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通訊員 呂金兵
“天地蒼蒼,乾坤茫茫,中華少年,頂天立地當自強……”“六一”國際兒童節當天,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大圩鎮金葡萄文化廣場,清脆的童聲朗誦吸引了人們的目光。當天,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與合肥市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共同啟動安徽省暨合肥市“六一”國際兒童節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月”活動,將以主題宣傳、法治教育、12355廬州姐姐未成年人服務熱線、法治副校長進校園等形式,宣傳未保工作決策部署,呼吁更多社會力量共同守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引導未成年人知黨史、感黨恩、立遠志、跟黨走。
全局謀劃 高位推動
安徽省現有未成年人1385.4萬人,占總人口的22.7%,其中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2.7萬人,農村留守兒童33萬人。未保工作對象多、任務艱巨。
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持續提升全省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著力構建綜合保護體系。2021年7月,安徽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召開,全面部署全省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隨后,加大農村留守兒童關愛幫扶力度首次寫入省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關愛保護未成年人首次納入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首次納入省政府部門目標績效考核……未保工作實現有規劃、有部署、有考核。2021年8月底,全省16個省轄市和104個縣(市、區)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協調機制實現全覆蓋,市、縣、鄉、村四級未保工作網絡進一步健全。
今年2月,省民政廳出臺《安徽省“十四五”兒童福利事業發展規劃》,明確按照有陣地、有隊伍、有經費、有制度推進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建設。到2025年,全省建成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1000個以上。同時,有效整合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相關機構的人員、場所、職責等,將其轉型設置為相對獨立的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到2025年,全省縣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實現全覆蓋。
保障有力 持續提升
安徽省民政廳將2.7萬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全面納入保障范圍,集中供養和散居孤兒分別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1500元和1100元的標準享受基本生活補貼。2020年,安徽省民政廳聯合省教育廳等12部門印發《關于推進兒童福利機構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探索開展區域性兒童福利機構集中養育孤兒,推動不承擔集中養育功能的兒童福利機構向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今年出臺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助學工程實施方案》規定,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考入高校、高職和中職的,繼續享受原有基本生活保障,并另享有6000元以內的助學補助,所需資金由市、縣財政福彩公益金予以保障。
為加大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力度,安徽省民政廳以救助保護遭受監護侵害的未成年人為重點,推動建立以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以及監護干預為主要內容的兒童救助保護機制。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合力監護、相伴成長”專項行動,一人一檔建立信息臺賬,杜絕無人監護現象。省民政廳還聯合省直有關單位印發《關于落實農村留守兒童委托照護責任的意見》。同時,持續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力度,全省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數量由2016年的2000余人次下降至2021年的745人次。
凝聚合力 推深做實
2021年8月,定遠縣孤殘兒童郭某的遺棄案件,成為新修訂的未保法實施后,安徽第一例由民政部門報案、司法機關追責的未成年人保護案件。
2017年11月,郭某被父母遺棄,后被有關部門送至定遠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政府相關部門多次與郭某父母溝通,但他們拒不履行監護責任。2021年3月,定遠縣民政部門作為郭某的臨時監護人,依法遞交刑事控告狀和報案材料,追究郭某培、周某然遺棄罪。經審理,定遠縣人民法院判決郭某培、周某然犯遺棄罪,分別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判決撤銷郭某培、周某然對郭某的監護資格,指定縣民政局為郭某的監護人。此案向社會傳遞了民政部門不再局限于為陷入監護困境的未成年人提供基本生活、教育、醫療等救助,而是聚焦國家監護責任的落實,牽頭凝聚“家庭、學校、社會、網絡、政府、司法”六大保護合力,共同守護孩子健康成長。
在家庭保護方面,安徽省開展了“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宣傳月”“政策宣講進村(居)”等活動,累計舉辦宣講1.3萬場次,服務超過50萬人次。在學校保護方面,明確專門機構和專門人員負責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校外培訓機構摸底排查和校外培訓廣告專項整治。在社會保護方面,印發通知,明確新設立的娛樂場所、上網服務營業場所與幼兒園距離不得少于200米。在網絡保護方面,開展“江淮凈網 暑期未成年人網絡整治專項行動”,嚴肅查處炒作“網紅兒童”行為。在政府保護方面,16個省轄市從2021年6月1日起全部依托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開通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已辦結各類問題線索572個,處置重點個案26個。在司法保護方面,省高院設立少年法庭工作辦公室,省檢察院設立第八檢察部(未成年人檢察部),未成年人司法保護力量進一步夯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