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衛萌萌?通訊員?孫曉磊?李介然
連日來,河南省鄭州市遭遇罕見特大暴雨,市區發生嚴重內澇,情勢十分嚴峻。
汛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自然災害面前,鄭州市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始終不畏艱難、沖在一線,將“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成效轉化為防汛搶險救災的強大動力,在這場“大考”面前,用行動詮釋了黨性,用奉獻凝聚了力量。
緊急轉移,安置妥當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中原區林山寨街道碧沙崗社區友愛路55號院4、5號樓經專業機構鑒定屬DSU級危房。這次連續強降雨,導致樓院內積水深達1米,為保障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林山寨街道辦事處采取分包領導全部下沉防汛工作一線,落實值守責任,迅速組織全體社區人員、街道下沉人員、民兵應急排、片警、物業人員召開緊急小組會議,分組定位,對4、5號樓共6個單元挨家挨戶敲門勸說,希望居民盡早撤離到社區救援點。
20日上午,該危房院內積水不斷上升,從最初的水淹到腳脖開始,到后來直接漫過了成年人的腰部,情勢緊急。有一戶人家,因為家里有個癱瘓在床的老人導致撤離困難,沙崗社區書記王楠二話不說,直接背起老人。幫助這家人及時撤退到社區救援點。
經過幾個小時的奮戰,13戶居民34人全部撤離并安置妥當。由于社區防災應急措施及時到位,不僅保障了居民的人身安全,還將財產損失降到最低。準備的充足物資也確保撤離居民有住處、有飯吃。
逆水而上,向險而行
——“向黨和人民交出滿意答卷!”
20日,暴雨傾盆,路面積水愈發嚴重,致使金水區豐產路街道開發行社區周邊主要路段交通癱瘓,過往車輛無法通行,部分地勢較低的門店已有積水涌入。金水區豐產路街道開發行社區啟動防汛應急預案,積極組織人員迅速收攏集結,社區工作人員、青年志愿者、黨員志愿者、各網格責任人冒著大雨第一時間趕往轄區重點區域查看汛情。
面對經三路與豐產路口積水嚴重、過往車輛拋錨、持續的降雨一度使視線受阻等困難,豐產路街道統一安排部署工作人員穿著紅馬甲在暴雨中指揮交通,為大雨中過路的行人、拋錨的車輛提供幫助,及時報告、處置、化解轄區內發生的險情。
20日下午4點多,在中原區汝河路工人路口東北角附近避雨的一中年女子不慎被齊腰深的大水沖倒漂走,女子慌亂之中抱住路邊一棵行道樹。附近的林山寨街道人社局社區志愿者發現了受困女子后,立刻用宣傳條幅做成兩根搶險救援繩,成功幫助該女子脫離危險。
20日晚,賈魯河超過警戒水位,鄭州市中牟縣河段隨時有漫堤潰堤的危險。中牟縣委社治委按照黨委政府安排,組織機關全體男同志到賈魯河護河巡河,徹夜不眠,為保護大堤和群眾安全做出積極貢獻。
風雨之中,巾幗擔當
——“守護群眾我們在行動”
鄭州市滎陽市京城路街道騰飛街社區書記萇利敏帶著一支“娘子軍”隊伍,一直沖鋒在防汛搶險一線。這支隊伍共13人,其中年齡最大的53歲,最小的也有35歲,在暴風雨中,她們穿梭在社區各條道路、樓院、低洼地、積水點進行防汛巡查,積極應對可能發生的房屋進水、舊房倒塌、內澇排水等問題,盡全力保障居民生命安全。
20日早上6點多,經過一夜暴雨,索河路與工業路交叉口的兩個窨井蓋被大水沖開,地下水往上冒。兩個窨井蓋位置在道路中央,行人車輛還在不斷經過,情況十分危險。巡查的萇利敏與她的“娘子軍”發現之后便立即拉起了“人墻”做警戒線,指揮引導行人車輛繞行,由于水深流急,警示標志一時無法固定,她們就站在那里充當警示標志,一站就是幾個小時。
中午12點多,萇利敏接到砂輪廠家屬院居民的求助電話,該家屬院地處低洼地帶,積水即將漫進居民家里。聽到居民的求助,萇利敏立馬安排“娘子軍”抬去了沙袋放置在居民家門口,并把水泵拉到現場進行抽水,及時排除了險情。
危難面前,有一種力量在支撐;危急關頭,有一種信念在堅守,危難時刻,有一種精神在迸發!在鄭州,這樣的社區工作者有很多,他們堅持——大雨不停,我們不退,守護群眾生命安全,一直在行動。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最美逆行者”。
(來源:中國社區報2021.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