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姜雪芹 通訊員 馬國平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青海與上海,是兩個分居長江頭尾的省市,而果洛藏族自治州恰好位于長江源頭區。自2010年上海市承接對口支援果洛藏族自治州的使命起,兩地人民就結下了深厚友誼,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保障民生等領域開展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援受幫扶。2021年底,上海市又為果洛州安裝了157臺凈水設備,惠及23所學校,受益師生人數超6000人。
事情源于2021年3月,上海援青干部在梳理果洛地區對口支援的實際需求時發現,當地的生水中時常含有包蟲卵,飲用后對人體有害,特別是青少年,正處于成長期,一旦感染了包蟲病,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而凈化或煮沸是阻斷包蟲病水源通道的有效途徑。
一時間,為果洛州的廣大中小學校安裝凈水熱水設備,保障孩子們的飲用水源潔凈、安全,成為援青干部的一件心頭事。
接到援青聯絡組的求助,上海市民政局領導高度重視,決定將為果洛地區提供凈水設備列為2021年上海市民政局動員社會力量援助的重點項目。市民政局基金會管理處和市合作交流辦聯手推進,一方利用專業所長,一方發揮政策優勢,共同制訂了上海社會力量對口支援行動方案,并在上海民政公益平臺、基金會工作微信群等發布對口支援項目愛心助力告知書。
一石激起千層浪。愛心助力告知書發布后,上海市各公益組織競相行動,紛紛認領凈水設備購置項目。上海市慈善基金會捐贈30萬元帶頭認領久治縣凈水設備購置項目,上海聯勸公益基金會認領藏文寄宿制小學凈水設備項目,曾專業研究生產凈水設備的上海市建國社會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瞿建國主動捐贈60萬元,支持久治縣、達日縣民族學校購置凈水設備……很快,32個對口支援果洛公益設備項目被29家基金會認領,所需629.2萬元資金全部落實。速度之快、反響之好,超乎預期。
項目資金有了著落后,選擇合適的產品、保證用好愛心款成為做好這一愛心行動的工作重點。經專人在滬青兩地實地考察凈水設備生產企業、編制實施方案、召開專題評審會,詳細對比產品和服務的優劣,最終確定采用的凈水產品,并簽署協議。要求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盡快完成產品的生產,爭取在果洛冬季大雪冰封前完成設備安裝并投入使用。
完成這些工作已是9月下旬,離果洛的冬季已經很近了。時間緊、任務重,上海市民政局、市合作交流辦等有關部門及認捐單位協商組建項目實施協調小組,配備項目總監、項目主管、項目經理、財務主管,負責協調各方關系,統籌推進項目進度。凈水設備企業也在組織車間加班加點生產的同時,選派業務骨干深入果洛州選定安裝地點,全力做好安裝準備工作。
一個多月后,一輛輛滿載凈水設備的重型車隊奔赴果洛,隨之也帶去了上海人民對果洛的關心與牽掛。
馬不停蹄地安裝、驗收,果洛一批中小學校及幼兒園的凈水設備陸續安裝到位。瑪沁縣第一民族小學校長扎西措說:“這些凈水設備,讓全校師生喝上了干凈水、放心水,了卻了學校師生的擔憂。”果洛州民族中學校長感激地說:“寒冷的冬季,在學校安裝的12臺凈水設備,讓學生隨時都能喝上熱水,感謝上海愛心人士的無私幫助。”在瑪沁縣生態移民幼兒園,驗收人員發現一臺設備因當地水壓不足無法正常使用,凈水設備企業還免費贈送了一臺增壓泵。
2021年12月10日,工作人員完成最后一臺凈水設備的安裝時,已接近晚上7點。他們直起腰望向窗外,洋洋灑灑的雪花靜靜飄落,就像一個個孩子在歡快地舞蹈。“一小時后,上完晚自習課的學生輕輕按下液晶屏上的觸摸開關,就可以接到潔凈、安全的熱水。”他們說著,臉上綻放出會心的笑容。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