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州社會組織戰疫在行動

時間:2022-04-2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 昕 通訊員 廖培金

新一輪疫情發生后,廣東省廣州市社會組織立足自身優勢,發揮專業所長,為患病群眾送急用藥,為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心理疏導,協助社區開展核酸檢測,籌集物資支援一線……盡己所能守護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與時間賽跑,攜手接力為民購藥

“您好,我想問一下,處在防控區的人能不能外出,急需買藥怎么辦?”4月11日,廣州市廣愛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接到花都區劉媽媽通過“紅棉守護”熱線打來的求助電話。她的孩子劉鑫(化名)患有免疫系統疾病,需要常年吃藥控制。但劉鑫所在學校被劃入管控區域,所需藥物無法快遞寄送,她非常焦急。廣愛社工中心社工第一時間安撫劉媽媽情緒,并同步聯系劉鑫學校所在街道社工服務站的承接機構廣州市白云區嶺南社會服務發展社。服務社第一時間響應,快速啟動管控區域內重病購藥應急方案,根據劉媽媽提供的藥品清單,輾轉多家藥店后全部購齊,于當天下午順利將藥品送到劉鑫手中。

4月12日,廣愛社工中心通過“紅棉守護”熱線對兜底服務對象電訪時得知,身處封控區的鄧老伯也處在慢性病藥物斷藥狀態下。廣愛社工中心緊急聯系鄧老伯所在街道社工站的承接機構廣州市風向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啟了一場續藥接力。廣愛社工中心首先與鄧老伯的定點醫院聯系,協助醫院通過遠程方式核實身份、診斷病情、開單取藥。隨后,派人與風向標社工中心交接,由該中心完成配送等服務。整個過程僅用了兩個小時,鄧老伯就拿到了急需藥品。

疫情期間,廣州市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236條“紅棉守護”熱線,24小時服務困難群眾,每日一訪了解掌握特殊困難群體的身體狀況、生活需要和精神狀態,重點協助保障糧、油、水、菜、藥、醫等六類基本生活需求,讓疫情防控工作更有溫度。

為心理健康加油,讓溫暖守護陪伴

3月31日,廣州市巾幗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師接到白云區懷孕21周的陳女士的求助來電,表示因疫情導致心理壓力加大。中心心理咨詢師隨即對她進行了耐心細致的疏導。

4月7日,協會心理咨詢師對陳女士電話回訪,并特別提醒她在“穗好孕”小程序上完成信息錄入備案。也正是這次溫馨提醒,幫助陳女士在面對意料之外的封控措施后,仍然可以確保產檢流程順暢。

為了關愛和守護社區工作者、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等一線防疫人員的身心健康,廣州市志愿者協會聯合廣州市為本社會心理慈善服務中心開通專門防疫心理關愛熱線,組織了一批心理咨詢專家為一線防疫人員提供心理關懷和疏導,以貼心細致的服務體現了社會組織的溫度。

“志愿紅”助力“天使白”共護“健康綠”

4月8日以來,白云區三元里街道部分區域被列為管控區。廣州法澤社區公益基金會培育的社區社會組織三元里社區媽媽互助會迅速組建抗疫志愿服務隊,投身疫情防控。法澤基金會對社區媽媽志愿者開展崗前培訓、發放防護物資,增強她們的抗疫信心。截至4月17日,三元里社區媽媽互助會的11名志愿者累計服務時長360多個小時,服務居民4.9萬人次。

海珠區決定在全區范圍內連續開展四輪全員核酸檢測工作后,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廣州社會組織研究院、廣州社聯困境兒童關愛中心等27家社會組織迅速召集120名志愿者,“組團式”對口支援海珠區素社街道頤康苑工療站、蟠龍東銀廣場、海鷗幼兒園等5個核酸檢測點開展工作,志愿服務時長累計800多個小時。

黃埔區平安促進會響應號召,除了組織黨員、志愿者參與7個大規模核酸檢測點的服務外,還組織志愿者隊伍赴白云區太和鎮大源村5個核酸檢測點參與維持秩序。截至4月13日,促進會累計組織志愿者100多人次,服務時長700多個小時,服務群眾10萬人次。

為協助社區有序推進疫情防控工作,4月13日起,廣州市志愿者協會為防疫類志愿服務開啟綠色通道,24小時內完成“時間銀行”審核流程,便捷登記時長,讓志愿者安心、放心地參與社區防疫服務。

社區點單,社會組織接單精準服務

疫情當前,廣州市社會組織始終堅定信心決心,弘揚守望相助、共渡難關的奉獻精神,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貢獻力量。

廣州市社會組織聯合會十分關注疫情下特殊群體需求,及時向會員單位發布社區需求,發動會員單位訂單式采購急需物資,促成捐贈物資精準對接。此外,聯合廣州市肉菜市場行業協會、廣東省鐘南山醫學基金會、廣州市醫療行業協會先后向封閉管理的海珠區老人公寓、海珠區社會福利院捐贈了蔬菜、肉蛋、大米等生活物資;聯合廣州市小額貸款行業協會向廣州市社會福利和養老服務協會捐贈了一批養老機構急需物資。

廣州市婦女兒童福利會、廣州市歡聚時代公益慈善基金會等一批慈善組織也扛起社會責任,主動鏈接了一批食品飲料、防疫用品、母嬰用品等物資,送往各區抗疫一線,以實際行動傳達暖心問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4月23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