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黨員帶頭 文明新風潤無聲

時間:2022-02-08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儲慧靜

在村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敢于擔當、狠抓落實,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的宣言牌鮮艷奪目;村里,民宅整齊劃一,道路兩旁觀賞苗木錯落有致,田間地頭再也不見散埋亂葬墳頭,整潔平坦的水泥路延伸到每家每戶……4年間,山東省肥城市王莊鎮孝堂峪村從省級貧困村、軟弱渙散村蛻變為脫貧村、先進村、文明村、衛生村,不僅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而且移風易俗文明新風吹進了村民心里,殯葬改革工作與鄉村振興戰略有效銜接。

為推進農村公益性公墓建設,村里的黨員干部挑大梁、唱主角。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劉宗方始終沖鋒在前,堅持為群眾辦好事、解難題。為做好公益性公墓選址工作,村里召開6次會議,充分聽取村民意見;碰到建設資金緊缺難題,劉宗方帶頭捐款,并帶動村干部、黨員、普通群眾紛紛捐款出力,公益性公墓建成后對村民全免費;家里親人去世,劉宗方帶頭喪事簡辦,不收一分禮金,選擇進公墓深埋不留墳頭……

劉宗方深知,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就要不斷加強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為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打好堅實思想政治基礎。近年來,孝堂峪村發展4名入黨積極分子;吸納兩名優秀80后青年進村“兩委”班子;全村有22名黨員,同時發動117名黨員和群眾下載“學習強國”APP學習,提高政治素養。

幾年前,劉宗方帶領黨員干部組成一支20人的黨員志愿隊,經常在村里清理路障、垃圾、雜草。一年后,村民們也發生了變化,爭著要為村里義務勞動,連老年人都加入到為村里的道路做衛生清潔的行列。自然而然,公益性公墓建成后的維護管理,很多村民也自發投入其中。“我們黨員干部走在前、做表率,時間一長群眾自然受到感召,形成支部一呼百應、群眾眾志成城的生動局面。”劉宗方說。

在肥城,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也讓新城街道四合村的殯改工作得到順利推進。

四合村近年來80%的土地經過流轉,發揮了更大經濟價值,促進了村民增收。肥城市統一推進公益性公墓建設后,四合村面臨土地不足問題。經召開支部會議、村“兩委”會議,組織專業人員、黨員、村民代表實地考察,四合村公益性公墓選址落在了兩戶村民的老林地上,村里想按每年1000元的費用租賃下來,遭到這兩戶村民反對。其中一戶村民提出了換耕地的要求。身為村黨支部書記的胡興軍當即表示:“我家的田地隨你挑,如果沒看上,那就從其他村干部的地塊選。”最終,這位村民看上了胡興軍家的一塊一級地,用自家的三級地調換,胡興軍立刻拍板同意,與村民簽訂了使用土地相關合同,公墓建設得以順利推進。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不少。在一些村,一批年輕黨員干部也逐漸嶄露頭角,下沉基層,發揮先行示范效應,有力有效推動公益性公墓建設。

桃園鎮營里村公益性公墓建設吸引了不少鎮村前來觀摩學習。村黨支部書記李明是一位80后年輕人,在公墓建設使用上花了不少心思。為方便村里土地流轉種果樹,營里村公益性公墓采取深埋無碑無墳頭方式,配套建設祭祀焚燒池等設施。

李明帶領村黨員干部多次外出學習發現,不少深埋不留墳頭的安葬方式存在地面雨天滲水下陷的問題,必須做好公墓排水系統。“工程并不復雜,關鍵是要規劃在前,避免日后使用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之前栽植在墓穴間的小型側柏,由于不易管護枯死了一片,李明立即聯系林業專家,多方考察,選擇了生命力更強的紅葉石楠球替換。“給群眾用的必須精挑細選,不能馬虎。”

不少村民表示,公墓建設得很及時,又是高標準,村黨支部書記忙前忙后為大家著想,遇事和村民一起商量著干,還有什么不滿意呢?

正是在這種揚正氣、樹新風的理念帶動下,營里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的示范效應開始顯現。隔壁高嶺村因村里沒有合適地塊建公墓,提出與營里村交換土地使用,把公墓建在一起,李明欣然同意。“如果我們的探索能讓其他地方在推進殯葬改革移風易俗時少走點彎路,就是我們工作的價值。”李明說。

同是80后的安臨站鎮布山后村黨支部書記李臣,2020年上任以來抓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村級公益性公墓建設。村里戶籍人口214戶553人,大部分青壯勞動力都去城里務工了,留守老人居多,不太理解為什么建公益性公墓。為打消大家疑慮,李臣帶領村“兩委”干部挨家挨戶做工作,擺事實、講道理,最終說服村民同意將一處廢棄窯廠拆除,建成農村公益性公墓,單穴僅需700元。村里還為去世的特困供養老人施行免費安葬。“有黨員干部帶頭,有惠民政策配套,不怕村民不支持。”李臣說。布山后村公益性公墓完工投入使用以來,新近逝世的3位村民均入公墓安葬。

85歲老黨員、老干部李慶祿早早就找到李臣,表明自己和老伴百年之后要進公墓安葬。此前,老人的兒子瞞著他在城里尋了一處3萬元的“風水寶地”,想孝順老人。不料李慶祿說:“花那個冤枉錢干什么?咱們村有自己的公墓了,建得干凈、漂亮,還實惠。俗話說落葉歸根,選擇這里我才心安。”

截至目前,肥城市605個村(居)累計建設完成農村公益性公墓577處,在建28處,基本實現村(居)全覆蓋,2021年,向村級公益性公墓遷墳5000余處。黨建引導讓公墓建設管理有章可循,群眾自覺維護、使用公益性公墓,形成“先鋒示范,帶動一片”的良好局面,移風易俗滿意度不斷提升。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8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