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讓心靈溫暖心靈
——訪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院長賀吉清

時間:2022-01-21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王 銘

本報記者曾以《傳遞家的溫暖 照亮心靈歸途》為題,報道了湖南省建立完善精神障礙患者救治康復與關愛服務體系的經驗。作為這個領域的先行者,長沙市民政局所屬的第三社會福利院(長沙市第九醫院)創新打通精神衛生專業機構、社區康復機構、患者家庭之間的銜接障礙,讓更多精神障礙患者重拾社會功能,得到社會與家庭的接納與關懷。

2022年湖南兩會召開間隙,記者采訪了湖南省政協委員、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院長賀吉清。他呼吁,要下足“繡花功夫”,凝聚各方力量,共同關心關愛精神障礙患者這個特殊困難群體;要重視和應對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通過更多有力有用的舉措,讓他們無憂成長、幸福生活。

“要離困難群眾最近,離服務對象最近”

“一個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會拖垮一個家庭,對于經濟狀況困難的患者,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強兜底保障,社會要給予更多關注。”賀吉清說,院里扎實抓好“三無”流浪精神病人收治收養、社會精神病人藥物免費發放的基礎救助工作,工作人員每月都會到社區為精神障礙患者送醫送藥。目前,全院每年收治“三無”流浪精神病人達290人,免費藥物救助上萬人次,發放藥品220萬元。

“為困難群眾服務,民政人就是要沖在最前面,離困難群眾最近,離服務對象最近。”賀吉清說,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院里通過建立公共危機下的特殊對象救助應急機制,讓內部防控與對外收治同步推進,線上心理咨詢與線下服務共同發力,全力支援社區核酸檢測、疫苗接種等工作,為1333名全市在冊精神病人救助對象免費上門送藥,有效控制了疫情期間因缺醫缺藥造成的精神病人肇事肇禍風險,找準了精神衛生福利機構在“封閉”與“開放”中的最優平衡點。

如今,該院從1000張床位發展到2200張床位,從單一的精神科與老年科醫院發展成綜合型專科醫院。同時,占地150畝的精神障礙康復農療基地完成提質建設,常態化開展“工療—農療”分級康復服務,為長期滯留的300余名“三無”流浪精神障礙患者筑起了夢想中的家園,讓他們不僅享有最基本的兜底救助,更獲得了專業、有愛、優質的醫療服務。

“要讓整個城市對精神病患者更友好、更支持”

“醫院變了樣,精神障礙患者的‘家’變了樣,但這個特殊困難群體的社會處境還有待變得更好。”賀吉清呼吁,要將精神障礙患者的救治康復與關愛服務作為一項特殊的工作來對待,讓全社會聯動起來,真正讓這個群體不再成為一座“孤島”。他認為,要突破原有的基礎醫藥救助方式,開辟出醫院到社區、個人到家庭、線下到線上三條路徑,以更專業、更安全、更廣泛的方式,讓整個城市對精神病患者更友好、更支持。

這一設想涉及多個部門參與,推動起來難度很大。為了能跨越精神病人回歸社會的“最后一米”,賀吉清與同事連續幾年到鄉村聯點,在貧困精神病患者家中當起全程“保姆”,親身體驗患者送醫、救治、救助手續申請等全流程,了解這個群體的真實處境,論證以“夯實能力基石、實施孵化助力、打通要塞痛點”為主題的新課題,并開始踐行于實踐。

三年來,長沙市第三社會福利院通過創辦社區精神康復孵化基地、開通心理援助熱線、推出精神障礙患者家屬社工計劃、打造精神康復遠程服務平臺、編制社區精神康復機構服務地方標準“五步走”,實現“醫院—機構—社區—家庭”康復服務無縫對接,為患者享受到方便、快捷、周到的精神康復服務編織了一張全新的網絡。

“我們通過專業與愛心助力精神障礙患者回歸社會,不僅有利于預防精神障礙患者致殘致貧、減輕患者家庭負擔,更能促進患者家庭幸福、社區和諧、社會穩定。”賀吉清建議,要增加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的資金投入,暢通困難精神殘疾人或家庭申請救助途徑,動員更多社會力量參與,推進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可持續發展。

“要共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近年來,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長沙市心理援助熱線自2019年1月試運行以來,已累計為8000余名來電者提供心理咨詢服務。賀吉清說,從近年來接受咨詢的問題來看,親子關系、學業壓力、人際交往、成長煩惱等成為困擾青少年較為突出的心理問題。

“社會各界要共同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為社會心理健康提供及時可行的幫助。”賀吉清建議,社會、家庭、學校和從事精神心理健康的專業機構要聯動,政府則要出臺相應的政策甚至是地方法規,共同把這項工作做好。

賀吉清介紹說,他們的團隊此前深入學校、社區,為有心理健康需求的學生、學校、家庭提供心理咨詢、心理輔導、心理治療服務,聯合教育部門對中小學從事心理服務的老師進行專業培訓,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僅如此,還特別針對有精神障礙患者的家庭,按照專業社工的標準對家屬進行培訓,實現家屬住家陪護。2021年,開展了150多人的公益培訓,這也意味著150多家單位與機構可以進行心理健康活動。通過多方協作,擴大心理健康服務覆蓋面,從而使心理健康服務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

為全面地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賀吉清正在籌辦以服務青少年心理健康為主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別政協委員工作室,舉辦“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委員線下值班活動,通過熱線、平臺、專家為有需要的群體提供更直接的服務。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1月21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