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柳 旭 祝 闖
目前,我國注冊志愿者已超過2億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間超過37億小時。廣大志愿者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志愿服務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各個領域各展所長、各盡所能,以實際行動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
在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記者連線了多地志愿者,記錄了他們在服務國家戰略、助力鄉村振興中的善行義舉,以及無私奉獻、匯愛成海的執著追求。
為幸福晚年增彩
2月27日上午,來自河南省商城縣多支志愿服務隊的18名志愿者在城關鎮集合,前往河鳳橋鄉和雙椿鋪鎮的敬老院。
“大爺您好,給您剪一下指甲好嗎?”說話的人叫李麗,是商城縣銘居地產開發公司志愿服務隊隊長。在得到老人的同意后,她輕輕抬起老人的手,耐心仔細地修剪起指甲。
“最近身體怎么樣?飯菜順口嗎?”李麗一邊剪指甲一邊問。“上歲數了,總覺得腰不太舒服,血壓也有點高。”老人說?!澳綍r可以做些輕柔的運動,別吃太咸的菜。”李麗和老人聊著天,很快就把手指甲修剪得干凈整齊。
剪完指甲、理完發,老人們高高興興地坐在太陽下。伴隨著一段優美的樂曲,商城縣群星歌舞團文藝志愿服務隊為老人們帶來了精彩的表演。老人們邊看邊鼓掌,幸福的笑容掛上眼角眉梢。
“接下來,我們將陸續走進全縣所有鄉鎮的敬老院。”李麗告訴記者,大家平時要上班,志愿服務都安排在周末,雖然要占用休息時間,但每次組織活動,大家都特別踴躍。
對于新加入的志愿者,李麗會給他們進行簡單的培訓,并提示關注老人們的感受,注意“尊重”與“傾聽”?!凹热粊懋斨驹刚?,就要用心做好。”李麗說。
就在同一天,河北省灤南縣胡各莊鎮西胡各莊村村民邸秀英的家中,幾名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的中學生拿著抹布、掃帚忙前忙后。邸秀英今年80多歲,子女不在身邊,平時沒人照顧,自從村里成立了青少年志愿服務隊,每到周末,老人的家里就熱鬧起來。
“孩子們打掃衛生,我幫老人洗頭、洗腳?!标慃惥谴迩嗌倌曛驹阜贞牭念I隊,她告訴記者,“去年,村黨支部書記讓我張羅個志愿服務隊,把村里的中學生召集起來,服務高齡和孤寡老人,弘揚敬老孝老傳統美德。我就問我兒子想不想參加,他特別積極,還邀請了兩名同學一起來當志愿者,一來二去,參加的人越來越多?!?/p>
“以前,孩子們與村里老人見面頂多打個招呼,沒有什么交流?,F在,他們不僅對村里老人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對敬老孝老有了更深的體會?!标慃惥f。
為成長之路護航
在湖北省房縣的高山之中活躍著一群支教志愿者,他們有著共同的愿望——把更多的知識帶進大山,讓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有著7年多服務經歷的孔洋洲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他向記者講述了小鑫的故事。
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鑫一直和爺爺奶奶生活。剛到學校時,孔洋洲就發現小鑫不愛說話,上課雖然聽得很認真,但很少提問,課下與同學也少有交流。然而,在他開設的音樂課和美術課上,小鑫卻特別活躍,喜歡伴著音樂唱歌,喜歡用彩筆畫畫。
“一些鄉村學校條件比較艱苦,原有的老師只能保障語文、數學等文化課教學?!笨籽笾薷嬖V記者,自打他開了音樂課,小鑫經常把新學的歌唱給爺爺奶奶聽,整個人都變得更加自信,也更愿意和身邊人交流。
后來,在愛心人士的資助下,孔洋洲成立了湖北省山路心路志愿服務中心,長期為山村學校提供支教服務。至今,他的團隊已經招募了300多名志愿者,服務了43所鄉村學校,累計服務時長超過12萬小時。
“我叫李慶涵,未來的兩周時間,我將和你們一起度過。”1月20日,在山東省泗水縣楊柳鎮里仁村,李慶涵向村里的困境兒童做著自我介紹。
