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杭州市慈善總會簽約互聯網公證處——
探索“慈善+公證+互聯網技術”新模式

時間:2022-02-2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姜雪芹

日前,浙江省杭州市慈善總會與杭州互聯網公證處簽署合作協議。此次合作中,杭州市慈善總會將致力于體制機制創新,打造慈善公益大數據應用場景,加強慈善大數據建設,方便困難人員求助,為公眾慈善、人人慈善探索便捷、高效的參與路徑;而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將融合區塊鏈技術,賦能公益機構社會公信力,打造“慈善+公證+互聯網技術”新模式。這是杭州市慈善總會致力于體制機制創新,在突破傳統業務局限、主動對接新領域方面邁出的積極一步。

通過行業聯動拓展慈善事業的寬度

隨著社會的發展,多元化捐贈形態正在逐漸形成,如:慈善信托興起,企業開始捐贈技術、股票,社會大眾關注到遺產捐贈等。2021年11月,杭州市慈善總會就曾遇到一例非資金型捐贈需求:一位老人想捐出自己的房子,但要求為其提供贍養服務。遺憾的是,作為公益慈善組織,杭州市慈善總會無法預估非資金型、非物資型資產處置的風險和不確定性因素,因此最終無法達成捐贈意向。

面對業務內容的這些新變化,杭州市慈善總會高度重視并展開探索,決心主動開拓對接新領域,力圖通過行業聯動拓寬合作渠道,謀劃布局新發展。

“公證是傳遞信任的一種重要方式。其依照法定程序對民事法律行為、有法律意義的事實和文書的真實性合法性予以證明。在新生事物的發展過程中,公證可以起到增信的作用。”杭州市慈善總會副秘書長陳媚介紹,公證效力與慈善事業發展需求的高度契合促成了與杭州互聯網公證處的簽約。

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將從法律咨詢、風險提示、財產確認、文書草擬、遺贈公證、財物保管、資金監管等方面提供一系列的服務,將確保各方意思表示真實無誤、捐贈財產合法無瑕疵、協議內容合法有效、履約過程保障有力。如上所述的捐贈房產問題,也將得到合理解決。

杭州市民政局一級調研員、市慈善總會執行副會長翁歆形容雙方的合作:“從‘小切口’入手,實現大牽引,推動大作為,最大限度匯集資源,促進慈善體系建設更規范、更健全、更有效地良性發展。”

用互聯網技術為慈善事業賦能增信

“互聯網+慈善”的新型模式是未來慈善發展的方向。為此,在簽約儀式上,翁歆談及慈善可持續發展問題時表示,要讓共同富裕成為貫穿慈善事業發展的中心線,讓機制創新成為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動力源,讓數字化建設成為慈善事業發展的支撐點。

早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初期,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就基于公益捐贈數量大、物資去向公開慢的情況,深挖公證與慈善結合的內在價值,參與建設兼具區塊鏈技術和互聯網公證功能的慈善捐贈溯源平臺——“善蹤”平臺。

該平臺將區塊鏈的“技術信任力”與公證處的“法律公信力”相結合,實現了捐贈物資流轉全程透明、可查,各環節留痕。用戶可自行查詢下載由儲存在區塊鏈節點中的信息生成的捐贈電子存證證明,這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

截至目前,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在“善蹤”平臺上的服務已累計600多次。這一助力慈善捐贈的創新模式入選2020年度中國公證十大典型案例。杭州互聯網公證處主任徐小蔚介紹,對于點對點的捐贈來說,杭州互聯網公證處作為中立客觀的第三方法律服務機構,既可以為雙方的捐贈約定賦能增信,又可通過其服務為稅務等部門提供更為權威的法律證明。

目前,雙方的合作已展開實施。徐小蔚表示,公證處也將積極動員互聯網資源,參與公益慈善事業,惠及更多困難群體,為共同富裕添磚加瓦。

杭州市慈善總會與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基于各自優勢基礎上的合作,是加強數字技術與慈善事業深度融合,推進慈善網絡化、虛擬化、數字化、智慧化,實現慈善領域全程追蹤、智能分析,促進慈善事業可持續創新發展的深度探索,將為新時代依法依規發展好慈善事業構筑堅實基礎。這是一種“慈善+公證+互聯網技術”的新模式。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28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