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疫情就是命令 堅持就是勝利

時間:2022-04-0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編者按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旗幟彰顯擔當。

面對近期點多、面廣、頻發的本土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在社區這個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陣地,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社區工作者、社工、志愿者等群體步履匆匆,核酸檢測、信息登記、秩序維護、物資分發、宣傳引導……堅守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盡己所能為戰勝疫情貢獻力量,展示了逆行到底、同心抗疫的“民生溫度”,上演了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抗疫瞬間”。

新冠肺炎疫情阻攔不住縷縷春風的腳步,也擋不住城鄉社區治理蓬勃發展的勢頭,更沖淡不了社區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堅信,疫情終會結束,讓我們一起守望相助,迎接春暖花開。

疫情大考下的民政擔當

秦 雪

自3月初出現今年首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以來,河北省廊坊市廣陽區民政人以“疫情防控不松懈,民政關愛不停步”的責任擔當,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防線。

“請大家戴好口罩,保持好距離,提前調出廊坊核酸檢碼……”

“大爺,您打開微信,下劃有咱們核酸檢測小程序,以后幾天可能還需要用。我帶您到社區辦公室打印出來吧。”

…………

這是廣陽區下沉社區的民政干部開展核酸檢測的日常寫照。

為了從細從實抓好社區防控排查,廣陽區迅速啟動應急指揮體系,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志愿者等迅速到位,核酸檢測點實行24小時值班值守,統一安排,有序進行全員核酸。

此次抗疫過程中,廣陽區民政局包聯了該區核酸檢測規模最大的兩個社區——南尖塔鎮幸福城社區、新開路街道康樂花園社區,社區居民均達1萬人以上。截至3月28日晚,已協助社區完成了16輪核酸檢測。

按照全國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廣陽區3月9日起實施養老服務機構全封閉管理,建立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日報制度。同時,要求各養老機構按時完成每輪核酸檢測。目前廣陽區已備案管理的養老機構3家,封閉在院內的工作人員65人,老人178名,健康狀態良好,機構整體運行平穩安全,已收到的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此外,廣陽區民政局第一時間發布了《疫情防控倡議書》,吹響動員全區社會組織參與、支援一線疫情防控工作的“集結號”,號召各類社會組織結合自身特點,制定應急預案,積極開展志愿服務、醫療援助、心理輔導、物資捐贈等抗疫活動。

為切實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解決因疫情給特殊群體帶來的困難,廣陽區民政局為1455名城鄉困難群眾發放3月低保金69.7萬元,為161名特困供養對象發放3月保障金20萬余元。

疫情防控期間,廣陽民政人堅守崗位。他們始終堅信:每一次勸返和提醒都能減少一次傳播風險,并一步一個腳印充實著廣陽疫情防控力量。

“社工橙” 成為龍江抗疫的亮麗風景

張紹波

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黑龍江省民政廳積極引導省、市、縣三級試點社工站,立足當地實際需求,在助力疫情防控的同時,重點關注疫情期間獨居孤寡老人、貧困重度殘疾人、困境兒童等群體,及時為其提供必要的政策咨詢、困難援助、情緒疏導、資源鏈接等服務。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南航街道社工站救助“三無”老人便是其中一例。溫暖、專業的“社工橙”成為龍江疫情防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3月21日下午,南航街道社工站社工趙志濤接到一個電話:“是小趙嗎?我難受啊,你快點來!”

聽到熟悉的聲音,趙志濤馬上反應過來,這是社工站重點關注對象田大爺,一定是老人身體出現了緊急情況。

趙志濤一邊安慰老人:“田大爺,您別著急,先躺下,我們馬上就過去!”一邊抓緊向田大爺所在的華光社區書記、居委會主任匯報,社區聯系120急救中心,趙志濤開車直奔田大爺家中。

到田大爺家后,趙志濤發現老人緊捂著胸口,呼吸困難,臉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趙志濤一邊照料老人,一邊收拾住院所需的生活用品。很快,120急救車趕到,社區工作人員和趙志濤一起協助急救人員把田大爺抬到車上,并一路跟隨到醫院。急診醫生對田大爺進行了全面檢查,診斷出老人患有心衰、呼吸衰竭等病癥,情況十分危急,需要馬上住院治療。

在醫院,趙志濤以最快的速度為田大爺辦理了住院手續,并向醫生詳細介紹了田大爺的情況:老人沒有子女,肢體四級殘疾,目前靠低保金生活,希望醫院能給予一定的照顧。醫院負責人了解情況后表示,會最大程度減免老人的住院、用藥費用。

在醫生的全力搶救下,老人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緩解和控制。老人漸漸地平靜下來,雖然還不能多說話,但是眼中卻飽含熱淚與感激。醫生看著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工跑前跑后,也很感動:“多虧了你們送來得及時,不然真不知道是啥結果!”

