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當社會救助插上“智慧化”翅膀
——吉林省吉林市社會救助服務模式創新成效顯著

時間:2021-05-14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安 娜

近年來,吉林省吉林市民政局始終以解決群眾煩心事、鬧心事、難心事為切入點,努力轉變思維方式,不斷加大社會救助服務模式創新力度,圍繞“放管服”改革要求,將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的同時,高位推動“互聯網+社會救助”的智慧救助模式。網絡化管理、移動端申請、數字化審核、便民化服務……“互聯網+社會救助”的智慧救助模式,進一步提升了社會救助服務能力,滿足了困難群眾的救助需求。

“指尖”操作方便快捷

救助申請足不出戶就OK

家住吉林市龍潭區山前街道的困難群眾田貴喜是大腦動脈瘤患者,因身患重病,他的生活一度陷入困境。5月10日一大早,在社區網格員的幫助下,田貴喜將身份證、戶口簿、病例、居住環境照片等電子材料一一上傳,不到半個小時的工夫就在手機APP上完成了自己的最低生活保障申請。

據吉林市社會救助事業局局長許家宏介紹,如今,吉林市城區的困難群眾申請任何社會救助全部可以通過手機APP辦理,“我們依托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將社會救助內網運行向互聯網管理延伸,加快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與社會救助工作的深度融合,最大限度地做到申請人少填數據、少傳資料,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不跑腿,實現了社會救助申請‘足不出戶’的服務目標?!?/SPAN>

為了加快“智慧救助”進程,吉林市專門組織建立了政府領導掛帥的“智慧救助”建設領導小組,負責頂層設計、總體規劃、技術指導和績效評估等工作,并落實了各相關部門職責,形成了“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市政府采取分管副市長季度聽匯報、副秘書長月度調度情況的方式,全力支持民政部門解決資金短缺、硬件薄弱等工作難題。僅2020年,市財政就列支“智慧救助”專項培訓經費30萬元,先后組織系統應用培訓100余次,培訓對象涉及縣、鄉、村三級救助經辦機構專職人員1萬多人次,為系統的推廣和應用打下堅實基礎。

“我們在建設平臺時充分考慮了每一個業務流程、每一項政策措施和每一類困難群眾的情況,發動全市4個城區、67個街道(鄉鎮)、300多個居(村)委會和5000余個家庭參與完成需求調研?!痹S家宏說,通過調研,最終明確平臺建設要“操作界面直觀,功能菜單含義明了”這一基本要求,確?;鶎庸ぷ魅藛T和困難群眾操作起來得心應手。

高效救助壓縮時間

困難群眾救助告別了曠日持久

當社會救助插上“智慧化”翅膀,便捷、及時、高效成為社會救助工作的新狀態。對困難群眾來說,審核周期的大大縮減成為所能感受到的最明顯的變化,盡早享受低保政策就是最大的獲得感。

家住吉林市哈達灣街道綠地筑石紅社區的小李是一位尿毒癥患者,每周需要到醫院透析三次,費用2000多元。3月中旬,小李通過手機APP發送了低保申請。讓小李沒想到的是,僅用5天時間,自己的低保申請就審核確認完畢。“目前,我已經準時收到了4月和5月的低保金。最重要的是,3月確認了低保身份后,當月的后續透析費用就享受了醫療救助政策?!毙±钫f。

哈達灣街道救助中心主任果艷春,談起“智慧救助”較之傳統救助的改變,感慨萬分:“我們街道屬于城鄉接合部,困難群眾多、失業人員多。實施‘智慧救助’以前,整個社會救助的審核周期約在30個工作日。工作人員需要開展向困難群眾講解政策、受理申請材料、入戶核查情況等一系列工作,忙得不可開交。如果遇到年紀大的群眾,一項政策往往要講解三四遍,提交申請材料的群眾本人有時候也得來回跑好幾趟?!?/SPAN>

綠地筑石紅社區的另一位居民劉女士,也是一位身患大病的低保對象。2018年11月底,劉女士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后,直到2019年初才審核確認完畢,歷經30多個工作日。果艷春就此評論說:“從30多個工作日到5個工作日,這說明憑借系統智能化服務和扁平化管理的申辦方式,真正打通了民生保障和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SPAN>

