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江西南昌:“幸福圓桌會” 讓群眾站“C位”

時間:2022-02-23   瀏覽量:128 次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字體:    打印

“社區的消防通道有亂停車的現象,希望盡快得到解決”“我希望社區建設一個老年活動中心”……前段時間,在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朝農街道天琴灣東苑社區,40余名社區居民和街道辦主要負責人、區人大代表圍坐在社區廣場,召開一場“幸福圓桌會”,當場解決了160多平方米的活動場所設置難題。  一場開在家門口的“幸福圓桌會”,把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擺在桌面上,讓干部群眾面對面協商議事。南昌市從西湖區開始,陸續推行“幸福圓桌會”,在轉變干部作風同時激發群眾“主人翁”意識,延伸了基層管理鏈條,成為全過程人民民主在基層的生動實踐。

將話筒交給群眾

把焦點擺在桌面

南昌市西湖區朝陽洲街道紅光樓小區始建于上個世紀90年代,這個已有30多年歷史的老舊小區配套設施陳舊,路面和下水管網已經老化,還存在不少私自搭建的情況,居民們對此叫苦不迭。

去年7月,西湖區將紅光樓小區列入老舊小區綜合改造計劃,但是居民們卻有著各自的訴求:家里有汽車的希望停車位越多越好,有非機動車的則希望解決非機動車停車和充電問題,老人家盼望有晾曬和聊天的場所……眾口難調之下,小區改造提升工程一度陷入僵局。

為此,紅光樓小區召開了多場“幸福圓桌會”,召集社區干部、居民代表和相關利益方坐在一張桌子上,會上既有不同意見的交鋒,也有換位思考相互體諒。“一次議不成就開兩次,意見最終達成一致,大伙議出了方案,也議出了感情。”朝陽洲街道辦主任鄭鴻說。

隨著“幸福圓桌會”工作模式在南昌陸續推開,其在社區治理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南昌市紅谷灘區融創文化旅游城住宅區內的中央公園是周邊住戶的主要休閑場所,但公園年久失修,不僅嚴重影響居民的休閑娛樂,甚至成為安全隱患。業主們對此反映多年,問題遲遲未解決。

為此,紅谷灘區近日專門召開一場“紅谷連心會”,由區委主要領導召集開發商、社區、相關職能部門和居民代表現場協商并拿出解決方案。會后第二天,整改工作就順利推進。

紅谷灘區委辦主任鄧駿表示,紅谷灘區通過“紅谷連心會”傾聽群眾心聲,既解決民生問題,又舉一反三,補齊了管理短板。

“干部只有直面群眾、感受民生冷暖,社區工作才能做得更加精細。”西湖區民政局黨組書記張武松說,“幸福圓桌會”成了密切干群關系的有效載體。

成果在會上

功夫在會外

針對社區治理中存在的問題,南昌市不斷探索創新,引導社區居民參與民主治理。據介紹,“幸福圓桌會”以社區黨組織為主體,參與人員采取固定人員與機動人員相結合的彈性機制,分十個步驟進行:選議題、定人員、出方案、先溝通、發通知、議好事、公結果、跟進度、抓督導、建臺賬。

——干部群眾“插花坐”,亮出民主“本色”。西湖區朝陽洲街道澳利雅苑小區因電梯故障頻發,居民與物業公司長期陷入“矛盾—對抗—更大矛盾”惡性循環。2017年7月,業委會、物業、維保單位選擇坐在一張圓桌上平等議事,最終促成問題解決。

這一做法成為了“幸福圓桌會”的雛形。“干部群眾開會‘插花坐’,一個細節就打破了身份尊卑,讓群眾消除了疑慮。”時任朝陽洲街道辦主任魏峰回憶說,“圓桌會議”慢慢在西湖區“流行”開來。

——“急難愁盼”擺上桌,彰顯治理“成色”。記者在南昌市多場“幸福圓桌會”上看到,社區居民和街道辦主要負責人、區職能部門代表圍坐在一起。大家暢所欲言,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實事,社區和職能部門現場聽取意見,形成解決方案。

南昌市新建區通過“圓桌會”了解到部分開放式老舊小區存在居民回家“最后一百米”照明難后,迅速啟動“點亮百姓門前一盞燈”工程。截至2021年底,全區安裝樓道燈1.38萬盞、路燈450盞,惠及23個社區、2萬余戶居民。

——“群眾評議”說了算,鍛造作風“底色”。“議成事,是取信于民的關鍵。”南昌市新建區發改委黨組書記劉洋表示,新建區以“圓桌會”等形式收集民意后,著眼于解決問題,通過建立活動臺賬,明確責任人、時間表,及時在社區通報結果,接受群眾評議。

“‘十步曲’能奏效,關鍵是改進了干部作風,成果在會上,功夫在會外。”剛剛從西湖區委書記崗位離任的黃小燕說,“幸福圓桌會”改變了過去“政府干、群眾看”的現象。

“三方”轉變

打造社區治理“金鑰匙”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需要不斷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受訪干部群眾表示,“幸福圓桌會”提升了政府辦事效率,激發了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熱情。

據了解,一些“急難愁盼”問題往往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單憑社區或者單個職能部門難以解決,容易出現“踢皮球”現象。張武松等基層干部認為,“幸福圓桌會”成為社區治理的“金鑰匙”,首先得益于其治理模式實現了從“單打獨斗”向“組合發力”的轉變,通過上級領導召集利益相關方,有效推動各職能部門工作重心下移,精準對接群眾訴求。

與此同時,“幸福圓桌會”作為社區居民自治的公共空間,能有效激發群眾參與公共事務熱情。記者在多場“幸福圓桌會”看到,經常有路過或圍觀的群眾主動上前,提出自己的訴求和建議。“我們要求圓桌會盡量在戶外公共場所召開,就是想產生示范效應。”西湖區副區長凌婧認為,基層自治就是要變“政府點單”為“群眾參與”。

而群眾參與“幸福圓桌會”是否積極,則是干部作風好壞的“試金石”。2021年10月10日,西湖區桃源街道遠東國際花園小區未履行公示等流程,就對一處綠化帶鏟除,計劃改建鄰里中心,引發居民強烈不滿。11月6號,社區專門為此舉行的“幸福圓桌會”上,時任西湖區委書記黃小燕一開場就向居民鞠躬致歉,并承諾整改。“群眾見領導不用哈腰‘拜菩薩’,領導見群眾反而鞠躬道歉,心里很震動。”目睹了這一幕的小區居民熊寒峰感慨說。

“這兩年光是區領導就見了14回。”朝陽洲街道南煙小區81歲的劉中書至今記得社區第一場“幸福圓桌會”上,從區長到政府部門的頭頭腦腦,一下子來了十多個,和居民們圍坐在一起,就為琢磨“加裝電梯”的事。

“推廣‘幸福圓桌會’,倒逼干部作風改進,推動了基層治理走上良性軌道。”南昌市黨史學教辦實踐活動組組長賴育雷說,截至2021年底,南昌市共召開各類“圓桌會議”12020場,解決群眾身邊問題17000多個,完成民生項目共計3422個。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記者:胡錦武、范帆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