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奉新縣委、縣政府立足為群眾辦實事,把養老服務改革作為一項民生實事來抓,通過搭建農村互助養老、特困供養、社區養老、社會化養老“四臺”,著力打通養老服務“最后一公里”,精準回應全縣老人的養老需求,讓老年人充分感受到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
砌好農村互助養老的“灶臺”
積極引導各地充分整合閑置舊村部、學校和祠堂等資源,在村集體經濟相對較好、人口較為集中、群眾基礎較好的地方創辦“黨建+樂齡中心(幸福食堂)”。縣財政對縣級示范點一次性撥付5萬元和2萬元的啟動資金,并每月向營運點撥付2000元。同時,引導各地采取鄉村給一點、有識之士捐一點、老人自己出一點的“三個一點”辦法籌措資金,解決可持續發展的費用問題。每個“樂齡中心”實行統一標識名稱、統一運行模式、統一管理制度,規定65周歲以上老人均可就餐,原則上每人每月繳納300元伙食費,賬目一月一結,張榜公布,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目前,奉新縣共創辦“樂齡中心”102個,覆蓋全縣75%以上的行政村,有效解決了孤寡、留守老人的吃飯、活動等養老難題。
建強特困老人集中供養的“平臺”
奉新縣先后投資3000余萬元新建了6所敬老院,投資500多萬元對7所敬老院進行改擴建。同時,向上爭取資金及自籌資金200萬元,將縣福利院改造為全縣特困失能老人集中照料中心。2021年,投資1500萬元對全縣14所敬老院進行消防設施改造,預計年底前完成。此外,還對2所敬老院按示范標準進行打造,在消防改造、院內綠化、敬老文化、衛生保健、房間布置、無障礙改造、服務質量、院民素質等軟硬件建設上下功夫,力爭建成全縣樣板敬老院。通過軟硬件建設,全縣17所敬老院的設施功能齊全、服務質量高效,特困老人可以在這里幸福地安度晚年。
筑牢社區養老服務的“陽臺”
去年6月,奉新縣政府將720平方米的縣城安置房一層商鋪移交給縣民政局,作為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場所,可設立床位30張,容納50個以上老人活動,如今,該項目已裝修完成,即將投入使用。目前,在縣城的社區先后創辦了4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每個中心由政府安排3—4名公益性崗位工作人員,每天活動老人在50人以上,縣民政局每年安排2萬元以上資金用于養老服務中心運營。同時規定,開發商在新建小區時必須預留社區辦公用房(含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其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面積在150平方米以上,有效解決了社區養老場所問題。2021年,正在推進5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和4個社區嵌入式養老服務中心建設。
搭大社會化養老服務的“舞臺”
奉新縣廣泛宣傳養老服務各項優惠政策,吸引民間資本投資發展民辦養老事業。2020年10月,奉新縣利用縣福利院老年康復護理樓,引進了江西樂晚晴養老管理有限公司創辦奉新縣樂晚晴養老服務中心。該中心建筑面積5700平方米,可設立床位20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80張,已于今年4月開始營業。到目前為止,全縣共有干洲鎮幸福托老院、君安養老院、上富鎮夕陽紅養老院、干洲鎮康馨養老院、赤岸鎮怡心苑養老院等6所民辦養老機構,共設立床位596張,其中護理型床位220張,現入住老人166人,有護理員39人。這些民辦養老機構的創辦,大大滿足了社會化老人的養老需求,提升了老人的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中國民政》雜志2021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