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鄭 超
根據《2019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的數據顯示,我國在校特殊教育學生約有79.46萬人,其中39萬余名學生隨班就讀。如何滿足他們的特殊需求,保障正常的教學質量和班級管理?如何發揮特教助理的積極作用,讓這些孩子更好地融入校園、接受教育?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建議,進一步保障殘障學生的權益,推動融合教育發展。
“我建議,進一步系統落實普通學校中的特殊需要學生‘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提升學生教育質量,保障殘障學生權利?!臂Ⅺ惾A在遞交的提案中建議,在即將出臺的《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21—2025)》中明確具體措施,引導普通學校在常規教育工作中全面整合融合教育內容。
據了解,在“十三五”期間,國務院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連續實施了兩個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20年6月教育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階段隨班就讀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逐步落實“一人一案”教育安置政策。
“一人一案”是指學校要給每一位隨班就讀的殘障學生建立專項檔案,制訂個別化教育方案,根據學生特點和愛好,專門設置特殊課程,做到一人一課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邰麗華在提案中提出:“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這樣保障適齡殘障兒童教育權利的政策和文件,但是很多殘障學生在普通學校獲得的教育質量仍有待提升,隨班就讀、隨班混讀的狀況尚未得到有效改善?!?/span>
邰麗華的建議是基于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和北京市曉更助殘基金會等一批長期關注特殊需要兒童融合教育議題的社會組織在大量調研后得出的結論。已經連續五年開展課題調研,北京市曉更助殘基金會理事長李紅告訴記者:“我們與殘障學生、家長、學校老師、融合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等都進行過訪談和對話,發現對在普通學校上學的自閉癥兒童的教育支持依舊存在許多共性的困難。”
李紅所說的困難包括對殘障學生的評估難、校內外服務缺乏整合和學校不能靈活運用經費解決實際問題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于融合教育的推進和包括殘障兒童在內的所有兒童教育權利的保障。”
為每名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既是愿景也是使命,既要保障殘障學生能夠學習必要的文化知識,更要關注其德智體美勞等方面的發展。為此,邰麗華在提案中建議,首先,要在教研和實踐層面深入研討隨班就讀“一人一案”的目標及工作流程,通過整合多種資源,爭取校內外多元支持,提高殘障學生學業發展規劃的科學性、系統性、可行性,切實提升殘障學生教育質量。其次,要鼓勵普通學校根據需要聘請特教助理人員,形成“班主任全面負責兒童發展,特教助理入班提供個案課業輔助支持,教師總體統籌協調資源”的校內教育資源整合體系。建立特教助理專業培訓及資質認證體系,做好持證上崗管理,既滿足殘障學生發展和學校工作的需要,又為培養特殊教育人才開辟職業發展空間。最后,地方在實施時要注重教育經費的有效管理和靈活使用,以學校為責任主體,建設“校內為主、校外補充”的教育支持體系,更加切實充分地滿足殘障學生需求。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