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馬麗萍
老人安則家庭安,家庭安則社會安。為貫徹落實全國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部署,江蘇省民政廳印發《打擊整治養老服務詐騙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從宣傳發動、全面排查、規范整治等方面進行部署。通過實施“清零行動”“攻堅行動”和“提升行動”三項行動,對問題隱患建立“紅橙黃”風險管控名單。近日,江蘇省各地市民政部門響應部署,統籌推進反詐宣傳和線索排查,打出反詐“組合拳”,守護群眾“養老錢”。
念好反詐“緊箍咒”
“養老床位提前訂,不要兒女再操心,預定床位拿回扣,養老保障不用愁。”然而把錢騙到手后,“養老中心”卻人去樓空……
前期通過業務員“噓寒問暖”掌握老人的身體、家庭與收入情況,再根據老人對身體健康的重視程度,量身定制“攻單計劃”,專騙身患慢性病的獨居老人。
1個月前,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人民檢察院辦理了一起針對老年人群體的非法集資案件,上千名老年人被騙,涉案資金達上億元,被告人賀某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3年。充值會員返利,批量購買打折,兜售周年紀念章,以承諾到期歸還本金并定期支付年化10.5%至40%不等的高額收益為誘餌,誘騙老年人投資“養老床位”“養老酒店”……賀某某的詐騙方式五花八門。
養老詐騙有哪些常見形式?有哪些案例?應怎樣加以識別?在江蘇省5月到6月集中開展的養老服務反詐宣傳活動中,各地市通過自制情景劇、拍攝短視頻、制作H5動畫等進行密集宣傳,念好反詐“緊箍咒”,營造濃厚氛圍。
南京市公安部門制作了以養老非法集資詐騙為主題的原創微電影《牌局》,以案說法,民政等各部門通過網絡、移動端廣泛進行宣傳,在社會面產生良好的宣傳效應。
鹽城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制作《守住錢袋子,警惕大騙子》公益宣傳短片,主人公“鹽小政”通過視頻動畫生動形象地介紹養老詐騙常見形式、案例、防詐指南等內容,幫助老年人提高防詐意識。
南通市民政部門通過短視頻向老年人發起《防范養老服務領域詐騙和非法集資風險倡議書》,明確反詐需做到“三必須”,注意“四嚴防”,牢記“五不要”。
無錫市在倡議書中旗幟鮮明地提出主動遠離養老服務詐騙的“十條建議”。常州市針對老年人的四類常見騙局,以漫畫方式“說一說”為老年人提供防騙攻略。
鎮江市民政局圖文并茂向老年人揭示了養老服務詐騙的“四大套路”“六種騙局”。
連云港市贛榆區民政部門通過微信公眾號,將蘇州市賀某某的案例進行梳理,總結詐騙常用套路,對老年人加以警示。
當好防詐“吹哨人”
“守住錢袋子、護好幸福家”,5月19日,江蘇省民政廳聯合公安、市場監管、金融監管等部門在南京、宿遷兩地同時舉辦了一期養老服務反詐主題宣傳活動,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現場向老年人講解涉老詐騙典型案例,預警提醒養老服務領域非法集資套路,省市聯動、部門聯動,迅速興起宣傳熱潮。
根據江蘇省民政廳印發《關于組織開展養老服務領域防范詐騙和非法集資集中宣傳活動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三進”“四見”“三必須”的工作方法,紛紛開展宣傳活動進村、進社區、進養老服務機構,努力當好防詐“吹哨人”。
凝聚“人人知曉、個個參與、時時防范”的強大力量,蘇州市將宣傳發動工作貫穿專項行動始終,還聘請“蘇頤養1號店”社區店店主及“社區+物業+養老”試點物業企業工作人員作為蘇州市防范養老服務詐騙宣傳員,并開展“反詐防非”線上知識競賽活動。
“我們從這次活動中了解了許多詐騙套路,學習了識別詐騙的妙招,以后遇到類似情況會多留一個心眼。”宿遷市仁愛老年公寓的老人們表示。宿遷市民政部門聯合公安部門開展的養老詐騙宣傳活動,一經走進老年公寓,便吸引了眾多老年人參與。
在揚州市曜陽國際老年公寓,民警為老人們戴上自制的反詐口罩,叮囑老人“不聽不信不轉賬、不理不睬不上當”,口訣朗朗上口,反詐入腦入心。
淮安市淮陰區民政局攜手淮安禾康養老有限公司,以端午節活動為契機,廣泛開展養老詐騙宣傳,工作人員現場向居民講解詐騙主要類型、手段和伎倆,有效提高居民防范意識。
泰州市養老服務聯合會聯合“泰有福”養老服務信息平臺,開展共建無詐小區“反詐”宣講,為社區老年人講述真實案例,提醒老年人警惕“高息零風險”理財項目,警惕借養老名義實施的“黃昏戀”騙局,進一步提高老年人反詐騙意識。
做好反詐“爆破手”
防患于未然。養老機構是此次專項行動排查和開展工作的重點,江蘇省要求全省養老機構要做到“三必須”:即所有養老機構必須張貼防范養老服務詐騙倡議書、宣傳海報、宣傳標語;所有養老機構負責人必須與屬地民政部門簽署防范養老服務詐騙承諾書;所有養老機構必須向機構住養老人或家屬發放防范養老服務詐騙告知書。通過機構聯通老人、家屬和民政部門,強化防患意識,加大摸排力度,堅決做好反詐“爆破手”。
“排查全覆蓋、處置硬措施、風險軟著陸,問題不解決不放過、治理不徹底不收兵。”5 月底,在蘇州防范養老服務詐騙宣傳活動上,蘇州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陳正峰表示,要堅持底線思維,對全市養老服務機構建立全面“紅橙黃綠”四色風險管控名單和分類處置機制,以最大力度實施“清零行動”。
在徐州市鼓樓區黃樓街道,依托網格化社會治理管理體系聯合轄區派出所、社區網格員,充分發揮“精網微格”等多方人員力量,對區域內養老服務詐騙、以養老名義銷售商品房、涉老旅游、養老健康醫療、涉老食品保健等開展全面排查。
為強化線索收集,江蘇省在宣傳推廣中央政法委 12337 智能化舉報平臺的基礎上,將“12345 非法金融活動舉報平臺”納入養老服務詐騙舉報途徑。目前,江蘇省已全面完成“回頭看”復查工作,對摸排出的問題隱患進行綜合評估,建立“紅橙黃”風險管控名單。據江蘇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處長林莉介紹,下一步,將逐一制訂整治方案,綜合研判,穩步推進,將對賬銷號“精準拆彈”和督促機構服務質量提升“兩手抓,兩手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