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通訊員 趙宇新
“只要你愿意,天天都是凈灘日!”還記得這句話嗎?這是大家幾年前的愿望,如今真的變成了現實。
“全國凈灘公益活動”五歲了,已經蛻變成海洋領域一張響當當的公益名片。
正像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理事長呂濱在出席第五屆全國凈灘公益活動江蘇連云港主會場啟動儀式上的致辭中所指出的,“‘全國凈灘公益活動’舉辦五年來,累計投入資金3000多萬元,覆蓋沿海近30個城市、100多個場次,聯合參與單位2000多家,邀請報道媒體800多家,培養志愿者5萬多人,清理海岸線長度近2萬公里,已成為海洋工作領域每年一度的盛會。”
常態化、常態化、常態化!實現了
9月11日,隨著各地志愿者共同喊出“5、4、3、2、1”倒計時,這場盛會在全國27個沿海城市同時啟動。今年“守護美麗岸線,我們共同行動”主題凈灘活動的主會場設在江蘇連云港、浙江臺州和天津三地。
在連云港主會場,灣長制主題公園啟用、“愛心海灘”認領、千人共同凈灘、凈灘在線直播、優秀巡灣員和優秀凈灘志愿者表彰、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爾果斯市蘇港高級中學捐贈海洋類圖書儀式等環節逐一開展。五年來,凈灘活動內容越來越豐富,不再像第一屆時以撿垃圾為主。
據連云港市清潔海岸志愿服務中心理事長黃威介紹,活動當天有超過16萬人次在線觀看直播,越來越多人關注海洋生態保護。
夕陽西下,筆者連線廣東深圳,“我們已經順利完成了第十場凈灘活動。”
“第十場?”筆者以為自己聽錯了。
基金會凈灘活動負責人張茂東給出解釋,“常態化凈灘是基金會2021年推出的新項目,叫‘美麗海洋公益行動’,相當于將‘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全年化。今年首批通過了16家常態化承辦單位,深圳市藍色海洋環境保護協會就是其中一家。”
“凈灘活動常態化后,用車、物料、飲用水等費用都有了保障,志愿者不僅不用交車費,還可以得到100元補助,活動內容和質量都提高了。” 天津河西區綠友環境保護中心負責人張濤感到受益匪淺。
創新,造就了海洋領域最亮的公益品牌
“當初‘全國凈灘公益活動’并不被人看好,大家疑慮基金會作為公益組織會有多大的影響力?又能對地方發展起什么作用?”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潘新春回憶說。
為了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黏度,基金會和承辦單位在創新上下功夫。
福建連續兩年邀請女排奧運冠軍徐云麗參與,通過流量提升活動影響力;山東威海向海邊游客發起“每天凈灘5分鐘”公益行動倡議;江蘇啟東推出“布塑之客”減塑活動,有效吸收了大批志愿者;基金會今年也推出線上生成“凈灘榮譽證書”功能,廣受志愿者歡迎。
你以為這就完了?各地的創新不僅體現在活動設計上,更體現在工作模式上。比如,遼寧大連依托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服務于當地政府,山東青島打造“海洋嘉年華”盛宴,遼寧盤錦把海岸線維護與黑嘴鷗保護相結合,上海圍繞大學生靶向開展活動,山東東營采用“四社聯動”“油地聯手”方式撬動各方資源……
花香蝶自來。今年,遼寧省營口市志愿服務聯合會環保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關劉帶著基金會邀請函一口氣跑了9家相關單位,其中市政協一家就帶來了全市6區(縣)政協主席。各地再不愁招募志愿者,場場活動瞬間報滿。
這都得益于“創新”二字!經過五年努力,“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終于被打造成為海洋領域的公益品牌。
不拋棄不放棄,用“傳幫帶”呵護每一份力量
細心人會發現,許多凈灘活動承辦單位的名稱都與“海洋”“環保”不沾邊,有的是動物保護協會,還有一定比例的社工機構,甚至還有大學。
“我們的目的就是搭建一個平臺,歡迎大家來唱戲。不分地域、不論大小、不管強弱,只要真心參與,基金會都愿意提供資助、指導和培育,發揮成員間‘傳幫帶’作用,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成員,呵護每一份愛海力量。”基金會副秘書長向友權作出表態。
