊升級的路子,“五保供養由政府保障、社會養老實行市場化運作”的格局基本形成,而老人是最終的受益者。

張家港還促使機構養老服務供給由“橄欖形”向“啞鈴形”轉變,注重高端養老機構建設,加快推進社會資本注入養老產業的進程。

“在優居壹佰·如意家院,我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快樂。”張寶珍阿姨樂呵呵地說。2012年建成運營的優居壹佰·如意家院,滿足了中高端群體的養老需求。來自上海、蘇州等周邊地區的近200位老人入住該院,吃、住、醫、護、養等一體化、標準化、專業化的服務,在全市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隱身式”管理 智慧養老探索不止步

養老服務社會化發展也是政府“隱身化”的過程。政府從“臺前”逐漸走到“幕后”,從直接的服務供給者轉變為良好現代養老事業產業環境的營造者。不論是為空巢失智失能老人配置智能腕表、無線呼叫器,還是開發“時間銀行”微信小程序,不論是建設“養老志愿服務”平臺,還是實現各職能部門信息的互聯互通,張家港市“智慧養老”的探索從未止步。

2021年初,張家港市養老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項目啟動,全市養老服務資源庫和養老服務隊伍數據中心建立,可以提供高效便捷的供需對接、質量評價、遠程監測、數據分析等服務;全市養老機構統一管理,以精準數據分析和運用,實現智能化服務、大數據應用、全流程監管,大大增強了監管的透明度。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社會化養老體系的愈見成熟完善,張家港市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將會有更多的“小確幸”,桑榆未晚霞滿天的美好圖景正緩緩拉開。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7.13)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