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面對手機屏幕,把攝像頭調整為自拍模式,看著手中已經修改了好幾遍的信,一幕幕往事又浮現在眼前,李秋鳴的情緒有些激動。信是寫給趙夢佳(化名)和王心悅(化名)的,這對十多年前來到湖北省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生活的小姐妹,今年雙雙考上了研究生。開學前,福利院為二人精心準備了生活和學習用品,作為一直陪伴她們成長的“秋媽”,李秋鳴給她們每人錄了一段視頻,回憶往事,送上祝福,成為小姐妹在開學季收到的最好禮物。
給孩子溫暖的懷抱
時至今日,李秋鳴依然清晰地記得趙夢佳剛來福利院時的樣子。“面對全新的生活,她充滿了不安和擔憂,雖然在大家面前表現得很乖巧,但我知道她內心有多害怕,她在強迫自己適應新環境,這讓我感到心疼。”李秋鳴說。
“由于成長過程中缺少親生父母陪伴,相較于同齡人,這些孩子更加敏感,需要特別的關愛。”李秋鳴告訴記者,她在武漢市兒童福利院工作了25年,非常了解孩子們對完整家庭的渴求,知道他們想要自己的爸爸媽媽。因此,她在工作中發自內心地疼愛孩子,特別是在孩子們遇到困難、挫折處于情緒低谷時,更是盡全力給予他們安全感。
12歲那年,趙夢佳得了腮腺炎,為了避免傳染,福利院安排她在六樓醫務科的一個房間內隔離觀察。由于怕孩子一個人孤獨,李秋鳴不僅把三餐送到房門口,每次送飯時還會隔著玻璃窗和趙夢佳說說話,給她講講院里的事,問問她有什么需要,并不斷給她加油打氣。據趙夢佳事后回憶,當時她心里挺害怕的,但“秋媽”無微不至的關愛給了她莫大的精神支持,讓她備感溫暖。
據李秋鳴介紹,趙夢佳出生不久就被遺棄,被愛心市民發現并撫養至11歲,之后送到了福利院。由于此前一直在重點學校就讀,再加上勤奮努力,她的學習成績一直不錯。但高考的意外失利讓她未能進入心儀的學校,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失落、沮喪的情緒籠罩著她。“我也替她感到惋惜。”李秋鳴告訴記者,她擔心趙夢佳承受不住打擊而意志消沉,一有機會就溫柔地安撫、耐心地勸解,鼓勵趙夢佳珍惜現有的學習機會,把目光放長遠。
“秋媽”的話趙夢佳都記在心里。從大三起,她就開始為考研做準備,她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作息時間表,每天從早上6點一直學到晚上10點。“這個過程很難熬,有時甚至覺得看不到希望,但包括‘秋媽’在內的福利院老師一直在鼓勵我,像一束束光溫暖著我,照亮了前行的路。”趙夢佳說。
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王心悅來到福利院比趙夢佳晚一些。“平時她的話不多,很懂事,特別要強,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李秋鳴告訴記者,王心悅在高中階段對畫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但由于擔心學習花費較大,她曾一度想放棄這個愛好。福利院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不僅給她配齊了全套的畫具,還專門請了美術老師進行一對一輔導,免除了孩子的后顧之憂,全力支持她發展愛好特長。
后來,王心悅上大學選的也是與美術相關的專業,而且在大四時決定考研,打算繼續在這一領域深造。她的想法再次得到了福利院的全力支持,院里原本計劃給她報個考研輔導班,但她卻婉言謝絕了,說要靠自己的本事考,希望院里把錢留給更需要的弟弟妹妹們用。
考試前,為了幫王心悅爭取更多的學習和休息時間,福利院幫她在考場附近的賓館訂了房間,除了提供營養可口的三餐,以及水果和酸奶,院里還專門安排了一名老師全程陪考,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秋媽”也每天通過電話、微信了解她的心理和身體狀況,叮囑她安心備考。
最終,王心悅不負眾望,考上了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的研究生,在等待成績和錄取通知書的過程中,她憑借自己的專長,找到一個與藝術設計相關的實習機會,每月還有3000元收入。在她看來,讀碩士只是自己的階段性目標,未來還將向著博士繼續努力。
“一直以來,福利院都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能夠在院外普通學校就讀的孩子,我們都會積極協調聯系學校。”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除了文化教育,福利院還著重培養了孩子們的藝術素養,院里成立了藝術團,孩子們可以跟著老師學習唱歌、跳舞,逐漸培養興趣,還有機會跟隨藝術團到各地演出,開拓視野、增長見識。“不久前,我們給在院外上小學的3個孩子報了街舞興趣班,計劃讓他們利用周末時間學習街舞。”該負責人說。
給孩子堅實的依靠
記者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大力推進兒童福利事業發展,在生活保障方面,截至2020年底,全國集中養育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611.3元,社會散居孤兒平均保障標準達到每人每月1184.3元,分別比2012年增長65.77%、68.46%。
“武漢市集中養育孤兒保障標準也持續提升,從今年4月起已經調整為每人每月2784元。”武漢市兒童福利院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根據實際需要,福利院不僅適時提高了在院外就讀孩子的生活費標準——大學生每人每月4000元,同時為了幫孩子們的未來做好準備,院里從大學一年級開始,每月都會把每人生活費中的1000元作為儲備資金,存入孩子們的銀行賬戶,希望能為孩子們順利走向社會提供一定支持。
記者了解到,除了給予孤兒完善的生活保障,在教育保障方面,針對孤兒考上中專、大專、大學、研究生的情況,民政部于2019年啟動了“孤兒助學工程”,每年拿出2.7億元資金資助孤兒繼續讀書、完成學業,為他們立足社會、融入社會創造有利條件。
趙夢佳和王心悅也是這項政策的受益者,正是在助學工程的支持下,她們順利讀完大學,努力考上研究生,懷揣夢想,展翅飛翔。在談及未來打算時,她們說:“我們不會辜負黨和政府的關愛,不會辜負兒童福利院的培養,等到有足夠能力時,我們要把成長路上獲得的愛回報給社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