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吸引更多慈善組織幫扶他們”
——二〇二二年“慈善與健康”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側記

時間:2022-03-05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趙曉明

3月1日,由鳳凰網健康頻道、北京同心圓慈善基金會聯合主辦,北師大公益研究院支持的“2022年‘慈善與健康’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座談會”在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張寶艷、全國政協委員方來英與慈善專家等聚焦醫療救助與慈善事業有序銜接問題,探討如何助推慈善資源在困難群眾大病救助方面高效、長久發揮作用。

“全縣有1.56萬名困難群眾,其中生病的就有7513人。”浙江省麗水市縉云縣醫療保障局局長杜葉飛說。雖然醫保報銷了大部分資金,但由于家庭困難,一些人放棄采用費用偏高、更科學的治療方式。

在杜葉飛看來,一些病人對救助政策、慈善救助的認知較為清晰,在網上求助、向慈善組織求助較多,往往可以獲得充分的資助。但也有一些病人不知道這些途徑,獲得的資助少,甚至沒有。“這樣就出現有的人重復獲得救助、有的人得不到救助的現象,影響了慈善資源的有效性。”杜葉飛說。

據杜葉飛介紹,為解決此類問題,縉云縣開發了“縉情幫”醫保防貧場景應用,用大數據打通部門壁壘,實現信息共享。通過該應用,對患大病后自負2萬元以上的人員進行監測,對低保對象和困難群眾進行重點幫扶。同時,縉云縣醫療保障局、水滴公司聯合縣慈善總會建立專項基金。“希望做好醫療救助與慈善事業銜接,體現政府有為、市場有效、社會有感,及時讓真正有需要的人通過最高效的途徑,享受最及時、最到位的救助。”杜葉飛說。

“2018年全國兩會時,我就提建議建立重大疾病救助體系。”全國人大代表、寶貝回家志愿者協會理事長張寶艷說。張寶艷在醫院調研時發現,對很多大病患者而言,醫保報銷后的自負部分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

張寶艷認為,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應當關注這些大病患者,在加大醫療救助力度的同時,吸引更多的慈善組織幫扶他們。通過統籌多方資源,盡力保障他們的生活。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副會長方來英看來,重大疾病患者看病支出并不僅限于醫療,還有各種相關支出。例如,不少重大疾病患者在當地無法得到有效治療,選擇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大城市治療,交通費、住宿費等開支壓力較大。

在這種情況下,除了直接給錢、給物,慈善組織該如何作為?方來英認為,可以參考一些慈善組織的做法,建立“愛心小家”“愛心廚房”,為患有重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屬提供居住、做飯的地方,盡力減輕他們的負擔。通過這種方式,既可以更好地為患者及其家屬服務,也可以提升慈善組織的社會形象、提高信任度。

如何為這些重大疾病患者及其家屬提供服務?方來英認為,由慈善組織購買醫務社工專業服務是解決問題的一劑良方。但各地的認知不同、標準各異,需要加強統籌,明確醫務社工的定位和作用。

據方來英介紹,現在醫務社工發展較快,很多醫院建立了自己的社工部,一些醫院正在組織推動中,還有一些慈善組織的社工在醫院提供服務,贏得了患者的肯定與歡迎。在方來英看來,醫務社工既要幫助大病患者接受客觀事實,對治療方案、治療過程有明確的了解,也要幫助大病患者緩解心理壓力,幫助其有效處理與家人之間的聯系。

北京春苗慈善基金會秘書長崔瀾馨則認為,除了醫院之外,醫務社工在社區也可發揮作用。不少社區居民患有慢性病,需要醫務社工協助進行慢性病管理和前期預防,加大康復的力度。這樣,不僅慢性病患者個人身體恢復較好,也降低了病情加重的風險,減少了去醫院的頻率,減輕了醫保資金的支付壓力。

“勿以善小而不為。一間小屋、一頓飯、一張床,慈善組織解決的是大病患者的大問題。從一點一滴做起,匯聚慈善事業大能量,帶來民生事業大希望。”方來英說。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5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