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通訊員 許珊珊
3月以來,安徽省合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面對疫情,社工們沖鋒在前,為居民提供政策宣傳、心理疏導、居家幫扶、核酸檢測秩序維持等服務,守好疫情防控第一線。為了更好發揮社工站參與疫情防控的作用,合肥市社工站建設運營指導中心組織專家組,編發了《合肥市社區全員核酸檢測社工站工作指引》,指導全市社工投身疫情防控工作,為困難群體精準紓困。
聞訊施助,立即化身“臨時家人”
4月7日一大早,合肥市蜀山區三里庵街道績溪路社區榕樹下社會服務中心負責社會救助項目的社工李奉群接到求助電話,一位因疫情滯留上海的女士希望服務中心能幫忙照護她85歲的父親謝某和患有智力殘疾的姐姐,并幫他們辦理即將到期的殘疾人社會保險補貼。了解情況后,李奉群馬上聯系三里庵街道社會救助服務站,當天下午就陪同謝爺爺及大女兒辦理了相關業務。
由于謝爺爺和大女兒不使用支付寶,都沒有安康碼,李奉群每到一處都主動找工作人員解釋并做好登記。下午五點半,各項手續順利辦完。謝爺爺緊緊地握著李奉群的手說:“小李,謝謝你!今天幸好有你,要不然真不知道怎么辦。”
第二天,李奉群上門幫謝爺爺申領注冊安康碼,并教會他怎樣使用,確保今后出行暢通。考慮到照顧謝爺爺的小女兒因疫情困于上海,居家清潔是難題,李奉群又聯系績溪路社區“紅飄帶—護院衛士”志愿服務隊,請志愿者定時過來幫忙打掃衛生、整理廢棄物,為老人創造干凈整潔的居家環境。
聞令而動,護航老人核酸檢測
4月21日凌晨2點,蜀山區接合肥市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通告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各街鎮社工站聞令而動,為社區老人核酸檢測保駕護航。
早上6點,核酸檢測正式開始。各街道社工站的社工中心不斷打出提醒電話:“張阿姨,今天只是做核酸檢測,暫時不會封城,您不用擔心。”“李叔叔,您沒有智能手機,下樓核酸檢測一定要帶身份證啊!”“王阿姨,您下樓做核酸檢測了嗎?記得戴好口罩,不清楚操作程序沒事,檢測點有社工志愿者幫您。”一句句溫馨提醒,不僅是周到細致的服務,更是消除居民恐慌情緒的良藥。
可以借助輪椅出行的老人,社工和志愿者一起幫忙接送外出做核酸檢測;對行動不便的老人,社工站登記上報信息,安排上門檢測。琥珀街道社工站的7名社工按照街道統籌安排,化身“大白”,協助做好掃碼測溫、信息錄入、樣本核對、樣本轉運等工作,為順利完成全員核酸檢測助力。
暖心代購,傾情上演“小城大愛”
“爺爺奶奶,我們給您帶了大米、蔬菜,您看看滿意嗎?”
“滿意滿意,你們真是太貼心了。”
日前,肥東縣民政局、長臨河鎮民政所和肥東縣益邦社會工作發展中心聯合發起“暖心代購”行動。在白馬社區,他們根據前期征集到的12個“微心愿”,準備了大米、油、肉、菜等生活物資,送到困難群眾家中,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需求。
在店埠鎮,社工小李發現:“村里老人戴口罩的不多,還有不少口罩被反復使用。”在了解老人購買口罩和日用品有一定難度后,店埠鎮民政所、店埠鎮社工站聯合肥東縣益邦社會工作發展中心,開展了“‘小口罩’傳遞‘大溫情’”活動,為全鎮老人送上“防疫生活禮包”,包括口罩、洗衣粉、洗發膏等生活物資。
據了解,自疫情防控以來,肥東縣民政局圍繞社會救助品牌創建,組織社工深入249個社區開展信息摸排和“微心愿”征集,并廣泛宣傳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引導特困群體做好自我防護。每到一處,社工們總像復讀機一樣,反復提醒老人注意自身安全,了解老人生活中亟待解決的煩心事,把關愛傳遞給每個困難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