記者了解到,吉林市在實現社會救助審核確認快速高效的同時,還完善了“智慧救助”的留痕、追溯、監管等功能,救助對象足不出戶就可查詢救助經辦過程?!拔覀冞€啟動了手機終端自主延續申請功能,救助對象可在每月規定時限內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完成身份認證,有效預防傳統模式下可能發生的已經去世的人還在享受救助這樣的現象。”許家宏說。

購買第三方服務入戶核查

經辦人員不再披星戴月

“趙大姐,您好。我是昌邑區社會救助事業局的工作人員。我們剛剛在系統上收到了您的低保申請。經初步審查,需要您再上傳一份配偶的身份證電子版……”吉林市昌邑區社會救助事業局工作人員王樹佳撥通了申請人趙女士的電話。

據昌邑區民政局副局長李丹丹介紹,“智慧救助”開展以后,“區級受理”環節成為救助審核的第一道關口。申請者提供的材料如有缺項,區社會救助事業局的工作人員需進行電話回訪復核,在PC端救助系統對申請人家庭成員、贍(扶、撫)養義務人以及收入和財產等信息進行數據核對后,再推送市級民政部門進行信息比對。

在傳統的社會救助經辦流程中,“實地復核”環節需要由街道(鄉鎮)的社會救助經辦人員來完成?!凹质谐菂^社會救助對象常年維持在4萬戶左右,街道(鄉鎮)級社會救助經辦機構人員僅有120名,完成100%入戶核查要求難度相當大?!痹S家宏感慨道。

為此,吉林市民政局以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為突破口,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將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調查、勞動能力情況鑒定、特困人員生活能力評估等工作,委托給第三方社會組織或機構承接。

這項舉措解決了長期困擾基層經辦機構的入戶核查難題。據吉林市昌邑區通江街道救助中心主任劉慶軍回憶,以前為了盡快完成困難群眾入戶核查工作,有時候一天要跑上一百多公里,輾轉好幾個地方。“從早晨太陽剛露頭時出發,回到家已經是滿天星辰。一天忙下來,水都顧不上喝一口,嗓子啞了,身體也累得直發抖?!眲c軍坦言,入戶核查工作交給第三方承接后,使社會救助經辦人員從繁雜的工作中解放了出來,可以全身心地做好困難群眾的服務工作。

讓劉慶軍大為稱贊的,還有救助資金發放方式的改變。從事社會救助工作多年的劉慶軍,見證了吉林市社會救助資金由現金發放到存折發放,再到銀行卡發放,最后到全市通取的歷程?!耙郧?,社會救助資金發放的時間是固定的,領取銀行也是固定的,非常容易造成人員聚集。為此,每到發放救助金的那幾天,我們都要到銀行去幫忙維持秩序?!?/SPAN>

“智慧救助”開啟以后,吉林市民政局與工商、農業和建設銀行等7家金融機構簽訂協議,在“居民社會保障卡”開通了救助金發放功能,救助對象每月10日后就可以憑卡在7家銀行的任何一家營業網點的ATM機上,免手續費跨行領取救助金,實現了救助金的“即時發放、隨時領取”。

救助數據實現共享

“人找政策”變成了“政策找人”

近日,家住昌邑區延江街道二道江社區的張愛鳳因患肝硬化在吉林市化工醫院(一院)救治時花費了10648.57元,除去基本醫療保險報銷、大病保險商業保險報銷、醫療救助金外,自付費用2913元。

5月8日,張愛鳳辦理出院手續后,她的醫保數據被傳到了延江街道救助中心平臺。經工作人員確認后,由市社會救助事業局撥付了550元臨時救助金。

延江街道救助中心主任張志芹介紹,目前,吉林市社會救助系統平臺已與醫保數據實現共享,加強了對符合醫療支出型臨時救助的網絡檢測。發現符合條件的救助對象后,會隨時通過救助系統推送給鄉鎮(街道)進行實時審核確認,無需救助對象自主申請,社會救助實現了從“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的轉變,進一步擴大了社會救助的覆蓋面。

“‘智慧救助’的一系列舉措,是我們在社會救助‘放管服’進程中,針對社會救助對象分布面廣、工作量大等具體情況而進行的一次改革創新。在此過程中,我們在堅持便民利民、提高效能的同時,對下放到鄉鎮(街道)的社會救助審核確認事項,建立了嚴格的管理制度和責任機制,確?!殴芊ぷ鳌诺孟?、接得住、做得好’?!奔质忻裾指本珠L鐘亮說。

(本文所有受助對象均為化名)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14)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