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社會組織參與讓救助更有溫度精度深度

時間:2021-12-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周 亮 通訊員 曹莎莎 常魯濱

走進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臧家莊鎮中橋村幸福院,寬敞的院子、整潔的屋子、干凈的餐廳,冰箱、消毒柜、電視機、棋牌桌一應俱全,志愿者和老人一起邊聊天邊包餃子,不時響起的歡笑聲讓人倍感溫暖……2020年以來,因益善德志愿服務中心志愿者的到來,臧家莊鎮老年人的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了。“這都要感謝黨和政府,志愿者隔三岔五就來給我們理發按摩,陪我們說話,還做好吃的。一見到他們啊,我就別提有多開心了。”中橋村幸福院的李琦貴老人說著便豎起了大拇指。

2020年,福山區通過社會組織公益創投的方式,由福山區益善德志愿服務中心、福山區紅櫻桃愛心協會、馨悅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福山區鴻福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分別承接臧家莊鎮、回里鎮、高疃鎮、門樓鎮16個農村幸福院的服務項目,以專業社工帶動志愿者,為村內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保健、精神慰藉、文娛活動和傳統文化教育等五大類服務。一年來,四家社會組織開展服務100余次,惠及老年人4.6萬余人次。

而這,只是福山區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區積極探索“有溫度、講精度、重深度”的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模式,勇于創新,主動作為,讓愛心善舉流淌在全區大街小巷、鄉間田野。

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融入”

近年來,福山區將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作為提質升級的重要抓手,建立起區委統一領導、民政監管指導、社會組織落實到地的三級聯動抓救助模式,將其納入縣域社會治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決策部署,動員全區社會力量從“被動接受”走向“主動融入”,共同參與社會救助,形成了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以社會組織為主體、多方力量共同參與的社會救助良好局面,構建起政府主導、上下貫通、左右協同的一體化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工作網絡。

該區在深度培養上下功夫,高標準建成5000平方米的社會組織創業園,為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服務提供渠道和資金支持;設立區社會工作總站1處、鄉鎮級社會工作站3處,廣泛鏈接社會工作者、社區志愿者、社會慈善資源,有效提升了社會組織介入社會救助項目的管理服務能力。同時,按照“成建制、成體系、成規范”的標準,積極發展救助類社會組織,先后涌現出啟明公益助學、紅櫻桃愛心協會、福泉社工服務中心等涉及困難家庭教育、脫貧攻堅、探訪關愛等專業化社會組織25個,實施“春蕾逐夢——特殊青少年幫扶”“圓夢天使”等社會救助服務項目43個。

該區還在正向引導上下功夫,進一步健全監管指導機制,圍繞參與率、效益比、影響力、受歡迎度等方面,每季度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情況進行統計評價,激發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活力。2018年以來,全區80%以上的社會組織參與了助貧、助困、助學、助醫、助殘、助老、助疫等專項救助工作,救助物資折款634.9萬元。

從“零散化”走向“精準化”

福山區圍繞“把平臺建起來、把人聚起來”的工作思路,積極探索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有效路徑,使社會組織參與有平臺、活動有抓手、發揮效能有空間。

該區將社會救助與公益創投相融合,把救助幫困作為年度社會組織公益創投項目重要內容,將定向點單“要我做”和自由申報“我要做”相結合,培育救助幫困項目114個,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成果,進一步匯聚社會多主體參與的合力。

針對社會救助對象多元化、個性化需求,開展類別化、差異化救助幫扶,形成“物質+服務”綜合救助模式,大大豐富了救助資源和手段。針對農村分散供養特困老人、孤寡及留守老人吃飯難、就醫難等問題,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在16個村居開展農村幸福院項目;為全面落實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監護責任,通過購買社會組織服務,為特困人員家庭安裝智能裝置,實現24小時實時看護,讓他們在家享受到專業化、標準化的10項關愛服務;針對農村留守兒童及困境兒童,打造“春蕾逐夢——特殊青少年幫扶”項目,制訂一對一幫扶計劃,在心理輔導、興趣培養、家庭教育等方面提供專業服務。

在此基礎上,引導社會組織適時進行角色轉換,變“輸血”為“造血”,把幫困與扶智扶志、社會融入相結合。“益剪緣”農村婦女扶貧等項目,教授轄區農村貧困婦女傳統技藝,人均年增收1000余元;“事業家”困難家庭精準扶貧項目,對困境青少年兒童的父母及家人開展崗前安全、技能培訓,并對接愛心企業,從根本上幫助困境青少年兒童的家庭解決生計問題。

由“權宜之計”走向“長治長效”

在引導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同時,福山區也深刻認識到,只有深化人才支撐、精準規范管理,才能持續提升社會組織的救助能力。

該區大力實施社工人才“鴻雁計劃”,出臺激勵政策,引導社會組織從業人員參加社工職業資格考試,推進社工人才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同時,有意識地將社會救助內容融入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綜合培訓、社會工作領軍人才實務培訓等,邀請專家教授介紹國內外開展社會救助的經驗做法。并對購買社會救助服務的社會組織開展專項培訓,提高工作人員的政策解讀能力和核查專技能力。2021年,全區開展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培訓8期,培訓專職社會工作者、救助類項目執行人、志愿者320余人次。

福山區還十分注重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的規范化管理,將社會救助項目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疇,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流程,嚴把承接項目公開招投標、第三方專家項目評審、入圍社會組織簽約履約、財務審計、績效評價等諸多環節,實現前期評估監測、中期綜合救助、后期扶持發展無縫銜接,推動了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救助健康、有效、長遠發展。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2.8)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