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翟 倩
2021年底,上海女孩趙紅程在微博上發(fā)布的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遭遇的三起輪椅出行遇阻的視頻被網(wǎng)民瘋傳。
趙紅程一歲多時,得了脊髓灰質(zhì)炎。從她有記憶起,就坐上了輪椅。雖然從小在學校就被塑造成“身殘志堅”的典型,但她本人對此不以為然,在媒體對她的采訪中,她表達了自己想做一個既不賣慘也不勵志的殘障人士的想法,“展示真實的自我、享受普通人的樂趣,挺好。”
可事實并不太盡如人意。
她發(fā)布的三次輪椅出行受阻分別是:第一次進入書店時,門口告示牌上寫明“輪椅須寄存于入口處”。“他們是認為我進了書店就可以站起來嗎?”趙紅程這樣吐槽。
第二次參觀畫展時,被工作人員拒絕入內(nèi),在質(zhì)疑售票處有殘障人優(yōu)惠票時,得到的回答是:“殘障人不一定代表腿不好。”雖然最終被放行,但這次經(jīng)歷實在讓人糟心。
第三次看脫口秀時,衛(wèi)生間沒有無障礙設施,工作人員建議:“可以使用紙尿褲。”令趙紅程感受到了被冒犯。
其實,在趙紅程制作的視頻中,也能看到上海這座城市對殘障人表現(xiàn)出來的包容與融合。她所做的視頻中有一期是關于公交車無障礙設施的,雖然公交車為殘障人提供了可以過渡的折疊板,但司機并沒有主動為殘障人服務的意識。當她向上海市人民建議征集辦公室提交建議后,事情很快被回應落實。
事實上,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很多無障礙設施“落地”城市,對殘障人關心關愛的意識也日益增強。今年地方兩會上,不少代表委員就殘障人相關的教育、就業(yè)、康復服務、無障礙建設等迫切需求接連發(fā)聲。
就業(yè)方面。山東省臨沂市政協(xié)委員陳州今年是第一次作為市政協(xié)委員履職。身為一名殘障人,他深知殘障人在求職發(fā)展時會比普通人遇到更多的困難。因此,他建議,在機關、事業(yè)單位和國有企業(yè)招考中設置殘障人崗位,讓更多的單位為殘障人打開大門。同時,通過政府牽頭、企業(yè)帶頭,以網(wǎng)絡學習大講堂、殘障人士主播大賽等豐富多樣的形式,組織殘障人進行電商培訓,讓更多的殘障人通過鏡頭直面世界。此外,湖北省人大代表陳宇認為,可以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建立殘障人就業(yè)輔導員制度。山東省人大代表趙濱建議,在公益性崗位設置中多定向招錄殘障人大學生和殘障人。
社會融入方面。江蘇省政協(xié)委員蘇雄認為,對殘障群體的認可程度是社會文明的重要體現(xiàn),要加大對殘障人中優(yōu)秀人物和感人事跡的宣傳,促進全社會消除對殘障人的歧視,給予殘障人充分的理解、關懷和支持;要從基礎醫(yī)學研究的角度加大研究力度,針對如自閉癥等癥候,力爭在醫(yī)療技術上實現(xiàn)早期篩查、早期干預,通過多種手段,最大限度減少殘疾或降低致殘程度;要從信息無障礙、出行無障礙等各領域發(fā)力,完善殘障人無障礙設施,為殘障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創(chuàng)造更加有利的條件;要在政策保障上加大扶持力度 。只有將殘障人應該享有的各項優(yōu)惠政策,落實到各單位、各部門的規(guī)章制度中,才能更好實現(xiàn)殘障人的平等參與。
康復方面。西藏自治區(qū)政協(xié)委員央拉提出,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是各類殘障人中心診治、訓練、管護、教育康復的綜合性場所,承擔著康復訓練與服務等工作。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能夠為殘障人進行系統(tǒng)的功能檢測,開展物理治療等,可以使他們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建議加強縣級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建設,配齊配強中心工作人員。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對殘障人事業(yè)的重視,地方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針對殘障人的建議也得到了反饋與落實。
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人大代表覃春霞去年帶到州兩會上的議案是《關于加強殘疾人高中教育和職業(yè)教育的建議》。由于全州只有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服務范圍從小學到高中,不能面向所有縣市招收高中殘障學生。因此,她建議,出臺完善黔南州殘障人職業(yè)教育保障機制。同時,調(diào)整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的服務對象和服務范圍,承擔全州殘障人中等職業(yè)教育和高中教育,不再承擔義務教育的服務。
她的建議得到了州教育局的重視,對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的招生辦學方向進行了適當?shù)恼{(diào)整,并大力支持鼓勵該州特校開展高中和職業(yè)教育,為殘障人提供學習知識和技能的平臺。“我很滿意,我提出的建議很快就得到答復和落實。”覃春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目前不少其他縣市的學生都能夠到黔南州特殊教育學校讀書,學到了技術,提高了見識,我真心為這些學生感到高興!”
此外,今年地方兩會在提供殘障人服務方面也做足了功夫。臨沂市政協(xié)為陳州安排了服務保障人員,讓他能夠順利參加各項會議議程,在會議期間心無旁騖,更好地履行職責。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qū)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直播屏幕的右下角加了一個手語播報框,全區(qū)3000多名聽障人士可以通過這個小窗口,第一時間“看到”兩會聲音,實現(xiàn)信息無障礙。“我生活在余杭,這種參與感是以前從來沒有的,通過屏幕上的這個小窗口, 我不僅看到了余杭的飛速發(fā)展和美好前景,也感受到了黨和政府對我們聽障群體的關注和關懷。”“持續(xù)這么長時間的手語播報,真了不起。”“手語播報讓我們看直播方便了很多,非常感謝。”參與收“看”的聽障人士紛紛用手勢表達著激動與興奮之情。
記者在與一些殘障朋友打交道時,深刻地感受到他們“被看到”的渴望。這個“被看到”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表面的意思,他們希望能夠走出家門,像普通人那樣出現(xiàn)在各種地方,這需要無障礙設施發(fā)揮作用;第二層是更深層次的意思,那就是要站在殘障人角度考慮,在建設無障礙設施以及場所中充分考慮到他們的需求,對他們的困難感同身受。中國共有總數(shù)超過8500萬人的殘障人,他們有權利追求自己的生活。讓他們“被看到”,讓他們享受一切可以享受的樂趣,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與義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