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王 銘
自2020年5月6日入駐湖南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至今,省民政廳政務服務窗口累計辦結業務10606件,而且零差評、零投訴、零舉報,群眾滿意度100%。
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源于湖南省民政廳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進政務服務“一網、一門、一次”改革決策部署,在扎實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中,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服務,努力將政務服務窗口打造成為民愛民的前沿陣地。
堅持系統思維 打造為民窗口
企業、群眾面對的難點、堵點、痛點,正是湖南推行省直部門審批服務“三集中三到位”改革的切入點。改革直指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讓群眾進“一扇門”,一次辦好更多事。
為此,湖南省民政廳黨組把推進“三集中三到位”改革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奮力推進現代化新湖南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事項來抓,通過牢固樹立“一盤棋”思維,重塑工作流程、理順優化職責,推動行政審批職能集中到處室、審批權限集中到崗位、審批受理集中到窗口。同時,擇優選派3名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的優秀干部入駐服務窗口,安排專項工作經費,為推進改革奠定了堅實基礎。
為了爭創示范窗口,打造服務標桿,湖南省民政廳還于去年4月26日率先成立駐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黨支部,著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擰緊責任“螺絲”,以優質高效服務讓群眾滿意。窗口黨支部突出黨建引領,建立“日學制度”和“周學制度”, 將黨史學習教育和為群眾辦實事相結合, 將作用發揮在窗口服務上。
“政務服務窗口體現了民政形象,我們就是要通過持續升級服務質效,滿腔熱情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將服務做進群眾心里,讓群眾有真切的獲得感。”湖南省民政廳駐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黨支部書記楊衛國說。
聚焦簡政放權 提升行政效能
為了打造便民高效優質政務服務體系,為群眾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務,湖南省民政廳加快辦事流程革新,堅持應入盡入、應減盡減、應辦盡辦原則,確保群眾“一扇門”里的事既辦得了又辦得快,更辦得好。
按照“集中為原則、不集中為例外”的要求,湖南省民政廳系統梳理民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除按法律法規審批程序復雜事項外,其他行政服務一律入駐,最終確定了25項行政許可、8項其他事務共33項入駐,入駐事項辦理工作量占到全廳行政服務的80%以上。
按照減事項、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減費用“五減”要求,省民政廳對入駐事項反復研究,優化辦事流程,壓縮辦件時間,持續深化容缺辦、幫代辦、快捷辦,現場辦結行政審批環節由4個減少為2個,法定辦結時限由20個工作日縮減為現場辦結,極大提高了服務效率。于2008年成立的湖南克瑞迪信用管理職業培訓中心,為了拓展培訓項目,于今年3月25日提交了機構名稱與業務范圍變更申請,現場就予以辦結。當機構負責人拿到新的“湖南康養職業培訓學校”登記證后,連連稱贊:“民政為民,不僅有溫度,更有速度!”
為了辦出政務服務的效能,湖南省民政廳還快速做好民政業務系統與省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深度對接,推進網絡互聯、平臺互通、數據共享,并依托湖南民政網建成民政服務網絡旗艦店,實現與“新湘事成”互聯互通,讓民政便民服務“網上辦”。在具體辦理過程中,針對入駐事項,湖南省民政廳堅持一門對外、充分授權,首席審批員對具有審批決定權的31項事務,可全部現場辦結;2項初審權事項實行“前臺受理、后臺審批、窗口出件”,實現了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精準做好服務 傳遞民政溫暖
早上7點多,窗口工作人員劉麗萍已經提前趕到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在去往食堂的路上,她看到有個人撐著雨傘站在大廳門口,經詢問得知此人名叫王良飛,是永興縣教育基金會辦公室主任,為了能夠順利辦完業務早點趕回去,一大早就趕到大廳等候。此時離上班還有一個多小時,劉麗萍邀請王良飛到食堂吃早餐,然后請他在服務大廳就座,并為他泡了一杯熱茶。剛到9點,她就登錄業務系統,很快辦結了業務。王良飛捧著新辦理的法人登記證書感慨地說,這次業務辦理讓他有了馬上辦、一次辦的獲得感和體驗感,窗口工作人員站在群眾角度想問題,既有主動問需,更有貼心服務。
這是湖南省民政廳駐省政府政務服務大廳轉變作風“熱情辦”的縮影。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民政窗口實行上班早時、下班延時、服務群眾不限時,時刻關注群眾所需,專門配置便民電腦、老花鏡、放大鏡、便民小藥箱、免費小文具等,得到群眾高度認可。
群眾之事無大小,一枝一葉總關情。為了增強服務的便利性,湖南省民政廳對入駐的事項,全部制作服務指南,明確材料清單、辦事流程、辦結時限,統一放置于服務窗口。今年又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制作政策動漫宣傳片,更好讓民政政策“動起來”、窗口服務“活起來”。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