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用黨建“繡花針”穿好基層治理“千條線”

時間:2021-10-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辦理老年人優待證等事務,不用再一趟趟跑腿,只需跑一次便可辦結;雙職工家庭不再為孩子放學后無處可去而焦慮,四點半課堂功能室里,小朋友根據自己的興趣練書法、學舞蹈、做手工等;居民活動室中,有閑暇的居民定期輪流打乒乓球、跳廣場舞……海南省三亞市崖州區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以下簡稱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成立一年多來,用黨建“繡花針”穿好基層治理的“千條線”,提供更加高效、優質、便利的公共服務,讓社區居民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幸福。

構建便民利民“好陣地”

總結凝練“365·同心向黨”黨建品牌

一年多前,作為崖州區完善城鄉社區治理機制試點工作的首個示范點,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揭牌成立,服務范圍覆蓋水南村、南山村、大蛋村、南濱居和深海科技城社區3.2萬余人。

“剛成立時,大社區對大家而言還是個新鮮事物。如何挑起基層治理的重擔,打通服務社區居民的‘最后一公里’,不少人心里沒底。”崖州區委常委、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黨委書記周顯同說,經過一年多的探索,大社區交出了一份令眾多社區居民滿意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答卷。

一年多來,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黨委“一班人”始終把黨建重心放在“凝聚黨群力量、推進社區發展”的思考、責任和承擔上,總結凝練“365·同心向黨”黨建品牌。

周顯同告訴記者,“365”表示“365行”(各行各業)所有人在“365天”里全覆蓋,提供社區服務。“同心向黨”表示黨員干部捧著一顆赤誠心,同心同德心向黨,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積極帶領廣大群眾,強信念、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

向革命先烈獻一束花、吃一頓紅軍套餐、學唱一首紅軍歌謠……今年“七一”前夕,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全體工作人員及轄區黨員代表、共建單位黨員代表、“候鳥”人才黨員代表等80余人體驗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黨史課。通過開展“踏尋紅色印記、牢記初心使命”主題活動,創新黨建形式與載體,變“灌輸式”黨課為“體驗式”黨課,使黨史學習教育有“聲”有“色”。

據周顯同介紹,大社區注重挖掘崖州和轄區紅色資源,建設主題黨建展廳,設置“古韻崖州”“黨建引領”和“黨建宣誓墻”等板塊,成為參訪研學黨員干部的“打卡地”。大社區成了紅色陣地的“宣誓廳”、惠民便民的“服務廳”、群藝活動的“展演廳”、新時代文明的“實踐廳”、法規紀律的“警示廳”。

堅守為民服務“生命線”

把群眾口碑作為衡量工作成效的標尺

“現在不用出村就可以辦理老年人優待證,真的太方便了。一天就能辦好,減少了我們來回跑的時間。”9月24日,拉著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工作人員吳仙瑩的手,水南村70歲的老人盧家明如是說。

當天,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社會事務受理服務部走進水南村,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宣傳活動。同時,為60周歲以上的村民免費辦理老年人優待證,吸引了眾多村民前來參與,活動現場共收取101份申請材料,活動結束后,又陸續收到65份申請材料。

周顯同告訴記者,大社區以便民服務為中心,梳理區、大社區和村(社區)行政服務事項、職責邊界、辦理流程和問題調處機制。承辦市、區下放的21類便民項目共206個子項,為群眾打造親民、便民、利民的“15分鐘生活圈、服務圈”。

“為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大社區工作人員下沉至各個村(社區),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周顯同說。

8月下旬,大社區在大蛋村開展“健康知識進萬家”暨心理健康服務宣傳活動。正當工作人員介紹情況時,大蛋村村民張正強(化名)走上前來表示,家里孩子患有癌癥,被病痛折磨,情緒很不穩定。“看到孩子痛苦的樣子,作為父母我們也很難過,但又不知道怎么辦,正好今天知道大社區有心理咨詢服務,我想嘗試一下,希望能緩解孩子的痛苦,很感謝你們。”張正強說。面對張正強的請求,工作人員告知其大社區心理健康服務的預約方式,后續將為其孩子提供相應服務,緩解焦慮情緒。

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社工站工作人員符美珊、李曉俊在入戶走訪時認識了5歲的蘇明軒(化名)。蘇明軒出生一個月左右就發高燒,抽搐引發癲癇,現在智力只相當于8個月大的孩童。蘇明軒的母親劉玉華(化名)打算帶孩子去北京的大醫院看病。“去北京我們不會在手機上買火車票,去醫院也不會在手機上掛號,挺麻煩的。”劉玉華說。

了解情況后,符美珊、李曉俊馬不停蹄地尋找解決路徑。通過網上查詢,整理了一份北京就醫指南,包括醫院預約掛號方式、地址、聯系電話,還有預訂經濟實惠、價格合理的民宿、酒店的方法。對于劉玉華擔心的醫保報銷問題,經向相關部門核實,告知劉玉華可以到三亞市社會保險服務中心辦理跨省異地就醫備案,在北京住院治療也可以報銷。

“感謝大社區,讓我們感到黨的關懷和溫暖。有了大家的幫助,我家軒軒看到了康復的希望。”收到就醫指南時,劉玉華激動地說。

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

激發社區居民參與公共事務積極性

6月30日,一場議事協商會在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舉辦。市科工信局、區科工信局、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有關單位和“兩代表一委員”、居民代表共同就室內手機信號偏弱問題進行討論。

之前,大社區“兩代表一委員”工作站工作人員于耀金、何宗莉在走訪社區居民時,大家普遍反映,室外空曠場所接打電話沒問題,但進入室內密閉空間,手機信號立馬變弱,接打電話斷斷續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會后,市科工信局協調各大通信運營商三亞分公司到科技城大社區轄區檢測基站信號覆蓋盲點,對現有的信號基站進行優化,信號覆蓋明顯改善,部分基站正進一步跟進落實。

8月25日,南山村村委會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與會人員一致認可林亞福為南山村南山港漁村片區事務負責人。

南山港漁村片區一直是治理的“堵點”和“痛點”,距村委會和所屬的駟馬組距離較遠,23戶村民難以和其他村民一樣及時享受公共服務,意見較大。了解情況后,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將此問題列為“查堵點、破難題、促發展”的解決事項加以推進。經過調研、座談等,最終確定了在南山港漁村片區內產生1名事務負責人的方案,讓基層治理更有效。

看到崖州灣科技城大社區的努力,居民感到生活變好之余,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積極性也被激發出來。居民趙兵主動找到工作人員,免費為感興趣的居民教授口琴和葫蘆絲;居民鄭萍來自東北,代表夕陽紅歌舞藝術團向大社區捐贈了一套組合音響,讓社區老年人可以更好地跳舞健身……

“大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設立,是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實踐探索。”崖州區委副書記楊鴻鈞表示,要把群眾當親人、把群眾小事當心事、把群眾難事當家事,在社區治理中畫出黨群心中幸福“最大同心圓”。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22)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