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素有“山東南菜園”的稱號,145.91萬人口中有30多萬人常年在外從事蔬菜生意,致使近2000名孩子成為留守兒童。蘭陵縣創新兒童救助工作模式,以政府主導、社會組織參與的方式,推行“關愛1+N成長計劃”項目,1代表一名受助孩子,N代表為孩子提供的“愛心助學”“關愛小屋”“關愛媽媽”等多項公益服務,為留守兒童與困境兒童送去生活上的救助和心靈上的關愛。
織密兒童救助關愛網絡
成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審議未成年人保護重大事項。在17個鄉鎮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發揮全縣17名鄉鎮兒童督導員和604名村(居)兒童主任的作用,形成縣、鄉、村三級聯動的兒童關愛網絡。設立鄉鎮社工站,搭建社會工作平臺,購買專業的社會工作服務,每個社工站至少配備2名專職社工。與此同時,通過信息共享、部門聯動、項目協作等方式,合理調配資源,實現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相結合。
培養高素質志愿服務隊伍
以文明實踐站、黨員“雙報到”等為依托,利用媒體擴大宣傳,吸引志愿者積極參與,并定期組織培訓。通過志愿者招募和培訓,社會組織力量得到壯大,參與社會救助能力得到提升。蘭陵縣利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自2019年開展活動以來,已統籌建立起一支“一個中心,十個分隊”的志愿者隊伍,總隊下設10個志愿者分隊,覆蓋了微愛護苗成長、退役軍人、關愛童行等多個方面,在蘭陵縣17個鄉鎮均設有志愿者服務站點,開展“1+N”兒童關愛活動10余次。
拓寬關愛項目捐贈渠道
一是以慈善總會為引領,暢通線下捐贈通道。蘭陵縣慈善總會通過開展“荀子助學金”活動,接收捐款200多萬元;在全市慈善助學會議現場,愛心企業捐贈400萬元注入“云峰獎學金”。在蘭陵縣“圓夢助學”貧困學生救助和“云峰獎學金”發放活動中發放助學金、獎學金共計52.2萬元。二是以網絡平臺為載體,拓展線上捐助渠道。蘭陵縣利他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于2020年3月和支付寶公益平臺建立了合作關系,在蘭陵縣簽約400多家商家,通過“支付寶消費捐”的方式籌款;與騰訊公益平臺建立了“日行一善”合作關系,每天都會有愛心人士進行捐贈。
提升因需施救服務能力
打破固有救助模式藩籬,組織社會力量參與救助,為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量身定制服務項目。“愛心助學”項目為困難家庭孩子提供助學金,解決“上學難”問題;“關愛小屋”項目讓家庭困難、居住條件欠佳的青春期女孩擁有一個獨立房間和全新的學習生活環境;“關愛媽媽”項目針對失去母親或因母親有精神障礙而無法感受到母愛的152名女童進行結對幫扶;“帶你看世界”活動組織貧困兒童到濟南、日照、濟寧游學,豐富視野、開闊眼界;“暖冬行動”為鄉村小學困境兒童發放過冬物品,為不慎凍傷的兒童提供應急康復藥具和保暖物品;“壹樂園兒童服務站”項目為農村留守兒童和城鄉流動兒童建立兒童服務站,提供參與式課外游戲活動、安全衛生教育和社會心理支持等服務;“關愛童行”項目在普及兒童防性侵知識的同時,建立處理兒童性侵案件“一站式”詢問機制,并為14歲以上女童發放“護理包”。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1年11月10日)
作者: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