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晶晶 通訊員 羅冠群
民政部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受災情疫情影響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對受疫情影響,暫時找不到工作又得不到家庭支持的生活困難外來務工人員,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暫時滯留的臨時遇困人員等,由急難發生地直接實施臨時救助,做到凡困必幫、有難必救。
此次疫情中,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就有不少外地人員因出差、探親、訪友、休假、旅游等原因滯留,基本生活臨時出現困難。如何做好這些滯留外來人員的救助幫扶工作,使他們在陌生的城市中有所依靠?本報記者連線了揚州市廣陵區民政局。
24小時求助熱線 確保求助有門
“喂,您好,這里是廣陵區民政局,請問您有什么困難嗎?”從早到晚,廣陵區社會救助科辦公室24小時有人在崗,求助熱線24小時保持暢通。
姚某是高郵市的特困供養人員,身患癌癥,來揚州進行術后化療。然而疫情來襲,他只能滯留揚州,暫時住在一家賓館,生活極度不便。8月11日晚,姚某撥打求助熱線向廣陵區民政局求助。工作人員立即與高郵市民政局取得聯系,詳細了解姚某的情況后,當晚就安排工作人員前往,給其送去八寶粥、牛奶等食品物資,緩解他的燃眉之急。考慮到姚某是癌癥術后患者,需要營養,工作人員每天還給其送去熱菜熱飯、水果等,使姚某在滯留期間基本生活得到較好的保障。
“自己孤身一人來到揚州,誰也不認識,幸好有你們幫忙,讓我有所依靠。”姚某連連向工作人員道謝。
廣陵區民政局副局長陸賢斌介紹,為了做好滯留人員的救助幫扶工作,廣陵區民政局成立求助受理工作專班,24小時接聽求助電話及市政府12345熱線工單,確保求助有門。
據了解,區民政局8月起就向社會公開發布廣陵區因疫留揚人員求助公告、滯留揚州(廣陵區)外地人員服務保障提示,詳細公布求助方式和疫情防控提示。因交通管控等原因暫時滯留揚州、基本生活保障陷入困境人員,因疫情影響暫時無法就業且得不到家庭支持、基本生活保障陷入困境外來務工人員,生活無著的流浪乞討人員均可通過求助熱線申請救助。
在具體求助熱線處理過程中,工作人員會詳細記錄來電時間、號碼、求助需求、疫苗接種、核酸情況以及處理方式等情況。求助來電內容主要為食宿求助、防疫政策、尋求心理慰藉等方面。8月1日至今,廣陵區民政局已累計接聽、處理了數千個求助電話。
建立機制 做到救助及時
專項工作小組職責、具體安置、轉移安置流程……因疫滯留本區外地人員應急安置預案將分工、責任列舉得明明白白。
據陸賢斌介紹,廣陵區民政局成立了工作專班,除求助熱線服務小組外,還成立了后臺服務小組,根據前者提供的求助信息,及時分流、引導、幫助滯揚人員解決實際困難。即熱線服務小組將求助信息更新到統計表后,后臺服務小組及時統籌將群眾反映的問題與需求分類匯總,與有關部門對接,對因交通封閉等原因造成食物短缺的人員提供食品保障;對住宿無著落,且經濟有困難的滯留人員,區民政局緊急征用尚未正式投入使用的壹家養老院作為臨時安置點提供臨時安置服務,采購必需物資,確保暫無落腳點的滯留人員有床鋪、有熱水、有飯吃。在此過程中,區民政局確定好解決方案和相關負責人后,再立即回電與求助群眾反饋,做到件件有回復、事事有跟進、訴求有解決。
一方面及時解決群眾電話求助反映的問題,另一方面主動發現、主動救助困難群眾。8月7日上午,社會救助科工作人員黃倩雯發現一個男孩獨自坐在路邊哭泣,她立即上前詢問相關情況。經了解,這個男孩今年17歲,來揚州打工不著,導致手機欠費,身無分文,與家人、朋友斷了聯系。了解基本情況后,黃倩雯立即為他充上話費,并送上餅干、牛奶、八寶粥等食物。在仔細詢問蘇康碼、核酸檢測等情況后,對接臨時安置點工作人員接入安置點,讓男孩有了容身之所,避免其流落街頭。
按照統一部署,區民政局啟用臨時備用金,統籌各鄉鎮(街道)對滯留揚州外地人員主動開展救助工作,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使他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發動社會力量 開展專業救助
“什么時候解封?我想讓父母來接我回家,行不行?”來自江西吉安的大學生康某,因封閉在集中安置點時間較長,有些煩悶。
“您想回家的心情,我們充分理解。但現在揚州抗疫進入關鍵期,實施交通管制是為了更好地阻斷疫情,還望您理解支持。在封控期間,我們竭誠為您服務。”集中安置點具體負責人、區民政局社會福利科科長賈德斌耐心疏導滯留人員的情緒。
“因疫滯留,出不去必定著急、心情壓抑。考慮到疫情給滯留外來人員心理帶來的影響,我們聯系了社會組織科的同事,尋找專業社工機構的心理咨詢師為滯留人員做情緒疏導。”賈德斌說。
在這次抗擊疫情期間,廣陵區民政局聯合揚州市心語驛站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區匯愛社工事務所、區心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區天和社工服務中心,共遴選出9名資深心理咨詢師,開通24小時公益援助熱線,為滯留人員提供心理輔導,以疏導他們的焦慮情緒。
除了疏導情緒,社會力量還積極參與到給滯留人員送餐、場所消毒等工作中來。他們與廣陵區民政局工作人員一道共為來自河北省、內蒙古自治區、湖北省、湖南省、江西省等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近千名滯留人員提供了救助幫扶。
“為群眾辦好一件實事,就會溫暖一片人心。我們應該設身處地站在滯留本區外地人員的角度,為他們多想、多做,要為處在疫情特殊時期的這座城市盡我們民政的一份力量!”廣陵區民政局局長鄔益軍表示。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