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通訊員 周偉波
近年來,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區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推進養老服務業朝著智慧化、標準化方向邁進,通過使巧勁、出實招,持續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
建立養老機構評定標準
為了提升養老服務質量,雨湖區出臺了《敬老院星級評定考核辦法》《養老服務設施公建民營改革實施細則》,建立健全公建民營準入、實施、運營管理、退出和監管機制,有效激發了養老市場活力。
譬如,起居室單人間不小于12平方米,雙人間不小于16平方米,三人間不小于20平方米;閱覽室圖書不少于200冊;三層以上建筑配備電梯;每日處理餐廚垃圾;配備專(兼)職醫護人員……24項基礎指標、103項提升指標,通過綜合評分最終形成一星、二星、三星三個等級,結果直接體現在項目資金安排和有關補貼的扶持上。
雨湖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客觀、公正、量化的評價,引導養老機構提供優質服務,保障養老機構的質量水準,方便有需求的老年人及其家庭進行選擇。
探索護理員“就近培訓就近使用”模式
為了解決養老護理員人才隊伍短板問題,雨湖區民政局探索建立護理員“就近培訓、就近使用”模式,既解決了養老機構招人難問題,又為閑置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
2019年,雨湖區民政局引入專業養老機構湘潭市荊鵬養老服務有限公司入駐鶴嶺鎮敬老院,以政府購買服務方式,讓其負責敬老院的護理工作,并支持其在院內建立養老服務培訓基地,基地內設置有理論教室、實操教室、日托間等功能區。去年底舉行的第一期培訓班,吸引了40余人報名,20余人在培訓合格后實現了就近就業。
該鎮金僑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凌牡丹就是受益者之一。此前,她在外地從事家政服務,這兩年因為丈夫身體不好,只能辭工回家。如今,她已在鶴嶺鎮敬老院上崗。她說:“從家里到敬老院騎摩托車只要10多分鐘,真是工作、家庭兩兼顧。”
“云端”養老服務更快捷更高效
近兩年來,雨湖區民政局通過與養老服務企業簽訂居家養老服務協議,為900余位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低收入老人、特困老人購買了上門護理服務,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緊急救援、日間托養服務、喘息式服務、精神慰藉等。企業設有24小時服務熱線,建立了大數據管理平臺,老人只需按下裝在家中的“SOS鍵”,助老員在15分鐘內就能上門。
從尋常處下功夫,于細微處見真章。雨湖區 “互聯網+養老”的探索,還體現在一張內置生命體征儀的床墊上,通過實時監測老人的心率、血壓等指標,超出正常范圍即會自動撥通服務熱線;通過一根智能化拐杖,設置老人安全范圍,超出范圍即啟動急救模式。同時,該區還通過完善“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養老服務管理體系和呼叫救助服務體系,讓養老服務變得更快捷、更高效。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