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雷 耀) 近日,受強冷空氣影響,內蒙古自治區部分地區遭遇持續強降雪天氣,吉林省普降大雪,黑龍江省出現低溫寒潮、暴雪等極端天氣。三地民政部門第一時間研究部署對受災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壓實工作責任,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做好民政服務對象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內蒙古自治區民政廳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受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的通知》,通過視頻連線的方式,指導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認真開展受災地區救助工作。指導相關盟市對受災地區社會救助對象中空巢、獨居、失能、留守老人和留守、困境兒童等特殊困難群體開展全面摸底排查。自治區先期下撥臨時救助資金1.5億元,重點用于受災地區臨時救助工作,并落實蘇木(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通遼市、赤峰市、興安盟所轄受災旗縣對874名受災群眾實施臨時救助,支出臨時救助資金155.45萬元。此外,暢通社會救助渠道,及時公布社會救助熱線電話,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密切關注災區動態,及時受理困難群眾救助申請,簡化工作流程,對符合條件的低保、特困人員給予救助。
為做好極寒天氣下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吉林省民政廳、黑龍江省民政廳及時下發通知,指導各地民政部門啟動應急預案,建立24小時不間斷街面巡查救助制度,重點加大夜間巡查,特別是做好對流浪乞討未成年人、殘疾人、老年人和其他行動不便人員的救助。與交通、公安、衛生、城管等部門聯系,將巡查重點放在車站、建筑工地、繁華地段、地下通道、橋梁涵洞、城鄉結合部等生活無著人員集中活動和露宿區域。
截至11月11日10時,吉林省51個救助管理站上崗工作人員600余名,發放御寒衣被1100余套,食品和藥品305箱,出動車輛2500臺次,救助遇困人員525人次。
針對近期疫情防控形勢,黑龍江省各級民政部門還嚴格執行零報告制度,省民政廳每天對各地救助管理站及托養機構疫情防控等工作進行調度,了解并幫助基層單位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有效提升疫情防控、安全管理和優質服務水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