“這次志愿服務是泗水縣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中心和泗水縣微公益協會發起的,大學生志愿者的工作是給孩子們講傳統文化。”李慶涵告訴記者,她負責講古代詩人的故事,第一次當志愿者的她有些緊張,生怕表現不好,“在講課時,我會有意識地與孩子們的目光交匯,并給他們充分的表達空間。”(下轉4版)(上接1版)
支教生活讓她感觸良多,志愿服務不能光有熱情,還要講究方式方法。當志愿者不僅能幫助別人,也能讓自己變得更好。
為基層治理助力
“大叔,現在疫情防控國家做得這么好,咱也要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抽時間把疫苗打了,開心過年?!贝汗澢?,甘肅省天祝藏族自治縣安遠鎮馬家臺村的王愛榮利用寒假時間,和村里其他幾名志愿者逐戶走訪,宣傳防疫政策。
“在學校我就參加過志愿服務,放假回家后聽說村里需要志愿者,就報了名。”王愛榮告訴記者,因為他是學醫的,就想幫村里在疫情防控方面做些事。加之在外求學,平時很少回家,正好可以借此機會與村民加強溝通。
“大學生返鄉期間,我們聯合安遠鎮政府引導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天??h晨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許立峰說,安遠鎮各村比較分散,大學生對自己所在村的情況很熟悉,他們參加志愿服務有優勢,還可以將個人成長與家鄉發展結合起來,用所學知識服務家鄉。
“這是我包的,你們看看?!?月15日,在四川省金陽縣天地壩鎮東山社區老年人活動中心,一名彝族小姑娘用掌心托著自己剛剛包好的餃子說。
當天,為了讓社區居民歡度元宵節,東山社區社工站在社區舞蹈隊和兒童議事會的協助下,開展了“鄰里元宵節”活動,組織居民包餃子、煮元宵、猜燈謎。雖然在場的很多人都不會包餃子,但在這個過程中,大家有說有笑,氛圍其樂融融。
“舞蹈隊和兒童議事會的成員都是社區志愿者,前者帶頭成立了彝繡合作社,幫助社區留守婦女增加收入;后者致力于引導小朋友參與社區活動?!背啥际袗塾袘蛏鐓^發展中心涼山項目區域負責人王立偉說,通過組織社區居民參與志愿服務,易地搬遷居民的鄰里互動增多了,大家對社區的認同感也提升了,更好地融入了社區新生活。
為產業發展添翼
“這批雛雞需要在20攝氏度的環境養上10天,最好先養在炕上,喂1號飼料。”張春野是吉林省榆樹市的一名獸醫,他這次出診雖然沒收錢,但和平常一樣細致,因為這是一次志愿服務。
2021年,榆樹生命之光志愿者協會啟動了為期一年的助殘項目——幫25戶殘疾人家庭發展養殖業。這期間,從送畜禽上門,到定期送醫送藥,協會負責人林范民和志愿者們開展了全程服務。
“居家搞養殖可以增收,但并不適合所有殘疾人家庭。”林范民自己也是殘疾人,他對這一點非常清楚。項目啟動后,協會初步篩選出30戶有三、四級殘疾人的家庭,在確認參與意愿后,林范民和志愿者上門走訪,實地查看養殖條件,確定養殖品類。
“不少家庭早早就把場地騰出來了?!绷址睹窀嬖V記者,養家禽的每戶發放200只,養牲畜的每戶發放1頭。他和張春野挨家挨戶送飼料和獸藥,并叮囑大家按時用藥、做好消毒。
“前期問題比較多,志愿者入戶也比較頻繁。過了一段時間,大家基本掌握養殖技巧后,志愿者就定期上門了?!绷址睹癖硎荆€建了養殖交流群,大家既可以交流經驗,也能隨時向志愿者咨詢。
林范民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照去年的行情,從4月到12月,刨去養殖成本,養雞的平均每戶增收近3000元,養豬和羊的平均每戶增收2000多元。
助力產業發展,志愿者除了在生產環節進行幫扶,還努力拓寬銷售渠道,幫農民增收。
去年,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色達縣農牧民生產的菜籽油、牦牛肉和大米出現滯銷。得知消息后,成都市溫江區純真志愿服務中心組織志愿者到這里進行了實地探訪,并聯系到一家愿意收購當地產品的愛心企業。
劉霞是這次志愿服務的組織者,她告訴記者,志愿者通過直播平臺為當地宣傳后,還有不少愛心人士驅車前來采購,企業也增加了收購量,合力解了農牧民的燃眉之急。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