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儲慧靜
“殯葬學子助力冬奧和冬殘奧會,踐行了學院宣揚的‘服務社會’的仁愛文化,讓大家看到殯葬學子不但活躍在特定時間和場所,而且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各方面。殯葬是有溫度的行業,殯葬學子更是陽光、向善向上的。”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生命文化學院殯葬專業學子張旭東的這段話讓人看到了殯葬專業大學生的別樣風貌。
為了服務站點的宣傳管理
這個春節,張旭東第一次沒有回內蒙古赤峰老家,他跟全校其他154位同學一樣留校過年,共同參與一件大事——作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城市志愿者,為盛會提供相關服務保障。
張旭東是學校青年志愿者協會會長,得知學校有冬奧會城市志愿者名額,他第一時間報了名。“這樣的國際賽事、體育盛會就開在北京,機會難得,不能回家過年不要緊,這么好的學習、鍛煉機會,一定要好好把握。”家人的支持和鼓勵更堅定了張旭東做好志愿服務的信心。
經過綜合能力考量,張旭東被選為學校第一批大興區城市志愿者,負責在康莊公園、大悅春風里商圈兩個冬奧志愿服務站點上崗服務,主要為市民做冬奧相關知識解答及志愿者服務宣傳。每位志愿者約輪崗9個班次,每班崗3人,每個班次需站崗2小時。
每次上崗,張旭東總要提前一刻鐘到達,做好準備工作:在校冬奧志愿者服務群里拍照打卡簽到,檢查站點內“志愿北京”和大興區“興潮青年”志愿者服務手冊庫存情況等。他要配合園區工作人員測溫、登記等日常防疫工作,遇有行動不便的老人孩子要上前扶一把。張旭東更主要的工作是不厭其煩熱情解答市民提出的各種有關冬奧會的問題。曾有位大爺來咨詢冬奧會比賽項目具體有哪些,張旭東一時卻只能說出個大概,他立即在網上檢索到準確信息,向逛了一圈回來的大爺主動做了詳細說明。大爺聽完豎起大拇指稱贊道:“你的工作很認真,我也要拿一份志愿者手冊回去給我孫子看看。”
此外,張旭東還肩負輔助老師管理全校志愿者的任務,不僅要為志愿者同學排班,還要密切關注他們的工作、身心狀態,及時滿足其工作生活需要。大悅春風里商圈站點一開始沒有椅子和熱水器,張旭東立刻向上反映,配齊休息椅和保溫壺等。
為了觀演群眾的集結疏散
除站點志愿服務外,生命文化學院34位殯葬專業大學生還參與到冬奧會、冬殘奧會開閉幕式集結疏散志愿服務中。北京姑娘唐玉博的主要任務就是在北京展覽館負責觀眾的集結入場。冬奧會開幕式當天,她和同學們上午10點就到達場館做準備,等候近3個小時,200余位入場觀眾才陸續到達,測溫、簽到、領票、發放防疫物資、引導流程路線等任務接踵而來。
“您好,請這邊稍作停留檢測體溫,謝謝配合。”“洗手間這邊請。”“您乘坐的是2號車,請看好車輛標識,這邊走。”唐玉博輪值入口處測溫和路線引導兩個崗位,幾百米長的引導路途,她來來回回好多遍。為了保證開幕式觀眾入場順利有序,唐玉博和同學們大年初一開始就要為確定觀演的觀眾分配門票,保障各單位觀眾證件和門票、車輛等信息一一對應,務求萬無一失。
開幕式當晚,唐玉博和同學一起在投影前觀看了直播,當看到攝像機掃過他們服務過的熟悉面孔時,大家都很興奮:“看,那是我們服務過的對象!”盡管接近凌晨才回到學校休息,但累了一天的唐玉博難掩激動的心情:“我感到很自豪!雖然很累,但收獲滿滿,這次志愿服務很值得!”
為了場館外圍的餐食發放
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侯昊威和同學們的任務是全力保障開幕式當天4個志愿者之家計1000余名志愿者的餐食發放。他們六七人一組,用手推車把餐包從物資調度中心運到幾百米之外的志愿者之家,一次搬運近40箱,每個志愿者之家需搬運至少2次。在緊張忙碌了近3小時后,場館附近的志愿者都順利拿到了自熱米飯、面包、巧克力、飲用水等基本物資。侯昊威所在的3號志愿者之家同校志愿者最多,他們還主動承擔了收拾處理飯后垃圾的任務。
遠遠站在鳥巢外圍,侯昊威仰面欣賞到了絢爛的煙花。他說:“那一刻很激動,一天的疲憊仿佛都不見了。這樣的機會太難得了,我很驕傲是志愿服務中的一員。”凌晨1點40分,侯昊威和同學們在所有外出站崗的志愿者完成任務順利歸隊后,才啟程返校,一路上大家歡聲笑語,困意全無。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