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社區慈善基金”在蘇州遍地開花——
基層善治解決群眾“小急難”

時間:2021-11-09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冉冉

前不久,蘇州市高新區獅山商務創新區萬楓家園的居民發現,垃圾桶舊址悄然變身為“鄉鄰花園”,花園內花團錦簇,一些人隨手扔垃圾的現象消失了。

這背后,是萬楓社區“創益∞”(意思為創益無限)基金“鄉鄰花園”營造項目的功勞。如今,依托登記的慈善組織設立的“社區慈善基金”在江蘇省蘇州市遍地開花,它把公益資源流轉到社區,對接居民需求,解決群眾身邊的“小急難”問題,促進基層善治,讓居民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幸福。

96個鄉鎮街道全覆蓋

5200萬元慈善資金下沉社區

今年5月21日,萬楓社區“創益∞”基金“鄉鄰花園”營造項目啟動,社區內7家共建單位捐資,和社區居民、在職黨員一起將原垃圾桶舊址改造成“鄉鄰花園”。接下來,“阿萬”大管家和社區“新綠蟻”植樹護綠志愿隊認領“鄉鄰花園”,負責日常維護。截至目前,萬楓家園內落成22處“鄉鄰花園”。

今年3月,蘇州市民政局、蘇州市慈善總會聯合出臺《關于推動設立“社區慈善基金”的實施方案(試行)》。明確發起方為鄉鎮、街道,資金托管方為登記慈善組織,啟動資金不少于10萬元,主要面向社區開展6大類慈善項目。

截至9月底,全市96個鄉鎮(街道)已全部建立“社區慈善基金”,另有565個村(社區)建立“社區慈善基金”。引導慈善資金近5200萬元下沉社區,已安排近1300萬元開展113個慈善公益項目和活動,成為蘇州基層社會治理的新力量、新模式。

驅動“三駕馬車”

構建“五線”促善治

“在推進‘社區慈善基金’建立過程中,蘇州各地抓住慈善、社工、志愿服務這‘三駕馬車’,建立融合發展、分工協作機制,逐步走出以社區基金為紐帶、協同聯動為方式、慈善項目為核心、專業服務為支撐、多元參與為保障的基層社會治理實踐之路?!碧K州市民政局副局長瑞靜珈介紹道。

具體來說,就是圍繞“社區慈善基金”,構建“五線”促“善治”模式,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創新發展。

健全主體線——解決由“誰”來做。據蘇州市民政局慈善事業促進和社會工作處處長高云介紹,“社區慈善基金”主要涉及三類主體:一是運作主體即管理委員會,二是托管主體即慈善會或社區發展基金會,三是執行主體即基層社工站等社會組織。據統計,目前鎮(街)級“社區慈善基金”中有43個設立在鄉鎮慈善會,47個設立在市(縣、區)慈善總會,6個設立在社區發展基金會;有15家社工機構執行20個“社區慈善基金”項目。

完善資金線——解決“錢”從哪里來。多元捐贈,通過各種方式動員轄區企業單位、愛心商戶、共建單位、黨員、群眾捐資捐物,鏈接慈善組織予以支持。每個“社區慈善基金”有不低于10萬元的啟動資金,有來自市、縣兩級慈善總會的專項支持,有東吳證券基金會、金螳螂慈善基金會等慈善組織的捐助。有的地方通過開展社區義演、義賣、低償服務等活動籌款;有的通過居民“點單”、管理委員會“派單”、企業“接單”模式,做到慈善資源與居民需求定向對接;有的策劃慈善項目參與“99公益日”,如今年就有8個“社區慈善基金”項目網絡籌款88.4萬元。蘇州市有較好的政府購買服務基礎,在全市開展的“慈善同心·志愿同行”活動中,聚焦特困老人、困境兒童和殘障人士等困難群體,對符合“樂·頤養”“優·成長”“臻·圓夢”三個計劃要求的“社區慈善基金”項目,每個給予1萬至2萬元的支持,共安排福彩公益金48萬元。

建設項目線——解決“項目”怎么開展。圍繞“三個聚焦”,開展社區慈善活動和項目。今年9月全市開展的“社區慈善基金”精準對接項目活動中,96個“社區慈善基金”對接實施113個慈善項目,涵蓋扶老、幫困、助殘等,包括困境兒童關愛保護、失獨家庭幫扶、社區教育、村莊環境改善、疫情防控等。

延伸服務線——解決“社工”如何作為。根據社工站在日常工作中所掌握的社區需求,為轄區內困難群體策劃小微項目,獲取基金支持,開展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承接“社區慈善基金”項目,聯合社區、志愿服務等力量,綜合運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方式,破解社區治理難題;根據在日常工作、社情民意走訪中掌握的愛心捐贈意向,推介項目、主動勸募,壯大社區基金池。

擴大參與線——解決“志愿力量”如何培育。一是以“社區慈善基金”項目吸引人,廣泛招募,建立志愿者隊伍并開展專業培訓;二是培育社區志愿服務典型,挖掘社區能人,加強社區慈善文化和公益宣傳;三是“社區慈善基金”對“時間銀行”積分兌換、志愿表彰等予以支持,建立良好的志愿服務激勵機制。

群眾“小急難”有人幫

微力量成就大影響

“蘇州各地通過‘社區慈善基金’五線促善治模式,搭建了社區慈善平臺,動員了各方參與,建立了社區募捐機制,豐富了社區慈善內容,擴大了社區志愿參與,提高了慈善服務精準化精細化水平?!备咴票硎?。在政府統一救助、慈善組織定向幫扶、社會自發救助之外,根據本轄區實際開展全方位、多領域、多樣化、個性化的精準幫扶,是“社區慈善基金”的首要工作。(下轉2版)(上接1版)

各地廣泛開展“微心愿”活動,有的為低保邊緣家庭老人提供免費午餐,有的為大病家庭送上溫暖,有的為困境兒童家庭鏈接教輔培訓、心理輔導資源,有的組織志愿者開展殘疾人就醫陪伴……精準解決困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太倉市“社區慈善基金”項目大多由社工機構承接,如“百名困境婦童援愛行動”“困境人群社工服務”“困境兒童幫扶”等,重點發揮社工專業優勢,針對幫扶對象的實際情況,鏈接多方資源給予幫扶,已惠及3234名困難群眾。相比傳統慈善幫扶,社工的加入有效提升了慈善服務品質。

在“社區慈善基金”的背后,匯聚了一群熱心公益的志愿者。如昆山市張浦鎮金華村,不僅基本實現了小額捐助不出村,而且這里還有強大的志愿服務力量——有連續15年為村里老人免費洗發、理發的好村民,有幾十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婆婆的好媳婦,有脫困后年年捐款的愛心人,還有因受慈善幫助而奮發向上的學生……讓家園變得更美好是他們共同的心愿。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1.9)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