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廣西來賓村(居)監委監督救助資金管理使用——
將“疑似問題清單”變成“群眾滿意清單”

時間:2021-12-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偉濤 通訊員 莫益路

“以前你家生活困難,政府給予低保救助,現在家庭收入提高了,應該主動退出低保。”這是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大樟鄉三古村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馮文強入戶走訪,建議群眾主動退出低保時的情景。

這位村民姓黃,前幾年離異,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生活非常困難,便申請了低保救助。得知她家今年以來有一人務工,家庭收入有所提高,馮文強就及時入戶了解情況。

“為什么收入提高就不能享受低保了?”黃姓村民問道。

“政策是這樣規定的:2021年,來賓市的城市、農村低保保障標準分別按照每人每月收入720元、每人每年收入5200元的標準實施。現在你家收入超過這個標準,就不符合享受低保的條件了。”馮文強解釋說。

“原來是這樣。那就聽你們的,我家退出低保。”政策解釋清楚了,黃姓村民表態也很痛快。之后,馮文強把這戶人家疑似不再符合享受低保的信息反饋到鄉政府,鄉政府通過家庭經濟狀況信息核對平臺核查與入戶核實,確認其家庭經濟收入有所提高,隨即停止了低保金發放。

村(居)監督委員會參與監督民政救助資金管理使用,是來賓市今年推行的一項新舉措。通過監督“哨所”前移,進一步促進了社會救助對象認定準、救助資金發放準,把“疑似問題清單”變成了“群眾滿意清單”。

政策講得清 群眾能理解

今年3月,來賓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中,創新開展村(居)監督委員會監督民政救助資金管理使用工作,發揮全市809個村(居)監督委員會、2427名村(居)監督委員作用,健全困難群眾主動發現機制,及時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馮文強看來,村監委對村里民政救助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最大的優勢就是情況熟悉,村里群眾家庭生活有什么變化能及時掌握,再上門入戶將政策解釋清楚,群眾都很支持。

三古村有位李姓村民,前幾年患上慢性病,家庭沒有固定收入,孩子又正在讀大學,生活很困難,便納入低保救助。今年,其孩子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家庭收入可能就會超過低保保障標準。馮文強隨即來到其家中,將低保政策、標準等進行詳細講解,告知其可能不再符合低保救助政策。了解政策和標準后,這位村民爽快地說:“那就按政策規定辦。”之后,經過鄉里核查、核實,及時將其退出低保。

及時發現并為困難群眾提供幫助,也是村務監督委員會的一項重要工作。今年6月,馮文強和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相繼發現3戶群眾因病、因災導致家庭生活困難,隨即一一入戶,指導他們申請低保救助。目前,全村共有21戶58人納入低保,有效防止了因病返貧現象。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來賓市在市、縣兩級成立了民政、紀委監委主要負責人為組長的村(居)監督委員會監督民政救助資金使用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市紀委監委、市民政局聯合印發《來賓市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監督民政救助資金管理使用工作方案》,各區(縣)制定了相關實施辦法,明確各級紀委監委、民政部門要指導鄉鎮、村監督委員會,對救助對象的家庭經濟狀況是否屬實、是否符合救助條件、是否存在應退未退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本轄區是否存在漏救的困難群眾、資金發放是否精準到位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等。

同時,來賓市舉辦市、縣、鄉、村四級業務干部培訓班,全面提升村監督委員會成員的政策理論水平和服務群眾、依規依紀監督能力;指導鄉(鎮)紀委結合工作實際,制定村監委聯席會議制度,每月聽取各村監委匯報,研究解決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發現更及時 救助更精準

“陳某玉每月打零工收入有2000多元,她兒子今年也開始外出務工,她家的低保是不是該取消了?”這是象州縣運江鎮運江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陸金萍在走訪時聽到的群眾議論。

擔任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后,陸金萍對群眾平日談論的“家長里短”特別在意。她回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查閱檔案資料。原來,10年前陳某玉帶著兒子改嫁到運江社區,沒過幾年丈夫就去世了,留下他們孤兒寡母相依為命,當時社區為她申請了低保。

“按年齡推算,她兒子如今可以務工了。”社區居務監督委員會委員韋金石說:“如果陳某玉還有勞動能力的話,那就應該取消低保。”(下轉2版)(上接1版)

陸金萍和韋金石一起到村里走訪,弄清了陳某玉與其子目前都能務工的情況。陸金萍填寫了疑似問題情況反饋表,經鎮民政辦核實,確認陳某玉一家兩人不再符合低保救助,遂停保。

來賓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村(居)監委開展民政救助資金管理使用監督,有效提高了社會救助發現的及時性和精準性。據介紹,村(居)監委主要開展五大監督。

——審批環節監督。在社會救助審批環節,村監委通過“看調查材料查疑點,看入戶情況查作風,看公示情況查反饋,看反饋情況查民意”等“四看四查”舉措,確保社會救助審批程序合法、流程規范。

——定期管理監督。全市鄉鎮(街道)社保中心于每月上旬將次月擬發救助、補貼資金對象的花名冊印發給各村監委,村監委將監督對象名單分解落實到包屯的村監委委員,村監委委員嚴格按程序和時間要求履行監督。

——動態走訪監督。村監委委員帶著名冊到包點村屯召開群眾代表座談會,邀請村民小組長、老黨員、老干部以及村里有威望、有公心的群眾參加,重點對在享救助、補貼對象進行調查摸底,并將問題一一記錄在案。

——聚焦問題監督。村監委委員根據座談會上了解的情況,帶著問題清單進村入戶調查,逐項比對,填好疑似問題情況反饋表,反饋給鄉鎮(街道)進一步核查。

——綜合研判監督。鄉鎮(街道)社保中心收到村監委反映的問題清單后,及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匯報,啟動核對程序,對疑似問題清單事項進行逐一核實。符合停止救助條件的,及時按程序予以停止;符合納入條件的,及時啟動納入程序;情況不屬實的,把實際情況反饋給村監委閱存備案,并向反映問題的群眾做好解釋說明。

增強基層經辦能力 提高群眾滿意度

來賓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開展村監委監督民政救助資金管理使用工作,明確全市809個村監委、2427名村監委人員參與社會救助工作的職責,組建了村級社會救助工作隊伍,增強了基層經辦能力。

據介紹,在社會救助審批權限下放后,縣、鄉鎮民政工作人員少,監管存在一定風險。通過引入村監委開展監督,充分發揮村級自治組織觸角廣、熟悉民情民意的優勢,使社會救助工作更加規范到位,實現了社會救助審批程序合法、流程規范100%,救助對象月檢率100%,救助問題收集和整改100%,做到了“應保盡保、應退盡退”,群眾滿意度不斷提高。

此外,村監委開展社會救助工作監督,實現了監督向基層“神經末梢”延伸,一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得到及時整改,鄉鎮(街道)救助經辦人員“畏難”情緒得到緩解,工作更加積極主動。

截至今年11月,來賓市村(居)監督委員會發現疑似不符合救助問題841個,經核實問題屬實570個、不屬實271個;全市累計退出不再符合條件的低保對象238戶786人,新增納入救助7818人,調整低保資金發放檔次1970人,納入臨時救助1405人次,實現了應救盡救、精準救助的目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