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80歲了,做飯不太方便。這里有米飯、拌面、紅燒茄子、土豆燒牛肉等,葷素搭配挺好,就餐也方便,關鍵是還不貴,一頓飯才10元。”新疆昌吉市老人張秀芳在家門口的社區助餐點用餐時高興地說。
昌吉市的社區助餐點由昌吉市委組織部和昌吉市民政局牽頭,各社區配合,由第三方餐飲機構負責運營。依托社區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或改造、租用場地等,政府給予建設和運營補貼。
據介紹,社區助餐點還針對失能、高齡老人,提供免費送餐上門服務,確保轄區老人在家門口就能吃到飯。
昌吉市民政局工作人員張則瑾表示,截至目前,昌吉市已打造28個社區助餐點,其中12家社區助餐點已正常運營,每天可解決近600人的就餐問題,為老年人提供便利。根據計劃,到今年年底,昌吉市將建成47個助餐點,為全市近2萬名60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就餐服務。
無獨有偶,類似昌吉市的社區“老年食堂”,也在新疆北部的阿勒泰地區出現。近日,新疆阿勒泰地區首個社區食堂在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社區正式營業。
記者在該社區食堂看到,一份湯飯10元、一份兩葷兩素的米飯套餐15元、一份家常拌面15元……記者對比發現,這些價格較市場價格低很多。而且,食堂還對不同年齡段的老人,采取不同的優惠措施。比如,60至69歲的老人就餐享受8折優惠、70歲以上老人享受7折優惠,食堂還為轄區行動不便的民眾提供送餐服務。
阿勒泰市恰秀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張輝說:“經過前期的實地調研和傾聽民情民意,我們發現子女不在身邊或因病不能自理的老人們,對一日三餐的采購、燒制力不從心,吃飯成了社區養老中存在的大問題。經過兩個月的籌備,社區成功打造出阿勒泰地區首個社區食堂,自開業以來,得到很多民眾的認可。”
常在此用餐的劉大爺開心地說:“像我們這樣的老年人,有的需要照看孫兒孫女,沒有多余時間和精力做飯;有的是獨居老人,年事已高,不方便做飯。現在有了社區食堂,吃一頓飯才10元錢,又實惠又衛生,營養也豐富,還能在社區日間照料室讀書看報,坐著喝喝茶消消食,簡直比在家還要愜意。”
張輝表示,目前,社區食堂剛開始營業,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下一步,將努力推動各類社會力量參與到社區食堂運行中來。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1年7月19日)
作者:茍繼鵬、索思雅、馬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