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閆 潔
近年來,安徽省慈善總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秉持扶危濟困助老扶幼、為困難群體雪中送炭的初心,在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貢獻,慈善事業不斷取得新的發展成績。2015年以來,安徽省慈善總會募集慈善款物總計17.88億元,其中募集資金0.33億元,接收和發放慈善援助藥品等物資價值17.55億元,使眾多困難群體受益。
政治引領,把牢慈善工作正確方向
安徽省慈善總會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放在首位、貫穿于各項工作之中。安徽省民政廳作為業務主管單位,高度重視總會的黨建工作,在廳黨組的指導監督下,總會充分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堅持人民至上,關注困難群體,在補充社會保障、提供社會服務、參與社會治理中發揮了慈善工作的重要作用。
依法行善是慈善總會的工作準則。慈善法的頒布施行,是全面依法治國在慈善領域的直接體現,標志著我國慈善事業進入依法治善、依法行善的時代。民法典中則對公益慈善組織開展活動作出了更為細致明晰的規定。這些都為規范開展慈善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倳喂虡淞⒎ㄖ嗡季S,引導全體會員和慈善工作者提高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自覺以法治思維、法治方式開展慈善工作,《安徽省慈善總會未來五年發展規劃》即將出臺。
同時,總會堅持線上線下相結合,多渠道多形式開展慈善法規政策宣傳,努力推動在全社會形成依法治善、依法行善、依法促善的氛圍,為慈善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正如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對安徽省慈善總會召開第五次會員大會的批示中所期許的,面對新時代新任務,以慈善法實施為統領,圍繞困難群眾最直接、最現實、最緊迫問題,進一步完善工作體系,拓展慈善資源,加強慈善宣傳,規范慈善行為,為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治理再立新功。
服務大局,發揮慈善工作優勢作用
慈善事業是黨領導的事業,黨的部署就是工作的中心,慈善工作時時刻刻都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安徽省慈善總會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主動銜接政府社會救助工作,發揮慈善優勢,彰顯慈善作為。
據安徽省慈善總會會長劉莉介紹,在應對自然災害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安徽省慈善總會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戰疫工作中,展現了大愛善舉。2020年,總會共接收疫情防控專項捐贈合計約1223.84萬元,并從自有資金中支出100萬元,購買防控物資支援武漢市江漢區社會福利院。2020年安徽防汛抗洪期間,總會捐贈68萬元幫助蒙洼蓄洪區群眾渡過難關,募集捐贈款物100余萬元,購置急需物資第一時間運至省內受災嚴重地區。在總結參與疫情防控、抗洪救災的成功經驗中,總會制訂完善應對重大自然災害、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慈善救助應急預案,建立迅速響應機制,規范捐助流程,暢通捐款渠道,為防范應對重大風險募集了更多善款善物。
總會聚焦民生領域,持續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積極參與社會養老服務,繼續做好大病救助,竭盡所能扶助孤寡老人、殘疾人、流浪乞討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以關愛留守兒童項目為例,爭取中華慈善總會捐贈資金173萬元,配套資金50萬元,在六安市建立7所“關愛兒童之家”;實施“安徽省關愛留守兒童項目”,安排資金100萬元建立10所“關愛留守兒童之家”;實施“童伴媽媽”項目,與中國扶貧基金會合作建立70個關愛留守兒童項目點。接下來,總會將注重在提高困難群體的自我救助和自我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實現救助效果的最大化、最優化。
