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冉冉
2月13日起,江蘇省蘇州市發生新冠肺炎疫情。截至2月21日,本輪疫情累計確診病例101例,無癥狀感染者24例;有中風險地區55個。疫情就是命令。蘇州市民政局快速反應,緊急啟動防控機制,從嚴、從緊、從細落實防控措施,全力打贏一場“蘇戰蘇決”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民政服務機構疫情防控有速度更有溫度
疫情發生后,蘇州民政迅速反應,全市養老機構、兒童福利機構實行封閉式管理,婚姻登記、殯葬服務、救助管理等社會事務服務機構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
全市165家養老機構,做好測溫、居室通風、清潔衛生等工作;大部分養老機構暫停集體用餐,送餐到老年人居室,少數實行分時段就餐;快遞、外賣在機構外設置交接區,安排專人接收,并對物品消毒;工作人員利用電話、視頻等,幫助在院老人和家屬親情互動。
全市2034家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暫停堂食、集體性活動。針對部分高齡獨居、孤寡、留守等困難老年人的助餐等需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在做好防護的情況下提供上門服務,確保老人的基本生活不受影響。
作為“一老一小”服務機構,蘇州市吳中區社會福利中心第一時間嚴格落實封閉式管理、分區域管控、全員核酸檢測、分餐配餐、衛生消毒、值班值守等制度,全天候做好服務對象日常照料、醫療保障、康復訓練、心理疏導等工作,利用微信群宣傳防控措施和政策,及時掌握服務對象情況,確保機構安全穩定運行。2月20日,正好是吳春妮(化名)和吳欣貝(化名)兩個小朋友的生日。大家聚在一起唱生日歌,做互動游戲,讓兩個孩子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福利院工作人員還時常為服務對象講抗疫小故事,通過游戲消除大家的緊張情緒,培養樂觀積極的心態。
吳中區不斷健全區、鎮、村三級未成年人關愛服務體系,對轄區內困境兒童逐一進行排查,落實“1+1+1”(兒童主任+兒童社工+志愿者)幫扶措施,逐一明確監護照料人、服務人責任,落實電話巡訪、安全保護和關愛服務措施,為有需要的困境兒童送學、送網、送電腦,確保“停課不停學”。
關鍵時期做困難群眾的“貼心人”
每天一早,姑蘇區雙塔街道里河社區工作站的工作人員就逐一給社區的困難群體打電話,了解疫情防控期間他們的生活、身體狀況。81歲的曹老伯是一名獨居孤寡老人,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社區工作人員及志愿者每一兩天就進行一次電話問詢或上門服務。
據介紹,里河社區有50多戶困難家庭。“對特殊困難家庭,我們及時問詢情況,如果有困難需要社區幫忙解決的,比如買菜、缺口罩等,我們都會提供幫助。”社區工作站站長馬琦介紹說。
2月15日,蘇州市民政局印發《關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社會救助相關工作的通知》,充分發揮社會救助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作用,兜牢兜實基本民生保障底線。
及時足額向低保、特困人員等困難群眾發放生活救助金。全面執行低保對象收入豁免、就業成本扣減和重殘、重病患者“單人保”等政策。對因疫情影響導致失業或家庭收入降低的救助對象,及時調整救助水平。重點關注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單人保”等救助對象日常照料和基本生活物資保障情況,遵守防疫規定,增加探視頻次,給予必要幫助,確保“生活有人保障、弱者有人照料”。
對有新冠肺炎患者的低保、特困家庭,直接予以臨時救助;對其他因生活困難提出救助申請的患者及家庭予以先行救助,確保不因患病影響正常生活;對因探親、旅游、務工等原因滯留蘇州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困難的流動人口,由急難發生地鎮(街道)或縣級民政部門實施救助。
社區服務保障力量擰成“一股繩”
疫情發生后,蘇州市各級民政部門組織動員2100余個城鄉社區、2.1萬余名社區工作者行動起來。他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統籌推動網格員、小組長、樓道長、社區志愿者、社會組織等多元力量參與核酸檢測組織、重點人員排查、困難群眾關愛、物資運送保障、疫情防控宣傳等工作,全力把好聯防聯控第一道關口。
