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社會治理的基石。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歙縣深渡鎮大茂社區黨總支書記姚順武建議,推進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促進鄉村治理,助力鄉村振興。
姚順武介紹了歙縣開展信用村建設的做法和成效。
2019年7月,歙縣選取徽城鎮、深渡鎮的25個村作為試點,通過信用信息采集、信用等級評定、建設結果運用、優化鄉村治理等方法,探索出一條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基層治理、助力鄉村振興的路子。
試點村基層黨組織在上門采集信息、鄉風文明評議及信用等級評定的過程中,著眼于面對面、零距離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拉近了黨群干群關系,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凝聚力、公信力以及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明顯提升。
在信息等級評定中,該縣把鄉風文明納入信用評價指標體系,制定鄉風文明評議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和一票否決清單,推動社會信用價值量化。建立縣、鄉、村三級聯動評議機制,實行鄉風文明評議、審議、復議三步工作法,確保評議結果客觀公正、群眾認可。同時,堅持把樹典型貫穿信用村建設始終,把鄉風文明評議與好媳婦、好兒女、好公婆等各類評選表彰結合起來,加強對群眾的日常教育引導;將個人和家庭信用情況作為村干部人選資格條件、發展黨員、評先評優、推選“兩代表一委員”的重要參考,大大調動了群眾重視信用、培育信用的積極性,助推基層有效治理。
試點工作不斷強化“信用是金、信用變金”理念,將信用評定結果拓展運用到社保、醫療、旅游等領域,設立紅黃榜,建立健全“守信激勵、失信受限”的道德約束機制,在鄉村大力營造講誠信、守誠信,重信用、用信用的社會氛圍。建立“信用好超市”,對積極參與村莊建設、公益事業的群眾發放信用兌換券,可換購相應積分的物品,激勵村民重信守信,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姚順武建議,以歙縣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促進鄉村治理的成功經驗為基礎,從國家層面總結推廣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與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起來,加大對信用村在政策、資金、項目、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挖掘農村優勢資源;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時代鄉村治理模式,促進自治、德治、法治融合,營造“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良好氛圍,在源頭上防范化解矛盾;加快推進信用立法步伐,把法律的規范性和引領性結合起來,通過設定相應的權利義務,助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