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翟 倩 通訊員 韓 萍 但啟云
新時代,人們對幸福美好生活有新的界定。陜西省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婚姻登記處作為陜西省婚姻家庭輔導工作試點單位、西安市婚姻家庭輔導試點單位,于2019年2月全面啟動婚姻家庭輔導建設工作,致力于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工作的探索和創新,不斷為新時代婚姻家庭幸福保駕護航。
婚前輔導是美滿婚姻的“錨”
“為什么選擇在10月10日這一天領證呢?”
“今天是他陽歷生日,也是我們在一起的第1010天,寓意‘十全十美’,我們特地選擇在今天登記,非常有紀念意義,希望我們今后還有好多個1010天?!?/span>
“是挺有意義的?;橐鲆馕吨芏鄸|西都不一樣了,兩個人從獨立的個體變成一個共生體,你們有沒有想過,遇到矛盾問題會怎么處理?”日前,一對年輕情侶正在結婚登記室接受婚姻家庭輔導師的婚前指導,輔導師為小兩口舉例說明了婚姻中常見的各類問題,以及化解沖突矛盾的有效方法。
幾番交談下來,年輕情侶表示受益良多,“之前沒想過這么多,跟輔導師聊完才知道,兩個人的相處還有這么多門道。打了這個預防針,我們遇到問題時也知道怎么處理了?!?/span>
傳統的婚姻登記機關只在婚姻登記處受理群眾的結、離、補、撤等婚姻登記申請,無法較早地介入家庭矛盾及危機,為了幫助未婚男女理智地審視適婚度,檢視并突破夫妻關系成長的困難,從源頭減少婚姻破裂的機會,灃西婚姻登記處引入專業第三方社會組織,邀請婚姻家庭輔導師、社工組成專家隊伍,依托婚姻登記處窗口開展婚前輔導,向新人解釋婚姻家庭中的沖突點、化解沖突的方式方法,闡述活在愛中的秘訣,幫助他們以成熟的方式建立家庭。
耐心調解為婚姻增添新活力
“閨女,謝謝你,我家又恢復幸福圓滿了?!比涨?,一位白發蒼蒼的阿姨拉著灃西新城婚姻登記處婚姻家庭輔導師小王的手激動地說。
原來阿姨的兒媳懷孕6個多月,兒子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沒有復工,天天在家,不是打游戲就是看電視,偶爾幫忙干個家務還嘟嘟囔囔的。兒媳性子急,加上懷孕易怒,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日子過不下去了。疫情一結束,兩人就來婚姻登記處辦離婚手續。
那天正好是小王老師駐站值班?!爱敃r,女方挺著大肚子,一臉怒氣,男方則是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我一看就知道是疫情期間憋出來的毛病?!毙⊥趵蠋熩s緊把他倆帶進婚姻輔導室,聽他們傾訴,并從夫妻感情、家庭責任等方面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讓雙方認識自身不足,理解對方的不易,掌握經營婚姻家庭的技巧。不到一個小時,憋著氣的兩個人都緩和下來,男方誠懇地道歉,并承諾今后不再懶散,承擔起當父親的責任;女方也表示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好好經營他們的小家。
類似的事情,在灃西新城婚姻登記處很常見。小王老師隸屬的“與愛有約”社工站共有國家心理咨詢師、婚姻家庭輔導師、社會工作師、律師等24人,志愿者團隊50余人,他們通過開展日?;橐鲚o導,落實“結婚登記夫妻需求評估”“婚姻家庭沖突問卷”等調查抽樣,為有需求的新婚戀人和夫妻提供婚戀服務和婚姻家庭教育、宣傳和調解服務;幫離婚夫妻緩解敵對情緒、矛盾情緒和心理問題;為有需求的離婚當事人提供心理支持和法律援助,降低家庭糾紛對夫(妻)和孩子的傷害,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圍繞轄區群眾在婚戀擇偶、結婚彩禮、夫妻相處、婦幼保健、親職教育、親子教育與隔代養育、婆媳關系、心理健康、女性權益保護等婚姻家庭各方面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灃西新城已累計服務轄區群眾婚姻家庭事項2萬余人次,梳理轄區婚戀問題8類,發放宣傳資料5000余份。
傳承相親相愛向上向善理念
結婚乃人生大事,每一對新人都渴望舉辦一場永生難忘的婚禮,這是一個社會關注度很高的話題。我國在數千年的歷史傳承中,在不同地方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婚禮習俗。為傳承精華,推動形成文明健康的好風氣,灃西新城著力推進婚俗改革,傳遞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婚姻觀、家庭觀。
2020年“佳期相約西咸·執手盛世長安”七夕主題活動現場,6對風雨同舟40余載的恩愛夫妻為新婚夫婦們頒證,傳承夫妻相愛、白首到老的幸?;橐鲋岸Y”。
“結婚40多年,我們一路上相互包容,夫妻恩愛,過去的點點滴滴難以忘懷。在今天這特殊的時刻,希望各位有情人甜甜蜜蜜、相敬如賓、相愛永恒?!眮碜择R王街道的郭勝利和閆惠賢夫婦在活動中發表感言。
“感謝灃西新城為我們提供了一場特殊而有意義的頒證儀式,我們將好好繼承‘一生一世執子手,不離不棄共白頭’的信念,把愛與責任進行到底,相依相伴,共創美好生活?!睆墓鶆倮先耸种薪舆^結婚證的新人張女士說。
近兩年來,灃西新城持續舉辦集體頒證婚禮、婚俗嫁衣秀、婚姻法律進轄區“零距離”宣講服務、入戶訪談等活動,形成了“鵲橋相會,緣在西咸”西咸新區七夕節集體頒證儀式、“佳期相約西咸·執手盛世長安”——2020年我們的節日·七夕活動、美滿夫妻工作坊等一批優秀品牌活動,不斷賦予時代內涵、豐富表現形式,弘揚了“風雨同舟、相濡以沫、責任擔當、互敬互愛”的婚姻理念,讓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婚姻觀、家庭觀深入人心。指導修訂村規民約及紅白理事會制度,充實婚事新辦、簡辦、不索要彩禮、不大擺宴席、不借用公車辦婚事等移風易俗內容。通過教育、規勸、獎懲、道德評議、模范選樹等手段,不斷提高群眾對婚俗改革的認同感與參與度。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