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 唐曉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智慧養老有這樣的闡述:“推進智能化服務要適應老年人、殘疾人需求,并做到不讓智能工具給他們日常生活造成障礙。”作為基層民政部門,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在開展智慧養老工作中要嚴格落實這一要求。
近年來,通化市不斷創新養老服務模式,培育智慧養老產業新業態,同時,借助全國第三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開發智慧養老云服務平臺,全力打造“互聯網+”養老,促進智慧養老與醫養康養深度融合,成效初顯。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通化市要在現有的智慧養老與醫養康養深度融合的基礎上,科學謀劃,筑牢智慧養老云基礎。充分運用大數據中心和居家養老服務、政府購買服務、養老機構管理等系統,為老年人提供服務。同時,細化服務種類,廣泛收集意見建議,把助餐、助潔、助醫、助急、護理、康復等服務做到細致入微。
通化市將積極整合資源,助力打造“康養通化”新模式。進一步深化醫養康養理念,借助互聯網等現代技術手段整合現有醫療資源,構建“服務+養老+醫療+企業”的醫養康養相融合的綜合服務模式。通過與醫療機構進行深度合作,讓老年人不出門就能享受醫療服務。
在適老產品研發上,通化市將加大力度,充分考慮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操作能力,繼續拓展新應用。目前,簡單易學、方便操作的應用軟件同城“吉通幫”APP已經上線。該APP可以提供預約、配送、社區團購等服務,為實體店和老年消費者搭建了互動平臺,已有1600余家商戶入駐,深受老年人歡迎。
在智能管理方面,通化市要繼續加強監管,健全完善監管服務體系。目前,已建立起智慧民政監管服務平臺,初步建立了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機構五級監管服務體系,養老服務與管理更加高效智能。同時,及時更新相關數據,全面提升養老服務管理能力,不斷提高精準化、精細化管理水平。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