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深圳全力打造社會工作創新發展高地

時間:2020-11-1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通訊員 常俊卓

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進程中,社會工作人才隊伍作為廣東省深圳市推動社會治理、服務保障民生的一支重要力量,一直受到格外關注,隊伍建設工作始終走在全國行業發展的前列。

日前,經深圳市政府批準,市民政局制定出臺了《深圳市關于提升社會工作服務水平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在更高起點上推進社會工作專業化、規范化、品牌化建設,從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社會治理現代化、打造民生幸福標桿等方面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同時也為開啟“十四五”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激活社會工作力量,發揮行業標桿效應。

為完善社會工作頂層設計開闊思路

深圳市民政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深圳是全國較早開展社會工作探索和實踐的城市之一,也是民政部“創建全國社會工作發展和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示范區”。2007年出臺《關于加強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進社會工作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1+7”文件)以來,深圳社會工作政策體系逐步建立。截至目前,深圳社會工作者從業人員近1萬人,持證人員2.1萬多人,服務覆蓋16個領域。

近年來,深圳市先后建立了災害社會工作志愿服務隊,成功承辦第24屆(2017)亞太區社會工作區域聯合會議,成立了社會工作行業標準化委員會,推出《深圳市社會工作服務質量管理標準體系》和7個領域的專業服務標準等,援疆社工、“牽手計劃”等成為脫貧攻堅和對口幫扶品牌。

此次深圳市時隔13年再次推出的《若干措施》,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共19條具體措施及1條附則,涵蓋社會工作職業定位、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動態管理體系、社會工作服務監管體系等方面。圍繞國家所需、問題所在、機制所束、深圳所能,將社會工作發展的經驗轉化為制度成果,對如“1+7”文件中“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間運作”的發展方向、職業化專業化的發展道路和政府購買服務的供給方式等,進行了優化細化;社會工作發展系統性不足、社會工作服務供給方式、社會工作者職業薪酬體系不健全、社會工作從業人員無有效動態監管等關鍵問題,進行了改革調整,具有創新性、突破性。

《若干措施》將深圳建設先行示范區、擔負綜合改革試點的尖兵精神貫穿始終,同時基于實踐找思路、創新路、出經驗,在打造社會工作的制度創新策源地和制度創新高地的同時,努力為我國社會工作完善頂層設計提供更多依據,為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更多深圳經驗、深圳智慧。

用一攬子綜合改革方案回應時代之變

《若干措施》的制定緊扣“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明確了社會工作職業定位。圍繞民政“三個聚焦”,履行“三基”職責,穩步推進和拓展深圳社會工作服務發展。注重改革的系統集成、協同高效,推動一攬子綜合改革,包括建立社會工作從業人員動態管理體系,健全社會工作者持證上崗制度、建立從業人員招聘錄用平臺、健全社會工作者職級體系和薪酬保障,完善社會工作督導資助機制,加強人才隊伍教育培訓,建立社會工作從業人員信用監管機制營造改革氛圍等。

根據新政策,到2023年,深圳將實現政府購買服務項目中的社會工作專業崗位全員持證上崗。社會工作薪酬指導價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整體打包費標準不低于每人每年16.3萬元,原則上每3年調整一次。

堅持社會組織的高質量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若干措施》完善了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激勵機制、建立了社會工作服務監管體系,強化法治保障和地方責任等。以黨建引領作為行業發展的“紅色引擎”,適當提高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代表在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中的名額比例,鼓勵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依法參政議政。

努力為社工行業樹立標桿

深圳努力為實現社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和先行示范實踐的做法,得到了社會工作行業的肯定。

中國社會工作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民政部社會工作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建設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史柏年認為,此次推出的《若干措施》圍繞提升服務質量、高質量發展、從業人員和服務機構的規范管理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破解發展瓶頸,將在全國起到標桿引領作用。如激勵措施非常到位,明確了社會工作的職責、標準,薪酬職級標準在全國最高,讓社工看到職業發展方向和上升空間。新政策也對從業人員的能力、服務質量、繼續教育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新政的實施,深圳社工行業將出現良性循環:服務質量提高,社會認知程度高,社工的不可替代性體現;相應地,社工的薪酬待遇、政治地位等提升,可以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同時提升現有人員能力。

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委員、常務理事關冬生認為,社會工作寫入了黨中央關于制定“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此時,深圳《若干措施》的推出,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化、職業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推動社會工作者薪酬制度的科學性,發揮了穩定隊伍、吸納人才的“治標”目的,也將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定價原則和定價機制,推動政府購買社會工作服務制度的規范化,為在社會治理社會化、專業化中真正發揮社會工作和社會工作者的獨特作用發揮“治本”作用。

深圳市彩虹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理事長張會營認為,《若干措施》對社工機構運作及監管提出了更加規范的要求,這將指引社工機構以更高效的管理能力,加快社會服務創新,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品牌服務。深圳市南風社會工作服務社總干事何珊珊認為,《若干措施》的出臺振奮了行業精神,明確了社會工作的發展方向,特別是重點培育“運行規范、專業突出、高質量發展的品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將有助于深圳社工形成良好行業生態,以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把“深圳社工”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舉得更高。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0.11.11)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