2月20日凌晨,蘇州工業園區鳳凰城社區居委會辦公室還燈火通明,社區工作者們在為次日的核酸檢測工作做準備。“居民們給我們捐贈了床墊、被子,甚至把空置的房子鑰匙交給我們,方便我們休息。可我們根本沒有時間。”鳳凰城社區居委會主任任小琴指著還未拆封的床墊說,“昨天忙完,大家被子一裹就在床板上睡了。”
蘇州各城鄉社區的社區工作者們還著力加強對重點人員的關愛,做好物資運送保障,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檢查,統籌多元抗疫力量。
吳中區木瀆鎮沈巷村作為重點管控區域,村委會設置了生活必需品采購點,分片、分時段采購,對孕婦、孤寡老人、病患等特殊群體提供上門服務;姑蘇區平江街道梅巷社區加強對高齡、行動不便老年人等特殊困難群體的關心關愛,提供上門核酸檢測、巡訪登記等服務;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街道下轄56個社區的所有社區工作者整裝待命,科學高效做好防疫和生活物資運輸配送工作,確保銜接順暢;相城區渭塘鎮渭星街社區成立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執勤小組及督查小組,開展密集場所疫情防控檢查,組織工作人員對周邊商戶定時消毒;張家港市、常熟市、太倉市、昆山市分別結合出租房巡查、消防安全督查等專項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宣傳檢查。
“翻譯官”“蘇頤養1號店”助陣疫情防控
截至目前,蘇州市核酸檢測累計采樣超過3600萬人次。面對數萬名常住蘇州的外籍人士,防疫工作者如何順暢地與他們溝通交流?面對只能用方言交流的老年人,如何向他們普及防疫抗疫知識?
蘇州清流社工事務所第一時間與園區多個社區取得聯系,了解到一線急需疫情防控的語言志愿者,發起招募“清流外語防疫志愿隊”活動。不到5天,就招募了30余名精通英、日、韓語的外籍志愿者,在社區為外籍人士提供核酸檢測翻譯和防疫新聞翻譯傳播等服務。
2月19日,清流社工通過“蘇州清流社工”和“Discover 蘇州”公眾號發布了用中、英、日、韓四種語言和蘇州話編輯的“居民核酸檢測五項指南”,細致梳理了居民在核酸檢測過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點事項。
此外,2月14日—17日,蘇州樂仁樂助公益發展與評估中心結合機構在武漢的探索實踐,組織專業社工編制《社會組織應急管理指南(疫情防控)》《社會組織介入社區公共衛生次生問題(危機)預案》兩套范本,分享給全市社會工作服務機構。通過這兩套指南,引導社會服務機構有針對性地加強風險預判、規范內部管理,提高防范風險能力。
10包酒精濕巾30元,2瓶免洗消毒液38元,1份太湖蔬菜禮盒49.9元……本輪疫情發生后,蘇州市民們檢查家中物資儲備是否充足,家門口的“蘇頤養1號店”提供了一份靠譜的“囤貨指南”。居民們網上下單、到店自提,行動不便的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可享有送貨上門服務,“蘇頤養1號店”成為家門口的物資供應點。
“蘇頤養1號店”是蘇州市民政局與蘇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聯手打造的社區助老新品牌,是集便民公益、利民養老、惠民商業于一體的社區服務新模式,由線下社區店和線上服務平臺兩部分組成。自2021年10月掛牌以來,“蘇頤養1號店”線下社區店已覆蓋全市57個街道(鎮)、184個社區(村),成為老年人購物的優選店鋪、家門口的服務驛站。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市200家“蘇頤養1號店”社區店發揮了距離近、響應快、情況熟的優勢,協助城鄉社區做好服務保障工作。通過社區店微信服務群,及時轉發權威疫情信息,提醒社區居民核酸檢測等重要事項,助力疫情防控宣傳。不少店主響應社區號召,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宣傳、核酸檢測輔助、物資轉運配送、居家隔離人員保障等志愿服務,以實際行動當好居民身邊的守護者。
蘇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陳正峰表示,當前,蘇州疫情防控仍處于吃緊的關鍵階段,全市民政部門將堅定信心、堅持不懈,以更嚴格、更果斷、更有序、更高效的措施,抓緊抓實養老等服務機構封閉管理,扎實做好“一老一小”等重點人群生活保障,確保民政服務不斷檔、服務質量不打折。同時,有效發揮“五社聯動”機制作用,廣泛組織動員社會組織、專業社工、志愿者和社會慈善資源協同參與基層防控,以實際行動為疫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