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合力抗疫”匯聚守望相助的力量

時間:2022-02-16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閆 潔

“感謝您作為‘合力抗疫’的重要力量,用愛心和善舉激勵著我們奮勇向前,感謝您伸出援助之手,匯聚八方支援,為防控一線提供物資保障,化解燃眉之急……”1月26日,一封“合力抗疫陜西社會組織聯合行動”致社會各界的感謝信,為32天的合力抗疫畫上了句號。

這期間,供需對接平臺協調捐贈各類生活物資折合人民幣1898.945萬元,對接365.8萬件(個、箱)防疫物資支援一線,發動2000余名志愿者參與核酸檢測、物資派發、心理咨詢等志愿服務,通過熱線咨詢、團體輔導等累計服務5457人,心理講座、直播課程聽眾達78.3萬人,開展場所消殺合計1000萬平方米,個案援助1236名外來務工人員和困難群眾,對接資源1005項……一串串數字,彰顯了陜西社會組織的責任擔當。

聚力:1390家社會組織合力抗疫

2021年底,西安突發疫情。12月22日,陜西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與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發起“合力抗疫陜西社會組織聯合行動”(以下簡稱合力抗疫聯合行動),動員全省各級社會組織投入疫情防控和困難群眾幫扶救助。

合力抗疫聯合行動由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作為總協調單位,分設信息整合組、資源籌集組、需求回應組、防疫消殺組、心理支持組、志愿服務組、傳播宣傳組、協調保障組8個功能小組,每組由1—2個社會組織作為牽頭單位,組織開展工作。12月29日,在愛心企業的幫助下,推出合力抗疫供需對接平臺小程序,以“整合社會資源、線上提交需求、線下統籌分配”的模式,搭建一線社區防控人員、外來務工人員等特殊群體基本生活困難需求與社會組織、愛心企業提供的社會資源的對接渠道,實現快速、高效、精準匹配,讓困難群眾第一時間得到救助。

“我們遇到困難了,能不能幫幫我們?”1月4日,供需對接平臺上收到這樣一條消息。求助者叫陳攀玉,陜西商洛人,和6位工友暫住在西安市蓮湖區陸東村一間民房里。因管控措施頒布較急,他們沒有儲備充足的生活物資及所需藥品。偶然的機會他們看到了省社會組織“合力抗疫”供需對接平臺,抱著希望填寫了求助信息。接到信息后,供需對接平臺馬上派人與他們聯系了解情況,隨后安排具備藥品保障能力的陜西省公羊會公益救援促進會承接送藥和食品的任務。幾個小時后,收到藥和食物的陳攀玉對志愿者表示感謝。

據省社會組織管理局局長馮雨介紹,合力抗疫聯合行動倡議書發布后,西安、延安、咸陽、渭南等地社會組織積極響應,全省1390家社會組織踴躍參與。截至1月28日15時,供需對接平臺累計收集信息1027項,電話核實跟進1027項,個案緊急回應1236人,匹配資源1015項。

創新:小組織發揮大作用

“疫情封城之下,人們很容易焦慮、抑郁、恐慌。這些負面情緒不僅會影響個人,還容易蔓延,造成群體恐慌。因此,心理援助、心理咨詢是至關重要的工作。”楊彥玉是陜西省健康管理行業促進會會長,也是合力抗疫聯合行動心理支持服務組組長。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楊彥玉將陜西省健康管理行業促進會、陜西省兒童心理學會、陜西省心理咨詢協會等6家心理健康類社會組織聯合起來,共有80多位心理治療師和咨詢師在線上為有需要的人提供24小時心理服務。期間,心理支持團隊特別推出了“合力抗疫心靈驛站”線上欄目,利用心理疏導、線上直播課等方式,進一步關注居民心理變化,增強心理免疫力。

少兒在家待不住了怎么辦?西安市西咸新區灃西新城天福和園社區的“超能媽媽團”聯合陜西眾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眾樂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超人守護”線上活動。“小寶貝們,今天我們要學習新的游戲了,看哪位小寶貝和媽媽是最棒的,加油哦。”每周三次的視頻課,由兩位有豐富經驗的老師志愿者錄制而成,主要針對0—14歲少年兒童家庭,內容包括學前兒童親子游戲和家長課堂。志愿者媽媽們每天還組織“親子一起動起來”活動,分享親子日常照片和視頻。每周六還有家長線上茶話會,增進交流、互相幫助。

“參與合力抗疫聯合行動的社會組織是多元的,有提供資源的基金會、行業協會商會,提供服務的服務機構和志愿者,在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下,各個機構緊密協調配合,實現了高效運作。”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主任王娜如是說。

激發:有序組織志愿服務力量

本輪疫情發生后,供需對接平臺上有很多志愿者加入到防疫工作中。“每條求助信息背后都是渴望被支持、被關注的生命個體。” 90后志愿者胡妍一直負責供需平臺需求信息核對和物資匹配,社工科班出身的她以溫柔細致的工作風格,被大家稱為暖心小姐姐。小魯是志愿服務車隊隊員,在封控期間,有車輛通行證的他和30多位隊友,承擔著合力抗疫聯合行動中物資運輸保障工作,“車隊志愿者大部分是90后、00后,都開著自己的車來服務。求助信息要求當日辦結,為了盡快把物資送到位,志愿者有時一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但都毫無怨言。”

因為封控管理措施,還有一些志愿者無法參與一線服務,為了引導他們有針對性地開展志愿服務,陜西社會組織服務中心和眾益社會組織服務中心聯合開展“家門口的志愿服務”,由省千善基金會給志愿者提供防疫物資。線上招募志愿者,請專業老師在線為志愿者培訓,篩選出合格的志愿者后,分小組管理,號召他們以各自小區為試點,結合自身專長及社區需求發起志愿服務。

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民警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員經常忙得吃不上熱乎飯,對此,西安市雁塔區大雁塔街道青龍社區“小水滴”志愿服務隊推出了“碗里有溫度”膳食關愛服務項目。社區提供閑置的社區廚房,社工鏈接招商局慈善基金會、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資金支持購買廚房用品和每日食材,6位志愿者負責每天為100人提供愛心午餐、晚餐,疫情防控工作人員隨到隨吃,熱騰騰的飯菜溫暖著防疫人員的心。“小水滴”志愿服務隊隊長盧玉蓮說:“20天里我們服務了4000人次,外面天寒地凍的,能讓大家吃上熱乎飯,我們的心也跟著暖和了。”

春節期間,為保障滯留西安外來務工人員的基本生活,陜西省民政廳社會組織管理局繼續加強對合力抗疫陜西社會組織聯合行動的指導,組織重點援助保障西安市19個城中村外來務工人員基本生活,有困難的社區和群眾仍然可以通過供需平臺上報需求信息,切實保證外來務工人員等特殊困難群體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來源:中國社會報2022年2月16日)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