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貴州民政將以高質量發展統攬工作全局——
在落實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戰略部署中闖新路

時間:2022-01-30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雷 耀

日前,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明確了貴州西部大開發綜合改革示范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樣板區、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高地、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戰略定位,提出了到2025年、2035年的發展目標。十年前的2012年1月,為了支持貴州發展,國務院印發2號文件《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國發2號文件”),明確了54條具體支持措施,為新時代貴州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找準定位、厘清思路、明確目標。貴州民政如何抓住“黃金十年”進行發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新時代將如何發展?近日,記者專訪了貴州省民政廳黨組書記、廳長彭旻。

記者:2012年“國發2號文件”在頂層設計、政策紅利、資源傾斜等方面給予貴州多項支持,請您談談貴州發生的歷史性巨變。

彭旻:2012年“國發2號文件”的出臺實施,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貴州發展的關心重視和親切關懷,為貴州后發趕超、騰飛跨越注入了強大動力。十年來,貴州各族干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托,大力弘揚新時代貴州精神,搶抓機遇奮起直追,創造了貴州“黃金十年”快速發展期,我們如期高質量打贏了脫貧攻堅戰,與全國一道同步邁進小康社會,徹底撕掉了貴州千百年來絕對貧困的標簽,貴州經濟社會發生了歷史性巨變,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十年來,貴州得到了國家層面最大的政策支持和資源傾斜,在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大數據發展、生態建設、改革開放、民生福祉和社會治理等方面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記者:對標“國發2號文件”的戰略目標,請您談談十年來貴州民政在哪些方面實現了重要突破,取得了哪些實實在在的成效?

彭旻:“國發2號文件”確立了貴州“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扶貧開發攻堅示范區”等戰略定位,明確到2020年基本公共服務達到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居民收入顯著提高,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這切實為貴州民政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我們搶抓機遇,主動作為,推動民政工作實現了四個重大突破。一是堅決扛起政治責任,助力全省高質量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我們圓滿完成了民政兜底保障脫貧一批的使命任務。全省781.9萬建檔立卡脫貧人口中有173.9萬人納入民政兜底保障;21.9萬邊緣易致貧人口中有10.8萬人納入民政兜底保障,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困難移民一次性臨時性救助政策,共向154.2萬困難移民發放23.1億元臨時救助金。二是兜底保障制度不斷健全,各類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分層分類、城鄉統籌的社會救助體系全面建立,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更加密實,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提升。我省的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連續多年在民政部、財政部績效評價中獲評“優秀”等次。10年來,城市低保標準從每人每月311元提高到655元,農村低保標準從每人每年1635元提高到4569元。目前,全省共有農村低保對象188.4萬人、城市低保對象60.8萬人。臨時救助制度實現全覆蓋,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進一步健全。三是聚焦人民群眾在共建共治共享中當家做主,基層社會治理成效顯著。城市社區服務中心(站)覆蓋率達到99.45%,農村社區服務站覆蓋率達到99.75%。村規民約實現全覆蓋。上下聯動、配套銜接的社區治理體系初步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社區治理機制不斷完善。全省社會組織發展到1.4萬余家,結構合理、功能完善、競爭有序、誠信自律、充滿活力的社會組織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全省慈善組織達到200家,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增加到5.2萬人,全省實名注冊志愿者達到703萬人。四是基本社會服務加快發展,群眾獲得感顯著提升。(下轉2版)(上接1版)養老服務政策不斷健全,推動出臺《貴州省養老服務條例》等法規政策。建成并投入使用城鄉養老機構1347所,養老機構床位總數10.3萬張,護理型床位達到2.5萬張,推動建立“縣—鄉—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逐步建立起以居家社區機構相結合、醫養康養相協調的養老服務體系。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提出要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為了支持貴州發展,日前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支持貴州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意見》,您認為,未來貴州民政要在哪些領域提檔升級、著力謀劃,才能闖出一條新路?

彭旻:“十四五”期間,我們將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貴州提出的要在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上闖新路的戰略定位,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統攬民政工作全局,全面落實省委“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圍繞“四新”主攻“四化”,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著力保基本,補短板,謀突破,全力推動“基本民生保障體系、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基本社會服務體系”提檔升級。

一是推動基本民生保障體系更加完善。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健全體制機制為抓手,加快構建政策銜接、資源統籌、兜底有力的綜合救助新格局。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發展服務類社會救助,推動構建“物質+服務”社會救助新模式。健全未成年人合法權益保護工作體系和關愛服務體系,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覆蓋率達到100%。有效發揮慈善事業在第三次分配中的積極作用。殘疾人兩項補貼實現應補盡補。

二是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更加健全。認真落實我省《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實施意見》,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協同機制更加健全。組織實施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創建,完善村(居)民自治機制。開展“百千萬”為民便民安民社區示范創建活動,為推進城鄉社區服務高質量發展打造一批示范樣板。每個縣區至少建有1個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鄉鎮(街道)社會工作和志愿者服務站點實現全覆蓋。行政區劃在推進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功能進一步強化,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

三是推動基本社會服務體系更加優化。落實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國家戰略,突出居家養老服務重點,大力推進“15分鐘養老服務圈”建設。健全完善基本養老服務清單,推進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和失能老年人居家上門服務試點。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促進養老事業和產業協同發展。深化殯葬領域改革,推動覆蓋城鄉的殯葬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堅持把生態理念貫穿“殯、葬、祭”全過程,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進一步強化要素保障,著力補齊殯葬服務設施短板。深化移風易俗,全面建立文明殯葬新風尚。婚姻家庭輔導室(調解室)在縣級以上婚姻登記機關覆蓋率達到80%。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30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