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蘇適養老”讓老年人獲得感成色更足
——《江蘇省“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發布

時間:2021-10-1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適逢重陽佳節到來之際,10月13日,《江蘇省“十四五”養老服務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經省政府同意正式實施,全省1850.5萬老年人將享受到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全方位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要重點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聚焦構建“五大體系”,設置10項重點工程,力求破難點、通堵點、擊痛點,全方位、多層次提升江蘇養老服務整體發展水平,讓廣大老年人在“十四五”時期獲得感成色更足。

五大體系、10項工程、16項指標 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

江蘇是全國老齡化程度較高和老年人口較多的省份。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省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850.5萬人、65周歲以上老年人口達1372.7萬人,分別占總人口比例為21.84%和16.2%,較全國平均水平高出3.14和2.7個百分點。

面對這樣的老齡化形勢,江蘇省“十四五”時期將著力打造“蘇適養老”服務品牌。

“‘蘇適養老’是我省‘十四五’時期養老服務發展的鮮明特色和精神內核。”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介紹,《規劃》緊緊圍繞打造供給高質量、普惠高水平、享老高品質的“蘇適養老”服務品牌,聚焦構建基本養老服務保障體系、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服務供給體系、養老服務設施布局規劃體系、養老服務要素支撐體系以及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應急體系等“五大體系”。

《規劃》還設置了10項重點工程,分別是家庭養老保障水平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頤養住區試點建設推廣、養老機構服務提質增效、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轉型升級、養老護理員培優增量、養老服務產業扶持發展、智慧養老服務應用賦能、養老服務綜合改革創新、養老服務應急能力提升10項工程,為落實《規劃》提供具體抓手、實施路徑和載體支撐。

在指標體系設計上,《規劃》提出16項主要發展指標,突出因地制宜、發揮比較優勢。“我們科學選取了護理型床位比例、接受居家上門服務覆蓋率等統計基礎扎實、具有江蘇特點、同時‘跳一跳夠得著’的發展指標。”沙維偉說,比如到2025年,新增居家適老化改造10萬戶,護理型床位數占養老機構床位總數的70%、城市街道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建成率達100%、標準化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建成228家……促進考核“指揮棒”作用更好發揮,推動全省養老服務不斷提質擴面增能。

推廣“原居享老”,“身邊、家邊、周邊”養老觸手可及

《規劃》鮮明提出,要推廣“原居享老”服務模式,強化家庭養老服務支撐作用。

通過推動各地普遍建立家庭養老服務支持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和承擔照料責任,將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成員照護培訓納入基本養老服務指導性目錄。鼓勵專業化養老服務機構為長期失能老年人提供短期照護服務,減輕家庭照護壓力。

“原居享老”并不是傳統的在家養老,而是通過鏈接社區養老資源,讓老年人在家就能享受到更加專業便利的服務。目前江蘇省已有260萬老年人接受專業化居家上門服務,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3.86%,下一步將拓展居家上門服務覆蓋面,為有需求的居家老年人提供日常探訪、生活照料、助餐助潔、緊急救援等服務,“十四五”末達到18%。

發展“原居享老”需要制定完善家庭適老化建設標準及規范,提升居家生活環境的便利性、安全性。《規劃》提出,大力發展家庭養老照護床位,完善相關服務、管理、技術等規范以及建設和運營政策,讓居家老年人享受連續、穩定、專業、規范的養老服務。

原居享老,社區服務設施支撐是關鍵。“十四五”期間,江蘇將加大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力度,新建居住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要達100%,支持社區將養老設施低償或者無償用于普惠型養老服務,構建城市“一刻鐘”居家養老服務圈,讓養老服務就近就便、可感可及。“十三五”期間,已經建成養老服務中心站點1.82萬個,街道日間照料中心589個,老年人助餐點7000余個;“十四五”期間,還要繼續擴大這樣的設施建設,全省所有城市街道要至少建成一所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居家探訪、特殊老年人幫扶、老年人能力評估、養老服務人員培訓以及老年用品體驗等功能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

“我們將通過全面提升居家和社區的養老服務水平,讓老年人實現‘四不’,就是老年人居家養老不離開原來的熟悉環境,不改變原有的生活習慣,不缺少親情陪伴,更不缺少專業照料,著力使老年人都能安享穩穩的美好與幸福。”沙維偉表示。

養老機構提質增效,老人住得安心舒心

據統計,目前江蘇共有2285家養老機構,各類養老床位74.3萬張。如何讓老人們在機構中住得安心舒心放心,民政部門一直為之努力。

《規劃》提出,“十四五”末全省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服務安全基本規范》達標率要達100%。不少于70%養老機構要通過等級評定,并落實評定結果與養老機構扶持政策關聯掛鉤。為滿足高齡、失能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的剛性需求,未來各地將重點扶持發展以失能老人照護服務為主的護理型養老機構,全省以縣(市、區)為單位護理院建成率要達到100%。

《規劃》還持續聚焦提升農村養老服務設施硬件水平和管理服務能力,著力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十四五”時期,每個涉農縣(市、區)至少具備1所以失能(失智)、半失能特困人員專業照護為主的縣級供養服務機構。全省每個縣(市、涉農區)應建成3所以上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加強農村敬老院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所有農村敬老院達到二級以上養老機構標準。

養老護理員是養老服務最重要的傳遞者、施行者。《規劃》要求,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加強養老服務人才結構、人才需求分析研判,探索“學歷教育+職業培訓+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四位一體的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模式;辦好省民政廳與南京中醫藥大學合作共建的養老服務與管理學院,探索構建養老服務管理學科體系,面向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開展養老服務與管理人才培養培訓;強化對相關院校專業設置和專業課程建設的指導,鼓勵有條件的院校開設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加強老年服務與管理、健康服務與管理、社會工作、護理學(老年護理)等專業建設。

“十四五”時期,全省要新增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養老護理員不少于10萬名,培訓養老護理員不少于20萬人次。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今后將常態化納入全省職業技能大賽,并給予獲獎選手職級晉升和榮譽稱號等獎勵。與此同時,各地正依據職業技能等級、護理服務等級、入職養老機構等級,建立護理員薪酬待遇制度,增強職業吸引力。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1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