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民生福祉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近年來,各地都非常重視基層治理,利用基層小網格搭建服務大平臺,如內蒙古杭錦旗創新“兩委包社、黨員聯戶”管理服務機制,甘肅酒泉以網格化管理打造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共同體,新疆福海縣組建“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三級組織體系。
內蒙古杭錦旗
基層“小網格”托起群眾“大幸福”
近年來,內蒙古杭錦旗堅持以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為目標,建立黨組織領導下的“兩委包社、黨員聯戶”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推動力量下沉、管理下沉、服務下沉,引領推動全旗鄉村振興、基層治理等農牧區重點任務落細落實。
支部主導、黨群協同,實現聯系群眾“零距離”。杭錦旗堅持黨建引領,科學劃分網格,以蘇木鎮為單位劃分7個一級網格,以嘎查村為單位劃分76個二級網格,以村民小組為單位劃分578個三級網格,擇優選派76名蘇木鎮領導班子成員、環節干部擔任二級網格長,578名嘎查村“兩委”及監委班子成員、村民小組長擔任三級網格長,選派1899名農牧民黨員、“兩代表一委員”擔任三級網格員,每名網格員結對聯系10至20戶農牧戶,以“一對多”方式結對聯系全旗1.81萬常住農牧戶,共建立2317個結對聯系服務微信群,宣傳、組織、發動群眾。明確網格員發揮“政策宣講、信息傳遞、民生服務、村民聯絡、鄉風文明、治安聯防、衛生監督”等七大員職責,實現了力量在網格上統籌、資源在網格上配置、服務在網格上開展,構建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全旗”的網格化管理服務機制。
重心下移、沉邊到底,推動基層治理“全方位”。杭錦旗充分發揮“兩委包社、黨員聯戶”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在推進社會治理中的關鍵作用,在政策宣講、掃黑除惡、信訪維穩、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中,堅持細化到網格內進行部署、調度、落實的原則,整合鎮村社三級力量下沉網格聯合作戰,按照“一格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管理模式,搜集社情民意、掌握工作動態、認真分析研判,實現任務到網、責任到人。2020年以來共化解矛盾糾紛774件、開展法律援助165次,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在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中,網格員積極引導發動群眾參與,落實房前屋后“三包”責任制。
上下聯動、精準施策,打開美好生活“幸福門”。杭錦旗把“農牧戶是否滿意”作為檢驗“兩委包社、黨員聯戶”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機制的試金石,要求網格員每周聯系群眾1次,每月與所聯系的群眾見面1次;嘎查村黨支部每半個月、蘇木鎮黨委每個月至少專門研究解決1次群眾困難;嘎查村黨支部每年要對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情況進行1次評議考核,真正為農牧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以實際成效取信于民。2020年以來,協助嘎查村梳理發展思路132個,確定產業項目96個,新增高效益果蔬種植、肉牛養殖、甘草種植、秸稈綜合利用、休閑垂釣、牧家樂等一批特色產業項目。依托網格員“人熟、地熟、村情民意熟”的優勢,常態化開展摸底走訪,及時掌握聯系農牧戶的思想動態,點對點幫助解決問題。2020年以來,網格員累計開展代理代辦服務2670余次,協助解決困難問題1422條,將政府服務延伸到最后一公里,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
甘肅酒泉
社區“小網格”撬動城市大治理
