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中國第一部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正式實施的第一天,上海市“上海傳承家譜家訓服務平臺(移動端)”正式開通上線,相關郵政紀念封首發式同時舉行。
“上海傳承家譜家訓服務平臺”由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圖書館合作建設,集家譜家訓查詢、婚姻登記留念電子賀卡、家庭歷史文化知識傳播等功能于一體,旨在滿足市民對家庭淵源了解的個性化需求。
今后,上海市民只需要用手機掃一掃在上海各婚姻登記機構內放置的易拉寶,輸入個人、情侶或家庭(夫妻)等的信息,即可查詢到首批117個姓氏的姓氏簡介,以及與上述姓氏相對應的家規家訓內容。
據了解,“上海傳承家譜家訓服務平臺”開通上線前,上海圖書館已對館內對外公開的相關家譜進行了篩選,從117個姓氏的家譜中篩選出對應的248條家訓家規。
這些家規家訓,內容涵蓋“敦孝行、和鄰里、謹嫁娶、崇勤儉、重修身、務職業、勤讀書、守廉潔、慎交友”等九大方面,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中以德治家、勤學敬業、尊老愛幼的優秀傳統家庭美德。相關的姓氏簡介與家規家訓內容,均以圖片形式展現。市民點擊下載后,不僅可以了解家庭文化知識,還可作為一張電子賀卡留念。
新人陳超和胡麗麗選擇今天在上海圖書館參加集體頒證儀式。胡麗麗說,剛剛有掃二維碼看家譜家訓平臺,從一個人到一個家庭,之間的變化肯定是很大的,家庭生活中會遇到很多未知問題,重讀家譜家訓的關鍵在于“取其精華”,將古人所言與當下現實實踐結合。所以我們也需要平臺向前人學習,向長輩學習。
“現代人學習了很多數理化知識,但我們缺少處理親密關系、人際關系的知識,儒家經典中就有很多這樣的關照。我大學選修過《論語》,感觸特別深,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胡麗麗說。
上海市民政局表示,今起施行的民法典規定:“家庭應當樹立優良家風,弘揚家庭美德,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夫妻應當互相忠實,互相尊重,互相關愛;家庭成員應當敬老愛幼,互相幫助,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關系”,建設“上海傳承家譜家訓服務平臺”的目的,正是為了貫徹民法典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內容,促進婚姻家庭和諧穩定,傳承好家訓好家風,擴大婚姻家庭文化覆蓋面。
(來源:東方網2021年1月1日)
記者:熊芳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