看著老人安然入睡,趙志濤馬上回到社區緊急商量給老人聘請護工。在大家努力協調下,護工的事也解決了。護工入院開始陪護,趙志濤懸著的心總算落地了。

“三社聯動”凝聚抗疫合力

羅志濤

自福建省出現多點散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三明市民政局著力匯集社區、社會組織、社工力量,切實兜牢兜實民生底線,合力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

社區:為困難群眾撐起“溫情傘”

“請立即與公安、交通轉運組一起盡快落實次密接人員的隔離轉運。”3月17日凌晨3點,永安市燕北街道江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唐燕英接到電話后,立刻起身前往指定地點協助做好轉運。

永安市是三明市本輪疫情首個發現本土陽性病例的地區。社區工作者接到防控指令后,迅速行動起來,建立“綠色通道+上門服務”采樣小組,為困難群眾撐起疫情防控“溫情傘”,有條不紊完成所在區域核酸檢測和數據排查任務。

為了把好社區防控關,三明市開展了無疫小區(社區、村)創建活動,完善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廣泛參與的防控體系,組建社區工作者防控隊伍,全面做好包片聯戶、值班值守、巡邏走訪等工作。

社會組織:云端合作匯聚合力

疫情發生后,三明市民政局迅速組織引導社會組織聯合行動,有力有序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三明市民政局第一時間發布《致市級社會組織的一封信》,倡議全市社會組織積極配合黨委、政府及有關行業部門做好本組織、本行業、本領域疫情防控工作。依托三明市社會組織聯系云平臺,激勵引導社會組織開展合力抗疫行動。截至3月24日,社會組織累計發動近1500名人員,累計服務市民逾1.5萬人次。

同時,市民政局按照社會組織專業優勢,立足各級社會組織交流云平臺,建立“線上需求提交,社會組織回應”的服務機制,號召社會組織參與物資運輸、志愿服務、醫療服務等。全市社會組織累計組織10萬余名志愿者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服務時長達120萬小時。全市社會組織累計籌措一次性防護口罩30萬只、醫用手套3萬只、防護服50件,累計捐款捐物約362萬元。

社工:注入柔性人文關懷

“請大家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離。”核酸檢測過程中,鄉鎮社工站的社工們有的維持隊伍秩序,有的引導檢測人群,有的做好信息登記,讓檢測能夠順利進行。

據不完全統計,三明市共有51家社工機構、141家鄉鎮(街道)社工站,320多名社工第一時間下沉基層參與核酸采樣點信息登記、宣傳通知、秩序維持、后勤保障等工作。截至目前,共發動社工志愿者1774人次,入戶探訪1.3萬人次,協助核酸采樣24.3萬人,發放防疫物資1.7萬件。

同時,三明市民政局聯合市社會工作協會發出倡議,鼓勵和支持專業社工突出專業優勢,鏈接慈善資源、提供精準服務,重點開展心理疏導、情緒支持等服務,為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增添了柔性人文關懷。

風雨中的“平凡英雄”

韓世勤

“下了一晚上雨,我們待會兒先去看一下所有點位上的帳篷、隔離帶是不是完好。”3月17日一大早,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湖塘鎮花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嚴惠忠找來居委會副主任冷志豪,討論核酸檢測的準備工作。

冷志豪是一名85后,在花東社區工作已有8年。在嚴惠忠眼里,冷志豪是一個認真、主動、敬業的好幫手。為了更好地完成疫情防控任務,從3月15日起,冷志豪就一直睡在辦公室。

花東社區是個老小區,有居民約1.5萬人。冷志豪全天候忙在一線:核查涉疫信息,通知核酸檢測,布置全員核酸點位……

“以前,只覺得社區工作很平凡,就是為老百姓辦事。現在經歷了抗疫才發現,社區工作實實在在守護著居民的健康和安全,守護著社區的第一道防線。”冷志豪說。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90后社工陳郁煒主動承擔起西湖街道滆湖社區的數據信息工作。面對每天數百條的重點人員信息、待核實人員信息、緊急推送信息等,他第一時間將各類數據、信息推送到網格,告知相應人員。

“不論是白天還是晚上,我都做到手機不離身、電腦不關機,隨時準備工作。”陳郁煒回憶,有一天凌晨,上級臨時要求推送一條緊急人員數據,他在半小時內就完成了對相關人員的信息搜集和推送。自3月13日以來,經陳郁煒采集下派的信息共計1200余條,他用自己的“最強大腦”實現了下發及時、匯總精準的防疫要求。

常州市武進國家高新區北區管理處喜盈門社區社工劉俊暉每天要打幾十個排查電話,每次通話最短也要4分鐘,且并非每個電話號碼都是暢通的,常常因被排查人員的質疑而被掛斷。但是劉俊暉沒有灰心,他通過短信、微信等方式一遍遍解釋,勸導大家配合進行核酸檢測。

