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雷 耀 通訊員 施紹根
在9月29日貴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老齡化進程逐漸加快,老有所養已經成為老百姓關心的重大民生問題。截至2020年底,貴州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593.1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5.38%,其中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445.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11.56%?!稐l例》的出臺,既是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迫切需要,也是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的迫切需要,還是解決養老服務領域困難和問題,以及將政策制度和工作經驗上升為地方法規的迫切需要?!稐l例》作為我省養老服務領域第一部地方性法規,對我省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規范養老服務工作、推動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具有重要和深遠的意義?!?/p>
《條例》于10月1日起正式施行,共分10章90條,包括總則、規劃與建設、基本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醫養與康養、扶持保障、監督管理、法律責任、附則等內容?!稐l例》突破了許多困擾貴州省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多年的瓶頸,初步確立了以法律為綱領、國務院政策文件為基礎、部門專項政策和標準為支撐的養老服務制度體系。
建立責任體系 強化制度保障
記者了解到,自2019年8月以來,貴州省人大法制委員會、省人大社會建設委員會、省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同省民政廳、省司法廳先后赴省內外多地開展調研,召開相關部門、企業、社會組織、養老機構、養老人才培訓單位等各層面座談會、論證會。在認真梳理、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意見建議的情況下,《條例》提交審議,于今年7月29日經貴州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強化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大監督、責任落實、考核問責。要求縱向壓實省、市、縣、鄉、村各級責任體系,橫向壓實民政、衛生健康、發展改革、財政、自然資源、住房城鄉建設、文化和旅游等部門責任,明確有關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根據職責或者章程參與養老服務工作,建立起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面覆蓋的責任體系。
在養老服務體系化建設方面,對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進行系統謀劃和統籌安排,對基本養老服務、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機構養老服務、醫養與康養逐一設立專章進行明確,確保養老服務體系各方面各環節形成有機聯系整體。
在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方面,強化醫養結合,明確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統籌養老服務設施與醫療衛生設施的布局,將兩者同址或者臨近設置。鼓勵養老機構依法設立醫療機構,鼓勵醫療機構依法設立養老機構。
同時,《條例》還對政府、市場、家庭、個人的責任邊界進行了劃分。規定省政府建立養老服務工作協調機制,省級民政部門和市(州)人民政府負責落實養老服務協調機制的決策,其他相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養老服務工作。各級政府和社會為老年人提供的生活照料和康復護理服務,以家庭成員承擔的贍養義務為基礎,社會養老服務是不能替代家庭責任的。
回應社會關切 體現人文關懷
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v覽《條例》,處處體現人文關懷。明確規定全社會應當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開展敬老、愛老、助老宣傳教育活動,樹立尊重、關愛、幫助老年人的社會風尚。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中醫藥部門應當為轄區老年人建立統一、規范的健康檔案。對65歲以上老年人,每年提供1次免費的體檢、中醫體質辨識、中醫藥保健等健康管理服務。
對關乎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關注度高的職工陪護假制度,從起草階段到省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都是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條例》提出,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組織職工年滿60周歲的父母或者由其贍養的老年人患病住院的,鼓勵所在單位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依據醫院開具的疾病證明,給予職工陪護假。職工是獨生子女的,每年陪護假累計不超過15天;職工是非獨生子女的,每年陪護假累計不超過7天。職工在陪護假期間的工資照發,福利待遇不變,不影響考勤、考核和晉級、晉職、提薪。
此外,《條例》還對物業服務企業在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發揮作用提出了鼓勵條款。鼓勵物業服務企業按照有關規定,將小區閑置或者低效使用的房屋和設施改造用于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鼓勵物業服務企業因地制宜開辦老年餐桌,提供文體健康指導、高齡獨居老年人安全預警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為讓更多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條例》明確提供服務的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現金,不得強制老年人使用智能設備。
抓好貫徹落實 造福更多老人
一項好政策的出臺,關鍵還要看如何落地。
為推進《條例》落實,貴州將積極用好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強化部門聯動,鼓勵各地依托當地特色資源,開發健康養老、避暑養老、旅游養老、生態療養等特色品牌康養項目,逐步培育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黔字號”健康養老產業品牌。
“我們堅持人人盡責、人人享有和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以貫徹落實《條例》為動力,以城市失能老年人機構照護服務體系、城市居家上門照料服務體系、活力老年人康養服務體系、農村養老服務體系和市場主體培育工程、養老行業綜合監管工程‘四個體系兩個工程’建設為抓手,注重發揮市場機制,注重質量效益,加強養老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通需求側堵點,推動養老服務業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供需高水平動態平衡的良好局面。”省民政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力爭讓每個老年人都能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據介紹,省民政廳將對《條例》明確的工作任務進行細化分解,由省養老服務工作聯席會議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明確責任單位、責任人,確保任務落細落實。及時研究制定貫徹落實《條例》的政策措施和配套制度,會同有關部門對養老領域現有政策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做好政策制度的立、改、廢工作,解決現行政策制度與《條例》規定不適應、不銜接等問題。積極圍繞社會較為關注的條款、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重點解讀和闡釋,進一步回應社會關切。
為做好《條例》的宣傳,省民政廳將設計制作投放一批主題鮮明、創意新穎的公益廣告,普及養老知識,傳播養老文化,弘揚養老服務精神,使《條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引導鼓勵更多社會人士關心、支持、參與養老事業和產業。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