在助力脫貧攻堅上,總會也積極貢獻慈善力量。以“為了明天,守護童安”項目為例,使用項目資金227萬元,重點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農村偏遠山區的中小學生、留守兒童,捐贈“素質教育——守護童安”系列叢書和安全書包5800多套。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總會重點在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上展現作為,除鞏固和擴大已有的助醫、助藥、助學等品牌項目外,還在產業、消費、教育、健康等領域引入新的慈善項目,探索通過建立慈善工作站、互助金、服務隊等方式,把工作做實,為防返貧、促振興作出貢獻。
示范引導,匯聚慈善工作磅礴力量
安徽省省長王清憲近期在對慈善工作的批示中指出,慈善事業是一項凝聚愛心、播撒真情的崇高事業,在新時代傳遞著向善向上的更大正能量。要建立健全回報社會的激勵機制,鼓勵引導高收入群體和企業家致富思源,義利兼顧,自覺履行社會責任。要完善有利于慈善組織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暢通社會各方面參與慈善和社會救助的渠道,在全社會營造濃厚的慈善氛圍,推動全省慈善事業再上新臺階。
安徽省慈善總會通過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慈善內涵,在全社會傳播守望相助、關愛他人、和衷共濟的慈善文化和慈善理念;宣傳全省慈善領域先進典型、模范人物和感人事跡,講好慈善故事,用身邊榜樣的力量感動人、激勵人、帶動人,催生更多“慈善企業家”“慈善市民”。2017年,總會舉辦安徽第二屆民間公益慈善人物評選,10名民間公益慈善人物受到表彰,產生良好社會影響。
募捐是慈善工作的核心要務。總會號召廣大會員帶頭加入到募捐活動中,影響和帶動身邊人積極參與慈善公益活動。同時,堅持以捐贈人為核心的服務理念,鞏固已有合作伙伴關系,加大對定向捐贈的動員力度,吸引更多企業以建立慈善基金的形式參與慈善事業,并積極主動與熱心慈善、尚無公募資質的社會組織和單位聯合開展募捐。
網絡是推動慈善的重要力量。總會通過打造核心品牌項目和實現全省慈善會、有關慈善組織合作聯動的網絡募捐發展戰略,建立完善省級統籌、市級負責、縣級落實的工作機制,堅持“99公益日”和日常網絡募捐并行,創建安徽網絡募捐核心品牌。建立健全網絡募捐管理制度,確保網絡募捐和救助工作更加合法、安全、有序地進行。
守正創新,提升慈善工作質量水平
在推動全省慈善事業發展中,安徽省慈善總會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努力加強自身建設,把隊伍建設和作風建設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完善適應人才培養、使用和管理機制,全面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工作效能,優化部門設置和職能配置,合理制定獎懲措施,提振真抓實干的精氣神;發揮會員、理事、監事的作用,主動報告工作、聽取意見建議,自覺接受監督,團結一心做慈善;建立健全信息公開制度,維護捐贈人、廣大會員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進一步提升總會的凝聚力、影響力、公信力;當好全省慈善事業發展的排頭兵,積極發揮引領、協調、指導作用,實現項目聯動、宣傳聯動,提升安徽慈善事業發展的整體實力。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中,滬蘇浙皖慈善總會(基金會)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建立長三角慈善一體化互動平臺;建立長三角慈善一體化聯席會議決策機制,設立長三角慈善一體化專項基金,建立活動、宣傳等方面聯動共享機制;組建長三角慈善一體化專家庫,建立長三角媒體慈善公益聯盟,完成首屆“長三角慈善之星”評選表彰。通過三年來的密切交流與合作,滬蘇浙皖慈善總會(基金會)在慈善公益領域為長三角一體化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十四五”期間,總會將通過推動慈善工作進街道、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實現社區慈善工作站全覆蓋,形成“慈善+社工+志愿服務”的發展格局。擴大交流合作,積極借鑒優秀慈善組織的先進理念和管理方法,充分依靠自身優勢,努力實現全省城市公益慈善指數進入全國第一方陣。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發揮第三次分配作用,發展慈善事業,改善收入和財富分配格局”,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十四五”時期乃至更長一段時期內慈善事業發展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為滿足新時期慈善工作的需求,安徽省慈善總會將把握職責定位、完善制度機制、廣聚慈善資源,依法、創新、務實、高效地開展各項工作,不斷提高工作質量、效率和水平,承擔起推動全省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使命,為新階段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