洛陽鎮圻莊村工作人員黃曉陽是疫情防控的信息員、協調員,每天實時上報居家隔離人員監測數據、摸排登記人員信息、上門“五包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冷志豪、陳郁煒、劉俊暉、黃曉陽……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姓名,卻又共用同一個名字——“平凡英雄”。他們用平凡之軀鑄就英雄本色,他們平凡而不凡,成為社區疫情防控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全力織牢疫情防控網

劉莉麗

面對復雜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吉林省公主嶺市民政局堅持疫情防控和民生保障“兩手抓”,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帶頭示范作用,從嚴從緊從細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守一線、強措施、保民生,全力織牢疫情防控網。

疫情發生后,公主嶺市民政局全面動員部署,制訂了《公主嶺市突發疫情應對工作方案》和《城鄉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指導意見》,成立工作組,深入各鄉鎮(街道)、村(社區),宣傳、指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印發了《城鄉社區疫情防控指導意見》,同時向各城市社區工作人員、物業管理人員發放《長春市應對疫情社區(小區)封閉管理工作手冊》。

為使社區科學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公主嶺市民政局指導城鄉社區充分發揮“三長”(網格長、樓棟長、單元長)作用,動員城鄉社區“三長”進行細致摸排,在社區微信群中及時發布疫情防控相關通知、公告、信息等,引導社區居民關注權威信息,不信謠,不傳謠。

同時,“三長”利用微信群及時、逐級上報流動人口、外來人員有關情況和傳遞村(居)民建議、意見等,使疫情防控相關宣傳、人員排查和全員核酸檢測工作省時、快捷。

為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特困人員的生活,公主嶺市民政局幫扶提前一步,關心關注更多一些。3月12日—13日,公主嶺市民政局為全市社會福利服務中心的集中供養特困人員送去價值5萬余元的生活和防疫物資。

此外,公主嶺市慈善總會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全力呼吁社會各界積極行動起來,為疫情防控貢獻慈善力量。截至3月28日下午,慈善總會共收到社會各界捐款捐物近800萬元。

來自社會各界的愛心捐助,凝聚成一道大愛的洪流。于平凡處見真情,于危急時顯擔當,在戰疫中傳遞城市溫暖。

“疫情不退,我不退!”

王新會

“您好,做一下疫情排查。”“請問您第三針加強針打了嗎?”這是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大明宮街道匯林華城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寇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說得最多的幾句話。

寇覓所在的匯林華城社區有1.1萬余名居民,僅有5名社區工作者。全員核酸檢測、平臺數據核查、居家隔離人員管控,送菜、買藥、協調就醫、引導居民接種新冠疫苗……連續一個月,寇覓帶著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一樣樣完成疫情防控任務。一天下來,大家累得回家后倒頭就睡,連和家人說句話的力氣都沒有。

疫情發生以來,為摸清社區里需要重點關注的特殊人群,寇覓帶領社區工作者和樓棟長跑遍了每一個樓棟、每一個單元、每一戶家庭、每一個沿街商鋪,堅決做到底數清、情況明,做到不漏一人、不漏一戶。

疫情防控期間,為讓居民群眾生活不受影響,寇覓走訪周邊各類供應單位,一家家對接好保供企業、定點超市,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面對居家隔離人員,寇覓帶著社區工作者化身“采購員”“垃圾處理員”。面對特殊人群,大家又化身“快遞員”“心理咨詢師”,為外出不便的居民代購天然氣、蔬菜,上門為居民送藥、換藥,為有需要的居民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緩解其心理壓力。

同時,為讓居民遇事有處找、遇事有人管,寇覓帶領社區工作者24小時輪班值守,公布手機號碼,隨時接聽居民電話,解決居民問題。最忙的時候,寇覓一天要接上百個居民打來的咨詢、求助電話。

排班時,寇覓總會將自己排進去。他說:“我是一名黨員,我更應該走在最前面,樹好一面旗幟。疫情不退,我不退!”

雖然奔波辛苦,但寇覓并不孤單,每當寇覓看到社區工作者、樓棟長、志愿者手持擴音器、肩背消毒桶,張貼公告、宣傳防疫知識、樓道消殺,細致摸排、逐戶登記信息……寇覓的眼睛都是濕潤的。為做好疫情防控,寇覓身體力行,和其他社區工作者、志愿者一起行動,并發揮黨員模范帶頭作用。“我不帶頭,誰帶頭?”寇覓的一番話擲地有聲。

在寇覓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居民主動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中來。同時,寇覓廣泛發動黨員和樓棟長,組成各種志愿服務隊伍,開展政策宣傳、門崗執勤、代購派送、后勤保障等多種服務。面對人手緊、任務重的情況,寇覓鼓勵家人也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1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