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1000部毛片A片免费视频偷拍,伺候含尿皇上h,欧美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媒體報道 > 正文

關鍵時刻臨時救助解了遇困群眾燃眉之急

時間:2022-08-22   瀏覽量:128 次  來源:中國社會報
【字體:    打印

本報記者 張雨點

民政部2022年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底,民政部門對因疫遇困群眾實施臨時救助147.9萬人次。近日,記者了解到,多地民政部門因地制宜,通過簡化救助流程、健全主動發現機制等多項舉措,做好因疫因災遇困人員的臨時救助工作,為遇困群眾兜住底、兜準底、兜好底。

簡化救助流程

讓外來遇困人員倍感溫暖

“您好,我和我的同伴滯留在佛羅鎮已經半個多月了,我們身上的錢也花完了,能否幫幫我們?”近日,海南省樂東黎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樂東縣)佛羅鎮民政所工作人員吉瀟彤接到求助電話。

打電話的是湖南瀏陽的徐曉(化名)。8月3日,他和同伴徐志宏(化名)一同到佛羅鎮旅游,遇到樂東縣突發疫情,根據當地疫情防控要求,兩人被封控在佛羅鎮的一家賓館里,由于要支付賓館住宿費用,他們身上的錢也花完了。無奈之下,他們通過撥打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轉接到佛羅鎮政府,吉瀟彤在得知情況后,立刻聯系徐曉詳細了解情況,給徐曉和他的同伴送去泡面、八寶粥、礦泉水,并分別給予兩人1800元臨時救助金,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

樂東縣是海南省近期疫情形勢較為嚴重地區。疫情發生后,樂東縣民政局一方面優化救助程序,全面落實“小金額先行救助”,緊急情況下暫時無法核實信息的申請人,憑申請人誠信承諾“容缺救助”。對遭遇重大生活困難的,可采取“一事一議”方式開展救助。另一方面,樂東縣民政局及時將因疫情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個人納入臨時救助范圍,特別是因務工、旅游、探親等原因滯留的非本地戶籍人員患病或因疫情管控,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流動人口,由急難發生地的鎮(街)直接實施一次性臨時救助,臨時救助金額不高于全縣低保標準610元/月的3倍。

看著送來的物資,徐曉再次撥通吉瀟彤的電話表達感激,他說:“遭遇疫情,我們心里充滿了恐懼,但這筆救助金讓我們滯留人員倍感溫暖,真心感謝黨和政府對我們的關心和關愛。”

這樣的暖心幫扶,僅僅是民政部門救助因疫因災遇困群眾的一個縮影。

在福建晉江,湖北小伙盧飛飛(化名)是一名外地來晉務工人員,今年4月因疫情丟了工作,一直處于失業狀態。為了不讓家人擔心,他原本計劃撐過疫情再慢慢找工作,但日子逐漸捉襟見肘,無奈之下,他撥通了晉江市民政局的救助電話。晉江市民政局工作人員簡化了臨時救助申請程序,為盧飛飛發放了2500元救助金,幫助他渡過最艱難的時刻。“被疫情困住的群眾有一些是來探親、旅游或找工作的,他們不是本地人,我們需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晉江市民政局副局長施建生說。

健全主動發現機制

讓救助更及時

在安徽滁州,7月27日,3名外來務工人員將一面寫著 “離鄉不離情 救助暖人心”的錦旗送到瑯琊區龍蟠街道辦事處工作人員的手中。3個月前,滁州正處于疫情防控關鍵時期,瑯琊區龍蟠街道工作人員了解到轄區有3名外來務工人員因工地停工沒有生活來源,立刻核實了3人的相關信息,為他們分別列支1200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并告知他們,如果還有困難仍然可申請救助。如今,他們已經回歸正常生活。

為及時發現需要救助的困難群眾,滁州市民政局健全社會救助主動發現機制,組織鄉鎮(街道)、村(社區)工作人員和網格員、社會工作者等,及時通過電話、微信、上門等方式,了解轄區低保、分散特困供養人員等社會救助對象家庭生活狀況,及時響應困難群眾的求助需求。

在許多地方,越來越多的遇困群眾感受到了這樣的溫暖,增強了面對困難的信心。

“4個月共領了4500元臨時救助資金,對于我家來說就是雪中送炭。現在我找到工作了,再也不需要領救助金了。”7月22日,江蘇省如皋市九華鎮村民王成如主動致電市民政局,告知工作人員他已于當月到蘇州某工地務工,無需再給予其家庭救助。王成如家共有三口人,其父母均患有長期慢性病,全家僅靠王成如務工維持生活,受疫情、建筑行業低迷等多重因素影響,自3月份以來一直失業在家,失去收入后整個家庭陷入困境。村民政協理員知曉后,立即幫助王成如家庭申請了臨時救助。

據了解,受疫情影響,大量農民工無法外出務工、就業,一些群眾基本生活出現困難,部分脫貧對象出現脫貧不穩定等問題。為此,如皋市民政局通過自主申報、走訪排查、數據監測等方式,強化困難群眾綜合發現救助機制,加大對社會救助在冊對象和低收入家庭失業、未就業人員的救助力度,及時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或調整救助金額。

為因旱遇困群眾送去“及時雨”

眼下雖已立秋,但我國多地仍是高溫天氣,多省份干旱持續發展。為減少旱情對困難群眾的影響,民政部門多措并舉,保障困難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現在的惠民政策太好了!時刻都惦記著我們。”8月19日,家住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衡龍橋鎮黃土坑村的鄭伏元拿著臨時救助金,對區民政局駐村幫扶隊的隊員陳練兵表達感激。

鄭伏元因肢體殘疾無法正常行走,還患有地中海貧血癥,需長期住院吃藥,由于受持續高溫天氣、降雨量少等影響,她家種的5畝水稻嚴重減產,家庭陷入困境。本就格外關注鄭伏元家動態的陳練兵,更了解這次旱情對鄭伏元家來說是雪上加霜。他立即將情況反饋給赫山區民政局,同時組織工作人員前往鄭伏元家為她辦理了臨時救助,還及時送上了蔬菜、瓜果、糧油等“愛心大禮包”。

赫山區民政局社會救助股負責人蔡世紅介紹,區民政局加大了對因疫因災生活困難群眾的救助幫扶力度,對低保、特困人員以及邊緣監測戶、因旱災等原因導致基本生活出現暫時性困難的家庭,根據實際困難情況直接給予臨時救助。

在湖北省十堰市,為應對持續高溫干旱天氣,市民政局對所有在冊低保對象按照當月補助水平、特困供養人員按照當月基本生活標準增發一次性生活補貼。另外,對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可為臨時生活困難群眾按照不低于一個月城市低保標準發放一次性臨時救助金。“目前,十堰市已經籌集鄉鎮臨時救助備用金720余萬元,一旦發生因疫情、自然災害等暫時影響城鄉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特殊情況,我們將迅速按政策程序發放和使用臨時備用金。”十堰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韓俊表示。

掃一掃在手機端打開當前頁