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石榴籽廣場笑聲朗朗

時間:2022-06-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2020年6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利通區金星鎮金花園社區考察,了解社區黨建、基層治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等情況。在這里,總書記指出,中華民族是多元一體的偉大民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也不能少。各民族團結攜手,共同邁進全面小康,體現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

金花園社區是一個多民族社區,常住居民5025戶13850人,回族、滿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居民占總人口的45%。兩年來,金花園社區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以“黨建+社區治理”為主線,抓好黨建、抓強治理、抓實服務,通過構建一系列社區治理和服務的創新機制,讓老舊小區舊貌換新顏,和諧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守望相助 行勝于言

說到金花園社區,就不能不提到群眾心中的“活雷鋒”、“七一勛章”獲得者、金花園社區居民——王蘭花。“那是我第5次見到習近平總書記,幸福得很。”說起兩年前見到總書記的一幕,王蘭花仍然難掩激動。

王蘭花熱心小組自2005年7月成立至今,為居民解決各類困難7000多件,調解各類民事糾紛600多起,開展公益活動7000多場次,公益之路越走越寬。在王蘭花熱心小組的推動下,利通區的志愿者從最初7人發展到6.5萬余人。如今,像王蘭花一樣的志愿者和社區工作者,守護著鄰里間濃濃的情意和居民的幸福生活。

“多民族聚居、外來人口多、老年居民多,是我們社區的基本特點。人才多、好心人多、熱心人多,是我們社區的寶貴優勢。讓居民們在社區和諧相處、鄰里互助,是社區工作的重中之重。”金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張麗萍說。

“鐵叔!謝謝你幫我修好水管!”社區居民鐵占明在散步時收到了鄰居老王的感謝。70多歲的回族老黨員鐵占明,是社區里的老住戶,他熱心助人,大家都親切地稱他為“鐵叔”。2016年,他因為兒子結婚搬離了金花園社區,沒多久又搬了回來,“我舍不得這里的人。一回來,就有一種回家的感覺!”

如今,鐵占明多了一重身份——金花園社區樓道“紅管家”。這是一支紅色志愿服務隊,是黨組織建在網格上、小區里、樓棟中的具體體現,讓每個網格都有專人負責,每個樓棟都有黨員服務。“一開始,‘紅管家’只有9人,如今已經發展到70多人,年齡最大的80多歲。”說起這群共同奮斗的伙伴,鐵占明無比自豪,“社區需要我們,鄰居需要我們,我們就挺身而出。”

6月的金花園,蘭花芬芳。社區志愿者們用實際行動印證著“行勝于言”,“老娘舅”“紅袖章”“紅管家”等5支志愿服務隊伍在社區持續開展活動,幫助鄰里實現微心愿,形成了“有時間當志愿者、有困難找志愿者”的良好氛圍。

緊如石榴籽 親似一家人

金花園社區已連續17年舉辦社區鄰居節。每年9月是自治區的“民族團結月”,社區鄰居節就在“民族團結月”期間舉行。

社區里各民族的居民走出家門,辦起鄰里百家宴,用自己最拿手的廚藝制作精美菜品,大家坐在一起分享美食,親如一家。

“我們通過豐富多彩的群眾文體活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入開展。”張麗萍說。每逢開齋節、古爾邦節,社區里的回族居民會把他們制作的油餅、馓子、粉湯等小吃送給其他居民品嘗;每逢春節、端午節、中秋節,漢族居民則會把粽子、月餅等特色美食分享給鄰居們……餃子宴、茶話會、廚藝大比拼、才藝展示等輪番上陣,各族居民在交往中增強互信,真正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地抱在一起。

“鄰居好,賽金寶。”在金花園社區,鄰里間誰有困難,大家常常伸出援手,幫助排憂解難。有的家庭孩子放學早,鄰居就幫著照看;有的居民長時間出差,便把鑰匙留下,請鄰居幫忙澆花、喂養寵物,真正實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的親密團結。

2019年,社區里的回族居民楊德軍查出急性膽管炎。知道他家庭困難,居民們幾小時內就為他捐款3000多元。年近80歲的老黨員孫彥民捐出1000元送到楊德軍手里,鼓勵他早日戰勝病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孫彥民又捐出5000元支持社區疫情防控工作。作為一名退役軍人,他為社區幼兒園的小朋友們講述雷鋒故事、長征故事等紅色經典故事,將紅色精神傳承下去。

“搞好社區民族團結工作,最有用的辦法就是以真情把各族群眾緊緊團結在一起,共建美麗和諧家園。”張麗萍說。

急群眾所急 想群眾所想

2021年的夏天,整修破損嚴重的路面成了金花園社區的頭等大事。“這條路坑坑洼洼,一到下雨天積水嚴重,居民們一踩便是一腿泥水。由于經費有限,道路改造工程是居民們自己干的。咱們不如省下錢來,多買磚鋪到小區里。”在張麗萍的帶動下,社區工作者、有技術的黨員居民和志愿者紛紛請纓,義務出工。很快,一條寬闊平整的道路出現在社區中。“老人孩子走路不怕跌倒,雨雪天也沒有積水了!”張麗萍說。

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金花園社區推出一項項惠民務實之舉:重修30個破舊的車庫頂棚、解決5G信號覆蓋難題、改造石榴籽文化休閑小廣場、解決居民樓水暖不暢……“只要是關系著居民的事,社區第一時間給解決。社區解決不了,我們也會想辦法,直到給大家解決了為止。”張麗萍語氣堅定。

社區黨總支升格為黨委,組建4個網格黨支部和12個樓棟黨小組,建立起“黨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樓道紅管家”四級體系,把黨員服務的鏈條延伸到了居民身邊,進一步提高了為民辦實事的能力,社區還充分發揮“聯合黨委”組織優勢,集結415名直管黨員和在職黨員,推行直管黨員聯系服務群眾網格化、在職黨員“雙報到雙服務”制度,通過黨員承包“責任田”、認領微心愿等形式,幫助居民解決實際問題。

夏日的夜晚,在金花園社區的石榴籽廣場上,老人們坐在石凳上乘涼,有說有笑,孩子們在廣場上奔跑嬉戲。回想總書記來金花園社區考察的場景,社區老黨員潘寶全有感而發,寫下了《為了總書記的囑托》一詩:“榮譽是激勵拼搏的動力,珍惜才不負總書記的殷切期望。人氣興旺溫馨在,此心安處是吾鄉。”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