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安 娜
他叫劉成國,是一名普通黨員。幾十年來,每當聽到捐款倡議時,他都會親自去捐款,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500元、1000元、2000元、3000元……2018年,96歲的他一年住院9次,工資都花在了醫藥費上,但仍捐了2000元;2021年,老人因病去世,兒女們在7月又幫他捐贈了最后一筆善款。
這是記者在首都慈善獎頒獎暨北京慈善文化創享會上聽到的感人故事。
9月28日,由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主辦的首都慈善獎頒獎暨北京慈善文化創享會拉開帷幕。會上集中展示了首都慈善獎獲獎對象、首屆公益創投大賽入圍項目的風采,發布了重大行業活動、重大聯合項目……這是集成果展示、表彰獎勵、品牌建設、合作共建等功能于一體,愛心企業、慈善組織、慈善人物、新聞媒體等社會各界齊聚一堂,共襄首都慈善領域的年度盛典。
30個首都慈善獎得主眾望所歸
北京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市民政局局長、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會長李萬鈞在會上宣讀了《第三屆“首都慈善獎”表彰決定》。王振等20名慈善個人、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3家愛心企業、北京天使媽媽慈善基金會等7家慈善組織獲得殊榮。他們是經推薦申報、評委會審查、網絡投票、評委會評審、征求意見、社會公示等相關程序評選出的,是在促進共同富裕和社會文明進步背景下產生的榜樣。該活動在評選過程中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網絡投票期間,網頁訪問量高達1.15億次,參與投票4232萬人次。
首都慈善獎獲獎者,是千千萬萬個慈善人、慈善組織的優秀代表;3家愛心企業,是首都慈善公益事業的積極推動者和實際踐行者;7家慈善組織是在各領域開展慈善活動,并做出突出貢獻的首都慈善組織的代表。
10個公益創投大賽優勝項目獲資助
今年,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舉辦了首屆北京市公益創投大賽,通過動員行業資源、社會力量聯合支持,共同打造一批在全市具有引領和示范效應的慈善品牌項目,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和全國影響力的標桿性慈善組織。這次公益創投大賽采取專家評選和網絡投票相結合的辦法。網絡投票期間,共有965萬人次參與投票,網頁訪問量高達2659萬人次,最終評出10個優秀項目。
會上,大賽評選出的1個重點扶持項目北京紅絲帶之家選送的《8 號健康——基于互聯網-醫療-社區的 HIV 感染健康管理與關懷 APP 開發項目》代表,接過了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提供的50萬元扶持資金;3個主要扶持項目分別獲得30萬元扶持資金;6個扶持項目獲得10萬元扶持資金;18家社會企業和愛心機構與評選出的優秀項目簽訂了資源扶持戰略合作協議。公益創投大賽評出的優秀項目成為代表行業品牌項目的同時,也使北京市公益創投大賽成為首都慈善事業獨特的品牌,成為展示首都慈善力量的重要平臺。
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為首屆公益創投大賽提供扶持資金,中國石化北京石油公司等5家社會力量與“首慈聯”進行了合作伙伴簽約,體現了社會各界對首都慈善事業發展的支持和貢獻。
5個聯合基金助力重大需求滿足
針對政府和社會重大需求,以建立“聯合基金”的形式,動員社會企業、慈善組織等社會力量參與,創新慈善發展方式,集中力量辦大事,是解決社會問題的重要途徑,也是助力慈善行業發展的有效方法。
北京市民政局、首都公益慈善聯合會在會上共同發布建立鄉村振興聯合基金、基層慈善體系建設聯合基金、慈善助學聯合基金、大病醫療救助聯合基金、公益創投聯合基金等五個聯合基金,號召社會各界在資金籌募、資源對接中給予鼎力支持。北京市慈善協會等5 家組織現場響應號召,率先成為聯合基金的合作單位。聯合基金是對資金實施專業化民主化管理、社會化聯合聯動籌募和資源對接的平臺,為首都慈善事業的創新發展趟出了新路。
14家媒體加盟傳播首都慈善文化
首都慈善事業的發展既需要行業自身的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大眾傳播的助力。為慈善發聲,為慈善助力,也是中國媒體人的一份責任。
發揮媒體作用,講好慈善故事,頌揚慈善典型,打造公益慈善品牌,弘揚公益慈善正能量的“增量”,提升慈善事業的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現場14家媒體共同發起成立首都慈善文化傳播聯合體,倡導各級各類媒體廣泛加入聯合體,建立傳播矩陣,講好慈善故事,鏈接慈善資源,引領慈善創新。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