近年來,甘肅酒泉堅持以基層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創新,做實做細網格化管理,做優做活基層治理,有效構建“城中有網、網中有格、格中有人”和“人在網中走、事在格中辦、大事小事不出‘格’”的城市基層治理新格局,社區“小網格”撬動了城市大治理。
五級網格“一網兜底”。酒泉市堅持以黨建引領社區網格化管理,全面總結疫情防控工作經驗,進一步延伸黨建觸角,完善城市基層組織體系,大力推行一級網格到社區、二級網格到樓院、三級網格到小區、四級網格到樓棟、五級網格到單元的五級管理模式,將人、事、地、物、組織全部納入網格化管理,把黨的工作延伸到社區治理每個“神經末梢”。
全域網格實現“一網多能”。酒泉市由社區黨委主導,大力培育社會組織,“武文慧心理工作室”“悅動人生俱樂部”“和天為老服務站”等180多個社會組織在樓院網格扎根,通過“契約化”共駐共建,300多家愛心企業與社區網格黨支部結對,志愿提供“公益早教”“心理疏導”等個性化服務。2020年酒泉市督促各縣市區按照“工作下沉、網格兜底”的原則,制定各層級網格工作職責清單,下沉黨建、便民服務事項、矛盾糾紛調解、疫情防控及突發事件等具體工作任務到二級樓院網格,定職、定責、定人、定任務,使每位網格員都有自己的“責任田”,實現了“一格多員、一員多能、一崗多責”。
從多方合力到多元共治。酒泉市將“五聯雙報到”單位在職黨員統籌劃分到各社區網格,依托“甘肅黨建·社區E家”信息化平臺發布活動,組織在職黨員在“八小時外”積極協助樓棟長對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整治,用實際行動帶動居民群眾構建起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共建格局。敦煌市探索實行居民議事會、居民代表會議、居民委員會、居務監督委員會“四會聯治”模式,共商共議、合力化解治理難題。瓜州縣建立區域化黨建需求、資源、項目“三張清單”,組織各類主體有序參與網格治理。金塔縣創新開展“黨建聯盟、服務連心”活動,建立“供需一體”聯盟服務公約,讓駐社單位分工負責的“小責任”聯盟成為城市社區惠民的“大服務”。
新疆福海縣
精織“紅網格”為社區治理“聚能”
今年以來,新疆福海縣以黨建網格化為統領,通過建強組織、細化服務、監督管理等方式,為基層治理注入紅色能源,確保推動社區治理有序、有力、有效。
鋪好“紅網格”激活黨建“一盤棋”。按照“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的三級組織體系,依托7個社區黨總支,24個網格黨支部,52個樓棟黨小組,將物業、信訪、衛生等10項職能納入一網統管,確保發揮“一網多能”、“共治共享”的功能。采取定向派、公開選等方式,從社區“兩委”成員中派24人兼任網格黨支部書記,從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社區黨員、居民代表、物管人員中選100余名兼職網格員,構建“一格一長多員”的網格隊伍,明確學習政策、化解矛盾、環境整治等職責,切實讓網格成為服務群眾的前沿陣地。
用好“紅網格”引領資源“聚合力”。推行“居民點單、支部派單、黨員接單”的“三單制”服務模式,通過群眾微信點單、網格員入戶集單的方式,掌握設施老舊、環境嘈雜等6類訴求43條意見。每月月初召開網格黨支部工作推進會,將群眾困難需求按照種類、難易程度、完成時限分類匯總,通過主動認領、領導指派的方式對網格員進行派單。結合黨史學習教育、“主題黨日”等,統籌轄區物業公司、業主委員會、律師事務所等社會力量下沉,化解矛盾糾紛、提供困難幫扶、開展環境整治等服務98場次,舉辦“黨史知多少”、健身舞表演、親子閱讀等文化活動56場次,切實為居民營造出文明、健康、便捷的生活環境。
管好“紅網格”,推進服務“見實效”。由包社區領導、組織干事、黨建專干成立“紅網格”指導組,圍繞創新活動開展方式、調解鄰里糾紛、網格資源整合利用等內容,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集中培訓等方式,提供點對點指導86場次、協助解決水壓小、停車難、環境亂等問題142件,切實提高網格員能力水平。結合年底考核,圍繞政治品行、工作紀律、工作成效,采取“紅網格”成員述職、民主測評、談話調研等方式,對“紅網格”成員進行考核,對10名熱情服務、甘于奉獻、群眾反映好的,及時表彰獎勵、優先評優評先;對2名群眾反映差、工作落實緩慢的,及時調整撤換,取消當年評優資格,確保網格責任壓得實、網格化社區治理工作見實效。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甘肅日報》2021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