山東省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愛心義工公益服務中心理事長崔同磊和東營市幸福里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尹勝輝等人都提到,當初是海南省三亞市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向他們推介了基金會及其凈灘公益活動。
問她為什么這么做,蒲冰梅說:“海洋保護并不是一群人、一個機構、一個地區孤軍奮戰能夠解決的,需要把散落在全國各地的零星組織聯合起來并形成合力。”關劉也是在大連市環保志愿者協會副會長唐在林的鼓勵下,走上了環保志愿服務之路。
“為了保證凈灘活動質量,基金會定期召開能力建設培訓會,并通過出臺管理辦法、操作規范、宣傳規定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對項目實施、跟蹤、評估、督導、驗收等作出了詳細規定,讓組織工作有章可循。”張茂東介紹了基金會的做法。
開新篇,增強凈灘活動的延展性
這五年,沿海城市與海洋、環保有關的社會組織以及有志于海洋保護的社會組織幾乎都加入到了基金會的“藍色團隊”中來。繼續挖掘存量的空間比較小,基金會決定在擴大增量、豐富內涵、增強活動延展性上謀求發展。
今年,基金會接受廣西北部灣大學的承辦申請就是一次有益嘗試。作為首家承辦高校,該校團委書記鄭德威說,“學校每年都舉辦凈灘活動,很想借助基金會的平臺把影響力、號召力進一步擴大。”
福建省海洋生態文明促進會依托凈灘活動設立了省內首個中國鱟保護科普宣教點,在開展凈灘活動的同時保護濱海濕地生物多樣性。
據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會長季金衛介紹,啟東團市委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美麗啟東建設的戰略部署,主動提出與協會聯合舉辦“2021第五屆全國凈灘公益江蘇分會場(啟東)活動暨‘美麗啟東·青年建功’”啟動儀式。
對于像三亞、石獅這樣的城市,海灘已經很干凈了,凈灘活動該如何拓展,蒲冰梅給出建議,“橫向上,可以去打撈近海的海底垃圾,或到周邊區域幫助推動當地凈灘工作;縱向上,可以追溯垃圾產生的源頭,或在終端聯合愛心企業將回收的塑料垃圾加工制作成鞋子、漁網、包包等一系列文創產品,可以更加直觀地向群眾做宣傳。”
潘新春為這些做法點贊。他認為通過開展凈灘活動達成多個目標應該成為活動的未來發展方向。凈灘撿垃圾不是目的,最終是為了促進當地海洋管理、海洋經濟、海洋產業的全面發展。
“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無疑取得了成功,它改變了各地人居和投資環境,但精彩背后是基金會不為人知的默默付出。
五年來,基金會甘做墊腳石,幫當地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專業社會力量,深受公益組織歡迎;甘做鋪路人,幫大家找準城市海洋生態建設中的重點任務,吸引政府參與;甘做幕后英雄,幫大家提升在當地的知名度,獲得公眾認可;甘做孺子牛,促進科學研究與行業人才培養,贏得專家學者支持。期待看到越來越多這樣有使命、有擔當、有作為的社會組織,為國家發展貢獻力量!
觀察員點評
作為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的老朋友、海洋科學研究和海洋生態文明的踐行者,我特別關注基金會舉辦的一年一度的“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由衷地感佩那些為守護人類家園在海岸線上游走的一個個藍色身影。
5年來,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推動實施的“全國凈灘公益活動”“美麗海洋公益行動”以及“海洋生態修復工程”等項目匯聚了近2000家單位、5萬余名志愿者隊伍,活動遍及100多個沿海城市,累計維護海岸線長度近2萬公里。這些數字,令人驚嘆!
經過不懈的努力和創新,“全國凈灘公益活動” 已成為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力抓手,為各行各業和社會公眾參與海洋公益活動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在助推海洋高質量發展中作出了卓越貢獻。
供圖/啟東市環境保護志愿者協會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